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以命担保
火凤燎原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江左℃ 楼主
现在回头看荀彧这句以命担保,忽然有点辛酸
502话的标题叫日月之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曹操《观沧海》里也有的句子,而这首乐府诗开头第一句是:东临碣石。那年曹操北征乌桓凯旋,途径碣石难免会想起也来过此处的秦皇和汉武。
陈某笔下的曹操或许想做个忠臣,奈何底下的一帮人各有各的心思。赵匡胤和几个老股东喝酒的时候不也说了吗,我知道你们忠心耿耿,可是你们手下要是那天逼着你黄袍加身呢[阴险]
荀彧心里的大汉,或许类似于天皇和幕府的结构,皇帝只需要作为尊严的图腾存在,治理国家和平定叛乱交给自己和曹操这种忠心耿耿的技术官僚。但是这种结构无疑是不稳定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所以一旦曹操或者曹操集团和荀彧出现大方向的分歧,荀彧的政治生命就宣告结束了,所以现在他能做的,只不过是帮刘协保住性命而已。
荀彧和曹操的关系,类似于孔明和刘备,却又不同于孔明和刘备。荀彧和曹操私交并不亲密,至少不如郭嘉和曹操的关系,但是荀彧对于曹操集团的贡献却又是最大的,与其说荀彧是曹操手下的一名谋士,倒不如说是曹操的一位关键合伙人,以汉臣的身份紧密联系了献帝和曹操集团,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核心纽带。
虽然现在荀彧的死已经开始铺垫了,但是应该还能撑个几年[阴险]最后附上一张老二出道靓照,共勉
2018年06月27日 13点06分 1
level 12
说得好[真棒]
2018年06月27日 13点06分 2
level 14
悲剧谋士
2018年06月27日 14点06分 3
level 1
老三虽侍多主,却能发挥才能,终得善。
老大、四、五、六虽然早逝,却奇谋功绩传千古。
老七虽然不得天时,七出祁山空勤劳,也得了千古一相的名望。
唯有老二汉魏皆怪其不忠,只有自杀以明志。可惜啊。
2018年06月27日 15点06分 4
老大传个屁[吐舌]
2018年06月27日 16点06分
大师兄有段子,完全可以流芳百世
2018年06月28日 02点06分
回复
�þò���by
:没错,毕竟“袁方,你怎么看?”
2018年06月28日 05点06分
回复
�þò���by
:[滑稽]大师兄还活着,经常给我们贡献段子
2018年06月29日 05点06分
level 12
江左℃ 楼主
荀彧活着的时候是汉的尚书令,死去很多年以后小儿子荀顗被司马氏拉拢,给荀彧追赠一个魏太尉的帽子,连最后的名份都没守住[阴险]
2018年06月27日 23点06分 5
level 6
莫名心疼荀老二
2018年06月28日 02点06分 6
level 11
个人的悲剧。像日本传承数百载的幕府不是不行,但当时曹氏代表的中央条件达不到。
尚书令的悲剧在于他并不是彻底依附于曹氏的,甚至说如果汉室真的能反扑成功,作为望族的荀家等会被汉室反过来当作清理曹氏的尖刀。
尚书令可以在曹家对外的斗争中获得曹家的信任,但是面对曹家不登天就坠地的靠枪杆子的权臣境地,不支持曹氏向上走,甚至可能成为阻碍的他,曹操不处置他,等曹丕接班时候也得被强制地赶离中央回家养老。
2018年06月28日 05点06分 7
悲剧
2018年06月28日 12点06分
@璟雄 日帝的幕府的正治结构其实根本不稳定,在德川之前日帝其实并无真正的统一过,正是这种动荡制衡的局面,才让天皇制一直得以维持
2018年06月29日 01点06分
@涼宮春日的消失 日本列岛相对封闭,受外来威胁比较少,也是原因
2018年06月29日 04点06分
是个英雄
2020年11月28日 01点11分
level 15
唉我大汉公卿
2018年06月29日 04点06分 8
level 11
[咦]只能说二师兄走好了
2018年06月29日 05点06分 9
level 12
心疼二师兄
2018年06月29日 06点06分 10
level 14
如果考虑得简单点,或许曹操起兵之时,真的只想匡扶汉室。或许令君初识曹操之时,也真的认定这就是他要找的人
2018年06月29日 09点06分 11
到后来,是当汉车骑将军曹操还是当魏公曹操可能已经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了,底下人各有各的心思。就像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不是直接让诸侯们乖乖听话,而是拉拢诸侯手底下那帮人逼着诸侯乖乖听话
2018年06月29日 09点06分
@江左℃ 而且曹操一旦放权基本是要死无葬身之地,那时说不定就会是一群人推着令君给曹操送空盒。曹操想保住自己的家人,至少也得当周文王
2018年06月29日 10点06分
level 9
好奇皮丘在火凤最后下场会如何 -_-
2018年06月30日 06点06分 13
怕是要被送盒子[滑稽]
2018年06月30日 07点06分
level 13
总结的很好,厉害
2018年06月30日 12点06分 1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