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广义相对论的奇妙
相对论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allanPattaya 楼主
今天我索性再开一贴来谈谈广义相对论的知识,原因是我发现大家对狭义相对论讨论的很多,但广义相对论涉及很少。其实广义相对论比狭义相对论有趣很多,也深刻很多。她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被爱因斯坦老先生打开,里面的各种妖魔鬼怪一股脑都跑了出来,把上个世界的科学家们折腾得不轻。有人说,如果没有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需要再等十年才能出现,而广义相对论恐怕到现在也出不来。最早也要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少晚六十年。
广义相对论的意义我不再多说,这里我只谈几个有趣的方面,而且由于本人时间有限,这里只谈结果,不谈论证。
第一点,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那就是广义相对论自身就可以把自身推翻。不需要借助反相人士们的外力。但是她又是
正确的
!匪夷所思,对吧!
第二点,在广义相对论中,超光速的现象比比皆是。但是这又与相对论不矛盾。
第三点,时间旅行在广义相对论中是允许的,这也和相对论不矛盾。
第四点,广义相对论将数学赋予新的意义,数学不再是从属于物理的二级货色。而是和物理等价。这就是说我们生活在数学的世界中,而不自知。
第五点,广义相对论指出宇宙有一个开端,但是宇宙是如何创生的。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它是宇宙自己产生的。三观尽毁。对吧。
第六点,广义相对论指出宇宙不是唯一的,存在无穷多个平行宇宙。而且到达另一个宇宙可以不需要虫洞,说不定睡一觉醒来,自己就在另一个宇宙。
也许你们会觉得我的话是痴人说梦,但是请不要着急。我会慢慢解释给大家看。
好了,请让我休息一下。今天码字码了一天,累了。明天继续吧。
2018年09月01日 09点09分 1
level 12
楼主研究谁的广义相对论得出的这几点结论?[滑稽]
2018年09月01日 10点09分 2
吧务
level 12
我来猜一下
第一条,指奇点问题
第二条,指高红移的退行速度
第三条,指爱因斯坦罗森桥
第四条,指黎曼几何
第五条,指大爆炸理论
第六条,完全猜不出指什么
2018年09月01日 14点09分 3
6个被你说了5个[哈哈]
2018年09月01日 14点09分
level 12
等你慢慢道来。
2018年09月02日 00点09分 4
好奇,还真懂相对论。
2018年09月05日 10点09分
@ylyyjjlh 何以见得?我是装腔作势,哈哈。
2018年09月05日 10点09分
@日尼称 马天平的贴子,你也是"装"?
2018年09月05日 10点09分
@日尼称 我根本看不懂,而你可以作出判断。
2018年09月05日 10点09分
level 8
allanPattaya 楼主
大家好,我又来了。今天先给大家谈谈第一个问题,就是广义相对论自己就可以把自己推翻,不需要任何外力。当然也不需要反相人士的努力😊
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出在 “奇点”上。
奇点问题是广义相对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什么是奇点? 简单来说,就是在该点某些数学量变成了“无穷大”。比如一般来说奇点处的曲率是无穷大,或者说它的度规无穷大。曲率无穷大,在物理上可以理解为我们感受到的潮汐力是无穷大的。那么,潮汐力很大又是什么体验? 就是一个人的头和脚受到引力的拉扯,如果潮汐力足够大,这个倒霉蛋就会被硬生生扯碎。而如果潮汐力无穷大,那有意思的是身体里的分子原子也会被扯碎……。这实在是不可想象的。面对无穷大,物理学一般是束手无策的。比如在量子场论中遇到无穷大,就必须重整化,避免无穷大。物理无法处理,但是数学上可以,数学里面有一个叫集合论的分支,就是专门分析研究无穷大的。说了这么多,还是回到广义相对论的讨论上。
上世纪五十年代,英国数学家罗杰.彭罗斯在数学上证明了黑洞之内必然存在奇点。后来霍金也加入到奇点的研究中来,他将彭罗斯的证明方法外推,又在数学上证明了如果广义相对论正确,且满足一般的能量条件,那么宇宙必有一个开端,这个开端就是宇宙的奇点。宇宙有开端而且启始于一个体积为零,密度无穷大的点,就是我们所说的“宇宙大爆炸”。
既然广义相对论不可避免的存在奇点,而奇点的性质是物理学无法处理的,这说明了什么?我们不难发现广义相对论在奇点处失效了。如果说的更直白些,就是在这些奇点处,广义相对论自己把自己推翻啦!
行笔至此,我也不得不感叹一下相对论的奇妙。不借助任何外力,不需要量子力学,不需要反相人士,自己就可以证明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是否也恰恰揭示出来她的伟大。相比之下牛顿的引力定律,经典电磁学定律是不具备这个优点的。
2018年09月02日 03点09分 6
level 12
您可以适当贴些公式推导之类的内容,假如是自己的心得更好。毕竟吧里还是有不少高手的
2018年09月02日 03点09分 7
我是用手机发言的,打不了公式[呵呵]
2018年09月02日 04点09分
@allanPattaya 手机敲这么多字不容易[真棒]
2018年09月02日 04点09分
可不是嘛?我还得背着家人。因为这是不务正业啊![呵呵] 现在想想,研究物理问题,对我来说还真是一种奢侈品
2018年09月02日 05点09分
@allanPattaya 您这也太可怜了[哈哈]生活压力大了随时可以到这里来
2018年09月02日 05点09分
level 8
allanPattaya 楼主
大家好,在进入到第二个问题之前,我来说一下的讨论方式,首先,我必须大大方方的承认我也是一个民科,因为我已经离开学校多年,所从事的也不是与物理相关的专业。为了在贴吧上发文章,我还必须把以前在学校学习的相对论资料拿出来😜。
我的论证方式是,简单来说,就是尽量用数理逻辑来阐述问题,当然很多证明不是我能给出的,但是我可以引用别人的证明,对吧!
当然,在贴吧里发文不可能过于专业,所以我会尽量用文字来说明。如果大家会有很多疑问,那么我会尽量给出数学证明的出处。
最后,可能有人会说,为什么那么依赖数学,因为这是当今理论物理的特征,极端数学化。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必须也是个数学家。
因为,人们在数学证明面前是无法反驳的,对吧😊
2018年09月02日 04点09分 8
你不能称为民科。褒义的民科指非体制内的人员,有发明创造的民间科学家,要有真材实料的;贬义的民科是对既有知识学了个半桶水,一开口就推翻了什么理论创造了什么理论的。前者你可能不是,后者一看就不是。
2018年12月10日 00点12分
level 3
收藏了
2018年09月02日 04点09分 9
level 8
allanPattaya 楼主
下面就该讨论为什么在弯曲时空下,不同点之间的速度为什么不能做比较了? 首先咱们谈谈普罗大众如何能观察到时空的弯曲。简单来说潮汐力就是时空弯曲的体现,我们看到的海水涨潮,退潮就是由月亮的潮汐力引起的。接着,我们来讨论速度。速度在数学上是一个向量,向量是什么? 简单来说它是一个有方向有大小的量。但是,在微分几何中,向量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变得更抽象了。简单来说,它是一个定义在流型上某点P的线性算子。看得这里,大家脑子是否有点懵。好吧,那么就请大家先不要离开。我尝试着通俗来解释下:算子是什么?其实就是函数的函数。(好像越解释越晕😜)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禹治水时,昆仑山上有一种神兽,公的叫做“向量”,母的叫做“一形式”,向量有个很奇怪的习惯,就是不吃人也不吃草,只吃一种叫“函数f”的东西。白天吃进去后,晚上回再吐出来,吐出来的是叫做“实数”的东西。这个实数代表什么呢? 它表示f的方向导数。不仅如此,它会把母的吃掉,如果它把“一形式”吃掉后,也可以吐出一个实数来,我们称为“内积”(据说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腿也不酸了,腰也不疼了😜)。但是“一形式”也不是善茬,它可以在向量不注意的时候,把向量吃掉。然后吐出“内积”。在昆仑山上还住着一种圣兽,它的名字是“度规张量”。它可以把向量和一形式都吃掉,如果它把向量吃掉,它就会吐出一形式。而如果它再把一形式吃掉,它就会在晚上吐出向量。
通过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应该对向量等概念有了一个大致认识吧😄
2018年09月02日 08点09分 12
本来我对线性算子还有点概念的,被你这一解释,完全懵逼了。
2018年09月04日 10点09分
回复 beast_29 :实际上,我是想说线性算子的定义域和值域的。这个吃东西的想法,不是我的原创,我是从《gravitation》这本书看来的。你可以看看里面的解释就明白了。你从网上搜索MTW 重力论 就可以找到
2018年09月04日 11点09分
@allanPattaya 1-形式在切向量上的作用通常不叫“内积”吧?一般我们是把切空间上的正定(或者弱一点仅仅要求非退化)双线性泛函叫内积。对偶空间中元素的作用怎么看也是在“外”不在“内”啊。
2018年09月04日 15点09分
@wolfking97 解释一下啊,一形式和向量的作用,按照代数学上内积的定义,可认为是内积。因为,第一点,一形式从代数学上讲它也是向量。第二它们的作用也是双线性的。
2018年09月04日 16点09分
level 8
allanPattaya 楼主
介绍完向量,接下来就来谈谈向量的比较。首先在数学上,向量是定义在一个点上的。不同点之间的向量无法比较。如果要比较,那么就必须将其中一个点上的向量移动到另一个点上,然后才能比较。注意,这个移动操作不是任意的,在移动过程中,不能改变原向量的方向和大小。我们称之为平行移动。这个操作必须在数学上有定义。
然而,平移操作一旦定义出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弯曲的时空下,这个平移操作和所经过的路径有关。比如,我们知道地球的表面是弯曲的,是一个二维流型,曲率不为零。如果我们把一个向量从赤道的某点p通过某条经线平行移动到北极点上,这是一种路线的移动。另一种路线的移动是,先将它沿着赤道向东移动5000公里,最后沿着与赤道相交的另一条经线向北平行移动到北极。结果发现,两个不同路线平移过来的向量不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指向不同了。请看下图
2018年09月02日 09点09分 14
level 8
allanPattaya 楼主
2018年09月02日 09点09分 15
level 8
allanPattaya 楼主
对不起,更正一下,14楼中的经线应该是纬线。
2018年09月02日 09点09分 17
没错啊,那就是经线。
2018年09月04日 10点09分
level 5
请参考,
关于相对论,马天平评论“allanPattaya”
https://tieba.baidu.com/p/5866728622
2018年09月03日 08点09分 18
你好,为什么要贴到反相吧里。那个吧把我禁言了
2018年09月03日 08点09分
@allanPattaya 我也担心这里禁言。毕竟,今天在反相吧发主题帖【反相吧--马天平认为惯性系是伪科学、马天平评论相对论吧主“玩笑千禧年”】。
2018年09月03日 08点09分
@allanPattaya 你可以去看看,有什么想法,就贴在这里。
2018年09月03日 08点09分
@allanPattaya 由于看见【《gravitation》这本书的第六章,1973年出版。由惠勒,基普索恩等人合著。该书有1200多页,是公认的相对论圣经。】,,因此写(简单的)文章来批评。但是《gravitation》这本书,百度搜索的信息很少很少。不过,10楼你的描述已经足够用了。[开心]
2018年09月03日 08点09分
level 5
马天平探索:牛顿力学没有合格的惯性系
https://tieba.baidu.com/p/5866770945
2018年09月03日 08点09分 19
这样的插楼直接删除。
2018年09月04日 11点09分
@fishwoodok 楼主曾经讨论了【马天平提问:在地面或者伽利略大船上跳远,动量守恒定律成立吗】,后来被吧务删除了。现在的19楼只是向楼主推荐相关的新文章。
2018年09月04日 12点09分
level 8
allanPattaya 楼主
太阳光照在旅途
你好,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几个疑问。首先,我不得不承认我在第二个问题的解答中有严重的错误。到时候,我会及时修改这个问题的回答。但同时,我也要稍稍抱怨一下,由于您的质疑,害得我不得不牺牲了今天一晚上的时间来查资料和计算,结果是我老婆跟我吵了一架,因为我今天晚上吃完饭,就在研究你的问题。结果,也没有辅导孩子学习[呵呵]。不过我还是觉得值得的,因为,我也不想把以前学校的东西完全扔掉,对吧。再说了,难道人活着就是吃喝拉撒睡吗,总得有点儿精神追求。
首先,您说加速度下不能使时空弯曲是正确的,而我之前考虑错了,我误导了广大读者,深表歉意。经过我的重新计算,发现在加速系下,时空曲率仍是零。这说明时空仍是平坦的。
但是,我要说的是《gravitation》那本书没有错,因为它的时空线元,也就是时空度规的计算正确,但没有给出曲率张量的计算。这个计算是我做的,之前我搞错了。另外,说点题外话,《gravitation》那本书的第一作者,惠勒据说是Wald的老师,而Wald则是梁灿彬的老师。他还是理查德.费曼的老师,而第三作者吉普索恩则是2017年物理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其次,由于加速系下时空线元的计算正确,所以在加速的孙悟空眼里远离它的闪电确实是“超光速”的。而且,由于时空是平坦的,因此我们可以把他平移到原点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超光速”。但是,这不违反相对论。
原因是,在加速系下计算出的速度是 “坐标速度”,而平常我们说的光速=C值得是“物理速度”。二者没有可比性,所以不是正常意义上的超光速。匪夷所思是吧。物理就是这么奇妙!
简单来说,“物理速度”的量测需要标准的时间和标准的尺子,比如这个尺子的长度不能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但是“坐标速度”的量测则依据的是该坐标系下的单位时间坐标和单位长度坐标,在加速系下,这个单位长度相对与标准的米尺来说,会发生变化。而单位时间相对于标准的时间来说,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二者不同。
您也许觉得我在狡辩,没关系。我给出一个参考链接,里面讲的很详细,既有物理解释,也有数学推导。
https://arxiv.org/pdf/gr-qc/0105071.pdf
2018年09月03日 15点09分 21
希望不要删贴。相对论的错误,不是你的错误。[开心]
2018年09月04日 00点09分
回复 太阳光照在旅途 :单方面发表不实言论,必删。
2018年09月04日 00点09分
@日尼称 其实我是在指责楼主的10楼消失了。
2018年09月04日 00点09分
@日尼称 昨天,我在反相吧发布了主题帖【马天平认为惯性系是伪科学、马天平评论相对论吧主“玩笑千禧年”】,不知道你是否收到我的@
2018年09月04日 00点09分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