“杠王”抬棺
故事会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明山下住着一个腰缠万贯的李老板。甭看他有钱,对自己的老父亲却分文不舍,落了个“李不孝”的骂名。这年,老父亲过世,李老板想办一次风光的葬礼,挽回自己的名声,他请来了远近闻名的“杠王”来商议后事。
出殡的队伍走在路上,会吸引很多看热闹的人,抬棺材的规格是人们评判儿孙孝心的一个重要依据。李老板请来的杠王,本姓王,他训练出来的杠夫抬棺材又稳又快,人们就称他为“杠王”。请杠王价钱不菲,不是一般人家能承受的。下狠心请杠王出面主办出殡,李老板为改变形象也真是拼了。
李老板领着杠王探勘完出殡路线,杠王问:“李老板,您准备用多少人抬杠?”
李老板摸着啤酒肚,说:“我想过了,八个人太少,三十二个人太多,用十六人抬杠不多不少,看起来也够壮观。”
杠王说:“李老板不能只考虑够不够壮观的问题,也得考虑杠夫们的体力,您选的吉壤很远,路上需要抬大半天,十六个杠夫恐怕吃不消啊!”
李老板故意为难地说:“你从来是一口价,不肯少收一分钱,我也只能量力而行了。”紧接着,李老板把眼睛珠子转了两转,继续说道:“听说抬杠时,你会在棺材头上放一碗水,水洒了,你是不收钱的。如今我葬亲爹,可不能让老人家在路上受半点颠簸,咱丑话说在前头,如果碗翻了,你得赔我钱!”
杠王办理出殡自有规矩,每回起灵,都在棺材头上放一碗清水,下葬时检查有没有水洒出来。水洒了不收钱,以此证明棺材抬得稳,杠王也是凭这绝活立脚吃饭的。一分钱一分货,稀饭喝了不顶饿,他杠王价钱高也高得合理,想打折减价,任凭是谁,绝对没门!
听李老板这么一说,杠王明白了,李老板故意選择十六人,等杠夫们走累了好摇洒那碗水,这样,他不但一分钱都不用出,还能赚到一笔钱,所谓白萝卜扎刀子——真是个不出血的东西,埋葬亲爹还打着赚钱的歪主意呢。
杠王掂量掂量,说:“行,就依你,十六人抬杠,碗翻了赔你。不过,咱们也说好了,这么远的路,几个人抬杠非常不容易,如果最后水不洒、碗不翻,你得给赏金。”
李老板抠着指头盘算了好一会儿,同意了。两人随后立了合同,十六人抬杠,一共五万。特别注明,洒水分文不取,翻碗倒赔一万元;不洒不翻多给一万元。
转眼就到出殡的日子。杠王带着十六个健壮的杠夫早早来了,将一堆杠子、粗麻绳在棺材周围左穿右插,片刻后准备就绪。吉时到,杠王将一碗水放在棺材头上,张口唱道:“喝了东家扶重酒,肩抬灵车要稳当。转弯抹角,大家商量,上坡下岭,切莫慌张,跨沟过坎,小心提防。起——”十六个杠夫一起“嗬”了一声,负重起身。
李老板作为孝子,在前头带路,回头看看碗里的水,纹丝不动,他扫了杠王一眼,冷哼一声,心里说:“一会儿让你尝尝我的厉害!”
一路上沟坎不断,杠王在一旁喊着号子,杠夫们踩高的弯腰、踩低的挺肩,行速不减,如履平地,一切都非常顺利。
2018年10月17日 14点10分 1
level 12
 刚才这出非常危险。十六人抬棺材的杠子由大杠两个、中杠四个、小杠八个共计三层杠子组成。其中,两个大杠是固定棺材的,托着棺材底部在首尾共伸出四个大杠头,四个大杠头上,以大号铁钉各固定了一个中杠,中杠上头再以铁钉固定小杠,每层杠子连接处各成“十”字形,因此第三层小杠与棺材首尾方向平行,小杠就是杠夫们上肩的地方,每个小杠需要前后各两个杠夫抬,这样就形成了四排、共十六名杠夫抬棺的阵势。
一旦有一名杠夫摔倒,全赖同一条小杠上的杠夫迅速救住中杠,否则整个队伍就趴窝了。杠王带着杠夫们,什么情况没经历过?但连倒四名杠夫的突发情况,还是把每个人着实吓了一跳。
杠夫要走的路出现陷阱,中间偏偏给李老板留出可以走过去的窄道。很显然,这陷阱是有人提前挖好,专门给杠王准备的。人人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人必定是李老板。
杠王想了想,对李老板说道:“哪里不如你的意,请明说,不用出这些幺蛾子。如果不想用我杠王,我马上把棺材放在地上,咱们后会有期!弟兄们!准备落棺……”
十六名杠夫同时“嗬”了一声,身子往下一沉。
这下,李老板慌了,赶紧说:“千万别落地,千万别落地!我不知道这是谁干的好事,我要知道了,肯定跟他没完!我保证肯定不会再有节外生枝的事儿了!”
李老板这时明白,杠王已经看穿了自己的“双保险”小算盘。李老板暗中安排一拨人装作赶来的亲戚,冲撞杠夫、割断绳索;一拨人挖好陷阱,好让棺木失去平衡,弄翻水碗。他万万没料到,杠王早就做了防范:杠夫用最好的,绳子用包铁的,以过硬的水平,两次化解了李老板的诡计。现在,杠王提出半路走人,要知道,在民俗里讲究“落地即葬”,如果棺材半路上被放下了,父亲就算是葬在半路上了,这哪儿行啊?李老板终于服软了。
最后几里地,没再出现别的闪失,他们顺利到达了坟地。
到了坟地,李老板趴到地上“哇哇”地痛哭起来。他伤心了,并不是因为父亲过世,他伤心的是,他那即将失去的六万元! 
2018年10月17日 14点10分 2
level 12

2018年10月17日 14点10分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