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务
level 15
青衣白竹
楼主
初夏的日照海边正是艳阳高照,以为是海边最好的时候。
逆向的远离了海边,冲进了大山里,朝着一个并没有去过的地方。
是向往的生活,还是心碎乌托邦,一切是未知的。
山下还有些小热,山上气候却正好。
花期虽然已过,但满山的茶树开得正好。
彼时听说凤凰措,只觉得日照终究还是个海滨城市,于是趁着周末去探究一番究竟
凤凰措坐落在山东省日照市南湖镇杜家坪村,名字意味着凤凰涅槃,老村新生,“措”在藏语中意为大湖的意思。项目距日照市区10余公里,占地总面积约127.66亩。村子的原村民在08年以前整体搬到旁边的新村,老村子遭到遗弃,成为一个空心村,之后,大部分房子或被拆除,或自然坍塌,呈现半废墟的状态,原村子空基40多个,现遗存建筑10余栋,是典型的鲁东南山石头建筑。

正午的阳光,透过山林的样子正好,透在斑驳的石墙、树干,也正好。
远处有影影绰绰的人声,被山林层层过滤;依然在建设的景区内,停着的多是潍坊青岛的自驾游车辆。

在庭院中,只是静静站着,忽的一声,一只黄头白眉的鸟好似收到什么讯息,慌慌张张飞回到树梢。

初见时觉得,凤凰措像一个村里的姑娘。
青涩的,初成的,初恋样子。
不言不语,彼此凝望。
白纱掩着的景是少女的胴体,总想透过轻纱去看。

这里似乎充满了文人气,与日照的海边总是有些太多的不同。
像是青州或者莱芜的山区,似乎有些不屑于海边的喧嚣,颇有些曲寡的淡漠。

这里似是平时鲜有人至,像是诗人的乌托邦。

环城而居,生机与腐朽相得益彰。
老朽的老房子坍塌的只剩下一个墙头,攀爬的绿植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绿植已经占领了太多建筑,让人分不清楚先有的植物还是先有的建筑。

「三天城中,四天山上」。这样的生活大概是很多人羡慕的,但是却是一般人难以体验的。

每天,被窗外的松涛鸟鸣唤醒,拉开窗迷迷糊糊的分辨松杉、枫树、翠竹、梧桐的颜色。

想来日照大概在制造一个山东的莫干山,山湖海,相得益彰。

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城市里总是挤满了行行色色的忙碌。
都想要追寻一种慢节奏,但是慢节奏的生活却是城市人很难追求的。

我在老家还有几间老屋,一个小院。偶尔周末回一趟乡下,从公路拐下乡间小路的那一刻,心情似乎就放飞了。

现在的凤凰措依然是有些闭塞里的安宁,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放空自己在这个旅游季节海边堵满了外地游客的时间里生生的把我撵到了山上。

以前喜欢写游记,也经常写点时评和攻略。对于日照这座城市,海边的纷杂太多。想找个安生的周末,躲在山上。

喜欢这里的树,喜欢这里的安静。只是古朴简单的石头勾勒,面对房前屋后悠远的山林,放空自己把一切山色都包容进来。

风来时树叶沙沙响,和不知名的虫儿在叫。

随意的都是石头房子,一把铁将军把着门。老房子与新文化,我却只被一抹绿色吸引着。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最好的建筑就是我们居住在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到哪里终了,艺术在哪里开始。我一直很喜欢林语堂这句话。
对于建筑来说,回归自然一直很重要。自然是生命的生发地、栖息底,是心灵的避风港和疗愈所。

“生于野,安于室”也许是花艺的美学精髓,但落叶应该更在乎“落叶归根”。

这是凤凰涅槃的过程,一个古村落的变化。新时代的民宿或者给城市人一个向往的生活的载体。



传说中的网红小院,六十多岁的张叔是个老手艺人,在这个时代,“手艺”被前所未有的重视,从年轻时候起,张叔就是个默默无闻的工匠,会用所有的木工工具 ,盖的了房子,打的了家具,车的了手串。
小院是一个神奇的词汇,很多城里人向往乡间小院。就像是向往的生活里那种的画面。

这里大概适合当成一个艺术区去参观游览,但是似乎又有些品。
这里像是一个遗世的乌托邦,旷野里独立。
于是想起来曾经去山里打山泉水,猛的听到身后呜呜的发动机轰鸣声,一辆路虎冲上一旁崎岖的山野小路,扶摇上山去。回家路上才看见山顶那么独立的一个大院。大概,这叫做寂寞?

院子的名字大概都有自己独特的意思,尝试着去接待中心询问。
金秋的金色阳光和金色的房子,土地是金色的,土地是慷慨的,特别是在秋季。
土底是苍老的生命,可是却永远年轻如昔,因为土地之上这些无穷的新生。曾经记忆里的黄土房子,与钢,与玻璃结合,碰撞出了新奇感。
床正对着大片的玻璃窗,早晨第一缕阳光温柔的唤醒你,你知道自己在这样一个小院,于是你慢慢的起床,慢慢的吃一顿早餐,在村子里慢慢的走一走。这里的时间是另外一种形状,除了想要浪费,不做他想。

喜欢纯净的颜色,就像是现在埋下了种子。关心这里的一年四季,希望真的可以体会。

阳光下的锈品小院,是一种特别厚朴的红锈色,城市里的水泥钢筋,让人有一种疏离感,而锈品小院在初始,也是钢本身的银白,经雨水冲刷,阳光曝晒,山村的风日夜抚摸出的这一身锈迹,却让人感觉到一种亲近,这一切都是自然而言的,与自然关联,与内心关联。
设计师说,“影子是魔术师,给魔术师设计好了舞台。”
因为光影,一切变的充满可能,你从光影中,看到变化,或者接近你内心的想象,或者无法想象,它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抽象,与你的影子重叠,分开。也让你在沿着属于你的时间,走回自己。



灼灼桃花,不厌其妖。
我只是来过,我还想去看。
如果一年四季都有足够的时间,去看足够的风景。
2018年06月28日 05点06分
1
逆向的远离了海边,冲进了大山里,朝着一个并没有去过的地方。
是向往的生活,还是心碎乌托邦,一切是未知的。
山下还有些小热,山上气候却正好。
花期虽然已过,但满山的茶树开得正好。
彼时听说凤凰措,只觉得日照终究还是个海滨城市,于是趁着周末去探究一番究竟
凤凰措坐落在山东省日照市南湖镇杜家坪村,名字意味着凤凰涅槃,老村新生,“措”在藏语中意为大湖的意思。项目距日照市区10余公里,占地总面积约127.66亩。村子的原村民在08年以前整体搬到旁边的新村,老村子遭到遗弃,成为一个空心村,之后,大部分房子或被拆除,或自然坍塌,呈现半废墟的状态,原村子空基40多个,现遗存建筑10余栋,是典型的鲁东南山石头建筑。


远处有影影绰绰的人声,被山林层层过滤;依然在建设的景区内,停着的多是潍坊青岛的自驾游车辆。




青涩的,初成的,初恋样子。
不言不语,彼此凝望。
白纱掩着的景是少女的胴体,总想透过轻纱去看。


像是青州或者莱芜的山区,似乎有些不屑于海边的喧嚣,颇有些曲寡的淡漠。




老朽的老房子坍塌的只剩下一个墙头,攀爬的绿植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都想要追寻一种慢节奏,但是慢节奏的生活却是城市人很难追求的。














最好的建筑就是我们居住在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到哪里终了,艺术在哪里开始。我一直很喜欢林语堂这句话。
对于建筑来说,回归自然一直很重要。自然是生命的生发地、栖息底,是心灵的避风港和疗愈所。








小院是一个神奇的词汇,很多城里人向往乡间小院。就像是向往的生活里那种的画面。


这里像是一个遗世的乌托邦,旷野里独立。
于是想起来曾经去山里打山泉水,猛的听到身后呜呜的发动机轰鸣声,一辆路虎冲上一旁崎岖的山野小路,扶摇上山去。回家路上才看见山顶那么独立的一个大院。大概,这叫做寂寞?


金秋的金色阳光和金色的房子,土地是金色的,土地是慷慨的,特别是在秋季。
土底是苍老的生命,可是却永远年轻如昔,因为土地之上这些无穷的新生。曾经记忆里的黄土房子,与钢,与玻璃结合,碰撞出了新奇感。
床正对着大片的玻璃窗,早晨第一缕阳光温柔的唤醒你,你知道自己在这样一个小院,于是你慢慢的起床,慢慢的吃一顿早餐,在村子里慢慢的走一走。这里的时间是另外一种形状,除了想要浪费,不做他想。




设计师说,“影子是魔术师,给魔术师设计好了舞台。”
因为光影,一切变的充满可能,你从光影中,看到变化,或者接近你内心的想象,或者无法想象,它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抽象,与你的影子重叠,分开。也让你在沿着属于你的时间,走回自己。




我只是来过,我还想去看。
如果一年四季都有足够的时间,去看足够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