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矛和卖盾
逻辑学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怎样构成这个矛盾式???????????????
2018年05月27日 07点05分 1
level 9
“有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a穿不透它。”
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a刺穿。”
路人问他:“a·-a用您的矛来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
2018年05月27日 15点05分 2
他:“我的矛会刺穿我的盾且我的盾会挡住我的矛。”
2018年05月27日 16点05分
@xuyixing001 从这些前提,到这个结论,推理过程是啥呀?
2018年05月28日 00点05分
@闫六二 这个不是很明显吗?
2018年05月28日 00点05分
@wuweiyian 这个推理过程,非常复杂。我自己研究过。想看看,你的方法,是否更简洁?
2018年05月28日 00点05分
level 11
谢谢!受启发了。
2018年05月27日 21点05分 3
level 9
“有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a穿不透它。”
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a刺穿。”
路人问他:“a·-a用您的矛来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
2018年05月28日 00点05分 4
更正“③为矛盾式”改为“A为矛盾式”
2018年05月28日 00点05分
韩非子的《矛盾之说》,涉及量词的推理,应该使用谓词逻辑分析。命题逻辑,无法解决。
2018年05月28日 01点05分
@wuweiyian 参见6楼。这个故事里,有许多兵器。有矛,有盾,及18般兵器。
2018年05月28日 01点05分
@闫六二 请见8楼,我还是觉得很简单!
2018年05月28日 04点05分
level 11
a——矛能穿盾 -a——矛不能穿盾 a且-a=假 矛盾式
2018年05月28日 00点05分 5
吧务
level 14
矛盾之说,论证结构如下:
三个前提是:
吾盾之坚,物不能陷也。
吾矛之利,物皆能陷也。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结论是: 既陷又不陷。
这个推理,是有效的。但是,它的结论是个永假命题。
相关连接:
【图片】【转】矛盾之说与韩非定理,2013年【逻辑学吧】_百度贴吧 https://tieba.baidu.com/p/4101571065?pid=116745764735&cid=0#116745764735
2018年05月28日 01点05分 6
@wuweiyian 逻辑学分析,或语言分析,必须根据韩非子的原文原意。首先猜测它们,然后再研究它们。这种方法就是错误的。
2018年05月28日 04点05分
@闫六二 如果先猜测它们,然后发现它们都是重言式,或者它们都是矛盾式,难道这种猜测的方法也是不对的吗?我表示不认同!
2018年05月28日 05点05分
@wuweiyian 哈哈,这样的话,就不是韩非子,而是【张非子】【李非子】?
2018年05月28日 05点05分
@闫六二 哈哈,根据“同一率”来说,韩非子就是韩非子,而李非子就是李非子,并且韩非子肯定不是李非子!如果韩非子逻辑等价于圣人,那么李非子肯定不是圣人,所以孔子也不是圣人,并且非韩非子都不是圣人!谁是非韩非子,恐怕大家都知道吧!
2018年05月28日 05点05分
level 9
原题
“矛盾之说,论证结构如下:
三个前提是:
① a(吾盾之坚,物不能陷也)。
②-a(吾矛之利,物皆能陷也)。
③(a·-a)(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结论④(a·-a)(结论是: 既陷又不陷)。
这个推理,是有效的。但是,它的结论是个永假命题。”
⇔论证A:
a·-a·(a·-a)⊃(a·-a)(这是我对以上文字的符号化)。很明显A为重言式(是有效的)(矛盾之说就是表达的这个意思)。
在逻辑学中说“矛盾”的内涵是“a·-a”,很明显“a”与“-a”是不可能同时存在!
在辩证逻辑中说“矛盾”的
内涵是“存在论证A:a·-a·(a·-a)⊃(a·-a)”,它是重言式”。
“辩证矛盾”是指
“辩证矛盾是指事物对象自身所包含的对立面的统一关系。它存在于客观现实中,是对象本身所固有的”,其实它表达的内涵就是“事物(请注意这个词的内涵)对象自身所包含的对立面(a,-a的对立关系,内涵一)的统一[a·-a,(a·-a)统一起来,内涵二]关系,它存在于客观现实中,是对象本身所
固有的{A[a·-a·(a·-a)⊃(a·a),是重言式],内涵三}。
大家请看
“事物”的内涵变来变去,偷换概念,至少换了3次!!!
2018年05月28日 03点05分 8
请先生分辨之: 命题是永假的 推理应是无效的 。咋又把自己陷入【矛盾】中 。
2018年05月28日 06点05分
“{A[a·-a·(a·-a)⊃(a·a),是重言式],内涵三}”更正为 “A[a·-a·(a·-a)⊃(a·-a),是重言式],内涵三}”
2018年05月28日 06点05分
@wuweiyian 本人并非先生,大家一起讨论切磋而已!请参考“a⊃(b·-b)为重言式”
2018年05月28日 06点05分
吧务
level 14
这个链接里,量词符号很清楚。
逻辑中国 http://www.cnlogic.net/show.php?catid=5&id=189
2018年05月28日 06点05分 9
我的回复还是“请见8楼”
2018年05月28日 06点05分
我在8楼已经用现代符号逻辑证明了你所谓的“韩非子的矛盾之说”的论证是有效的!即论证A
2018年05月28日 06点05分
@wuweiyian 根据基本的语文知识,前提一与前提二,它们之间不是矛盾关系。你命令:它们是矛盾关系吗?
2018年05月28日 07点05分
@闫六二 根据客观现象,它们的内涵就是矛盾率
2018年05月28日 07点05分
level 5
打个平手啊。[呵呵]
2018年05月28日 20点05分 10
level 5
正确![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2018年06月07日 13点06分 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