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我养你”害惨了多少中国女人
有事你就说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每每听到”我养你“这三个字,总能想起《喜剧之王》,周星驰站在长街尽头大喊:“我养你啊。”
柳飘飘泪如雨下
2018年04月27日 05点04分 1
level 12
但是大部份的深情在时光面前总会褪色
2018年04月27日 05点04分 2
level 12
有一天,男人告诉女人要离开。
她怔在原地,痛苦万分:“当初你说养我,都是假的?”
2018年04月27日 05点04分 3
level 12
当初的“养”是真的,如今的“不养”也是真的。
只不过,岁月荒废了所有诺言,剩下的,就是一地鸡毛,进退两难。
她错了么?
没有伦理的错,也没有是非的错。
如果错,也只是错在对人性太过乐观
2018年04月27日 05点04分 4
level 12
在网上看过一句剽悍的话:对于大部分女性而言,人生的毁坏,就从相信“我养你”三个字开始。并且把这件事进行到底。扎于心底的深信不已。
此话虽有夸张,但也说中了部分真相。即,被圈养在家的女性,失去的远比她预计的要多
2018年04月27日 05点04分 5
level 12
首先是众所周知的价值感。
人是群居动物。
无论身处哪种境地,都会渴望与社会并行,在社会上、市场中、集体中获得自我认同。
这种自我认同,往往是基于一个人创造出了多少社会性价值,而不是你做出了多少家庭性付出
2018年04月27日 05点04分 6
level 12
这话兴许有些女人不爱听,但在家门以外的世界里,现实就那么清晰的屹立在那里。
在那里,你为丈夫和孩子付出的时间,消耗的精力,烹饪的食物,洗过的衣服,拖过的地板,都无法具体量化,也无法变现
2018年04月27日 05点04分 7
level 12
家庭一旦成了唯一的评价体系,你就会很被动。
丈夫若没良心,孩子成长不顺,你的付出、劳动与价值,极有可能不被承认,甚至变成负数,还有可能被指责为家庭进步的绊脚石
2018年04月27日 05点04分 8
level 12
日剧《逃避可耻但有用》里,新垣结衣原是男主家的一个家政工人。
有一天,男主收入下降,支付薪水时感到吃力,于是和新垣结衣商量:“要不,我们结婚吧?”
结了婚,付多少,付不付,就都由他说了算。
后来才知道,婚姻确实可以只是一种协议。各取所需
2018年04月27日 05点04分 9
level 12
但你要知道,当雇主=丈夫,雇员=妻子,这种工作就是高风险的。
因为,你的KPI、升职、加薪、奖金的判定与发放,全依赖对方愿不愿意,想不想,能不能。
这真是个玄妙的事情。你信吗?到底是相信他,还是相信相信他的你呢?
2018年04月27日 05点04分 10
level 12
人毕竟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今天的痴情郎,可能变为明天的陈世美;
今天的“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可能变为明天的“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将价值感寄托于他人之上,必定摇摇欲坠,危机重重,而自己也会在质疑声里,渐渐失去原来的笃定与信心
2018年04月27日 06点04分 11
level 12
《我的前半生》里,贺涵说:如果结婚,必然有一个人要为这个家贡献出更多时间。
这个时间贡献者,是男性吗?
有。但目前来说少之又少。多数还是女性。
一位女性友人结婚初,老公也曾热血上涌,豪情万长+柔情万丈地说:“从今往后,你别工作了,我养你!”
她问:“养多久?”
像背台词一样,“一辈子。”
“怎么养?”
“你什么也不用做。”
但这是一句漂亮话。也是个假命题!
2018年04月27日 06点04分 12
level 12
背后的潜台词是:“我养你”=“你只需呆在家洗衣做饭擦地板、缴纳各种杂费、收拾各种杂事,还得帮我整理下文件熨好我从里到外的衣服,对了,还有赡养好我爸妈带他们看病带他们疗养照顾好他们一日三餐,过一两年你就怀个孩子喂奶换尿片教孩子读书带孩子唱歌跳舞学英语学画画,领他去各个有趣的地方玩…”
2018年04月27日 06点04分 13
level 12
这种养,当然不是“什么也不用做”,而是“什么都得做!”,甚至是“整天都在做”。
万一不做,就要担上“天天吃我的,用我的,跟个废人一样”的罪名。
这就是女性,尤其是被圈养女性的困境。
你付出所有时间,告别吃喝玩乐,甚至睡眠也碎片化,还是觉得太多事情做不完
2018年04月27日 06点04分 14
level 12
前不久有一篇网络爆文,说请一个保姆,不如娶一个老婆。
因为老婆的劳动是免费的,而保姆要收费。
更有一些丈夫认为,老婆天天在家,什么事也不用做,想方设法给她加工作,导致到后来,一个老婆=一个家政+一个护工+一个家教+一个助理。
天底下的全职妈妈,大都是这样被剥削。
剥削的不止是时间,不止是薪水,也不止是注意力。
而是她所有的剩余价值
2018年04月27日 06点04分 15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