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新探】《山海经》里的200个神兽可能长这样
中国古代神话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5
日剑日剑 楼主
【神话新探】《山海经》里的200个神兽可能长这样
青年画家:《山海经》里的200个神兽可能长这样(图)
2018年06月28日 09:34:42
来源:澎湃新闻网 作者:高丹
《山海经》为“史地之权舆,神话之渊府”。它作为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山海经》收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所述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2018年07月25日 04点07分 1
吧务
level 15
日剑日剑 楼主
《山海经》成书年代早,历代多有研究与刊刻,学者刘锡城在《全像山海经图比较》序言中指出:根据东晋陶渊明的“流观山海图”、学者郭璞的“图亦作牛形”和“在畏兽画中”的记载和论述,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曾有“山海图”流行于世。而且据说《海经》部分是图在先、文后出,因而“以图叙事”的叙事方式,至少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一种文化传统”。但是在之后的流传中,《山海经》的图都散佚了,现在可见的明清时期刊刻的《山海经》版本中,有部分当时的人根据描述所绘的山海异兽图,但看起来都有些“辣眼”。
2018年07月25日 04点07分 2
吧务
level 15
日剑日剑 楼主
以“狌狌”为例,《山海经》中记载为:“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明崇祯时期刊本,郭璞注、蒋应镐绘图的《山海经》中的狌狌形象是这样的:
资料图
2018年07月25日 04点07分 3
level 5
这吧死气沉沉的
2018年07月25日 14点07分 4
[胜利][勉强][OK]所以就靠你我的努力啦[玫瑰]
2018年07月25日 15点07分
吧务
level 15
日剑日剑 楼主
清金阊书业堂藏板的吴任臣注的《山海经广注》(十八卷、图五卷)中所绘的狌狌是这样的:
资料图
2018年07月25日 15点07分 5
level 7
帮顶
2018年07月28日 07点07分 6
[玫瑰]
2018年07月29日 13点07分
吧务
level 15
日剑日剑 楼主
此书中所绘的其它“异兽”也非常质朴:
资料图
2018年07月29日 13点07分 7
吧务
level 15
日剑日剑 楼主
最近,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公司与湖南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了青年画家杉泽(原名李一帆)的《观山海》,书中,杉泽绘制了近200个《山海经》中的神人异兽。在接受澎湃新闻的专访时,杉泽称,自己所绘的异兽图为“一种商榷”,整个《观山海》是以绘画为主题的对于异兽形象的一种想象和塑造,“《山海经》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加入我们这个时代的想象与表达。”杉泽说。
《观山海》的第一个神兽也是《南山经》的狌狌,杉泽对其进行了如下的表达:
2020年08月10日 17点08分 8
吧务
level 15
日剑日剑 楼主
资料图
杉泽从《山海经》中具名的300多个神怪中选择了近200个,参考《中国妖怪百科全书》《山海经注释》《中国神怪大辞典》等史料,摸索出一个个神怪的形像,并且以传统中国绘画中的石青、石绿、朱砂、黛褐、金等颜色描绘,对诸多神怪进行纤毫毕现地呈现。有的是只绘神怪的形像,有的则是对整张画面铺色晕染、营建一种让人心旌摇荡的玄妙氛围。
杉泽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国风美学画师,自由艺术工作者。已出版《黑白画意——专业手绘插画攻略》与《洛煌笈》等。
2020年08月11日 16点08分 9
吧务
level 15
日剑日剑 楼主
资料图
从“百鬼”到“观山海”
采访中,杉泽谈到最开始他是用钢笔绘画,承袭西方的那种绘画方式,只是在图画边缘的空间感延伸的时候加入一些水墨的晕染的效果,但是后来他觉得水墨更有趣,于是绘画有了从黑白线条到电脑加线条加晕染再到直接用纸质和水墨来画的一个转变。
2020年08月13日 16点08分 10
吧务
level 15
日剑日剑 楼主
他的微博上持续更新的两个系列就是“百鬼”系列与“观山海”系列。之前有一张他的作品在网络上被盗用得比较严重,甚至被人装裱以后明码标价放到网店去卖,就是如下这张:
资料图
杉泽说这张画中是偶然所得,“我家养了很多植物,我外婆修剪植物的时候会把剪掉的枝条插瓶,那天她刚好把一个枯树枝插进一个白瓷瓶,那个枝条显得很优雅,白瓷瓶好像也有了生命,我就想到了这样的一种结合。”
2020年08月16日 09点08分 11
level 1
山海经 烛龙 ,挺猛的 个人觉得不应像洪荒小说里写的 那么弱
而嘘 这个神也是 洪荒小说里更没写 现在的作者,资料都不查 一顿吓忽悠 ,别人怎么写 他们就怎么抄
山海经的地图,神兽 这些人都不研究,就知道不周山,归墟也不知道
像羲和 在山海里明明是太阳女神,结果都照抄也不查山海资料,一个人写成太阴女神,其他就都写太阴女神
而且羲和最早的定位是 羲和浴日和女娲补天 算是最大的功德 帝俊这种神 根本和羲和都比不了
2020年08月27日 09点08分 13
吧务
level 15
日剑日剑 楼主
杉泽喜欢画树,他觉得树很安静,但是安静的同时又有一种记录时间的力量,树用生长的方式把它经历的展现出来,“比如一棵树哪边向阳,它一定会将那一边长得更葱茏,它经历了什么狂风暴雨,折了什么枝,它都很诚实地记录在自己的身上。我一眼就可以看到它成长的经历、看到时间的痕迹。”
杉泽所绘“灵枫”(局部)
他为这幅画所配的文字写:“《述异记》:南中有枫子鬼,枫木之老者人形,亦呼灵枫焉……《化书》:老枫化为羽人,亦曰枫鬼”。采访中,杉泽说:“传说中枫树老了一遇风雨就变成人形。但是我总觉得史书的记载之外应该也有一些故事性,但是史书中没有把故事说完整,我猜想它一定有什么前因后果,比如它为什么变成树精,为什么没办法离开,我就在想是不是它像白蛇一样在等一个人或者是有一种执着的情绪在,我就想通过我的表达方式去诠释。”
2020年09月07日 16点09分 14
吧务
level 15
日剑日剑 楼主
相比于《观山海》,杉泽在微博持续更新的“百鬼”系列的绘画有更强的情境感,似有“羚羊挂角”偶发的情韵,其画中框定的某刻,又暗含了更为深远的时间。且无论是“中国百鬼”系列还是“观山海”系列的绘画,杉泽都会从中国古籍中找到文字的描述,这样营造画境时也给人一种心理上的依傍——某物系向来有灵,而非一时的

造。
如下图他画“朏朏”:他写道:“《山海经·中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音翡),养之可以已忧……从此长乐无忧。”
资料图
2020年09月26日 12点09分 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