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作者又拖了一回啊...我来说下我的想法。
王者天下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5
551出现以前,我一直觉得王翦有和总司令约定的可能性,北部对赵国防线佯攻,吸引赵国守卫影响全局。
但551否定了外援的出现,只靠当场的兵将。我能想到的可能性就是对邺城的心理进攻。
首先王翦观察邺城以后,发现硬件难以攻陷,那战略就应该针对软件进行。
(白毛发现秦国军粮动向那一回描写过,这应该是秦国谋划已久的一次行动,说明秦国前期对对手一定有过侦查,从而确定邺城主的个性一定会接纳各地的难民。这是大前提)
然后王翦做出战略调整,冲进王都圈,驱赶民众进邺城,造成军粮战的假象。
军粮战之所以是假象,原因在于剧本对王翦的设定,不打不会赢的仗。而军粮战本身就是拉锯战,是战术的较量,没有必胜的理由。
这是战术战略布局第一步完成,困10城民众于邺城,外有重兵包围。
请大家关注这个细节,王翦亲自出来让大家安心,我觉得这是一个伏笔。
这时 战略第二步开始,阻止援军。
(这里我有些疑问,既然秦国准备那么久,相关重要城市都应该会有细作侦查,为何辽阳那里盘踞的犬戎米有消息呢..戏剧性?)
杨瑞和和犬戎的战斗在我看来属于强行加戏,所以就暂不考虑了。
朱海平原的战术较量是阻断援军的工作,因此对峙和牵制是主要目的,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很难全歼敌军,而分散的敌军会对邺城方向靠拢,在战略上是不可接受的,因此战胜的必要性,没有拖的必要性大。
就像我之前说的,两个方向阻断援军,战胜是战术目标,拖是战略目标。
战略的真正目的,是这个
让王都圈的各军对王翦的行动进行应对。这是伏笔二
战略的第三步现在应该已经开始进行了。
(这里请亲们注意一点,突破列尾以后,从袭击9城,到围困邺城,再到辽阳和阏与的对峙,一切都是秦军在进行主动的战略部署,赵军无论反应多迅速,战斗多占优,都是在战略上进行应对而已。唯一的战略优势是军粮更多,但这一回看来又没有主动进行战略战术变化,以拖为战。)
我认为无论三个战场如何,已经不是重点了,王翦的目标已经定在了三个战场之外,没有了除守兵以外王都圈各地的士兵,没有了王都圈守护神扈辄的
首都邯郸。
王翦可能的战略构想是,调动所有王都圈的散兵和己方三军形成对峙。派出一只精锐小部队,佯攻邯郸,虽然邯郸有大量士兵,但是首都被奇袭以后的紧张感会让赵王和郭开给李牧下达防守邯郸的调令。同时宣布放弃邺城(存疑)
如果不是赵王下令弃守 这个坑填不上...伏笔三
不管赵王是否弃守邺城,但回救邯郸是肯定的,这时王都圈的各处军队都会向邯郸周围集结。
邺城就会出现可怕的心理真空,死守待援的心理状态和外援尽去的心理状态可谓天地之差。这种心理落差会彻底击垮邺城的守军及百姓。尤其是围城的是有暴力名声的贼头。
这时王翦出现在邺城,如之前一样向大家保证,只要安然离去,绝不伤害。(呼应之前伏笔)这时的百姓一定会趋之若鹜。就算守兵不想投降,也会和百姓起矛盾。这样邺城已到城破边缘。
这时杨瑞和战场不论,由于李牧收到调令“回救”邯郸 阏与会被秦军攻陷,如果邺城不降,会有军粮从阏与送到邺城解燃眉之急,邺城如果之前未破,现在应该也破了。
以上就是我对王翦战略的猜测。
2018年04月18日 13点04分 1
level 15
邺城已经破城,特来挖坟打脸。基本上完全错,哈哈😄😄,漫画家的思路果然还是热血为先啊!
2020年03月21日 16点03分 10
这套本来就来热血漫画。。。只是用历史做背景而已
2020年03月21日 16点03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