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fusheng611
楼主
孔子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言语所出都是在这个一贯的往复辩证基础上进行的,乍读之,无非都是常识性的伦理道德,细研之,又误入歧途,最后圣学绝,谁也没有真正理解孔子思想。很多人试图通过训字断句去寻找孔子的真义。其实都是徒劳,在没有建立起动态的往复辩证思维前,所有的解读方法都是徒劳,而这个往复的辩证思维恰恰就是易经的敲门砖,也是解开宇宙秘密的唯一钥匙。
孔子之道,才是道的本义,老子的道,它并没有体现出一个序列化的感官,吾师曾言,老子一文人耳,算不得思想家,老子曾读过上古所传的易学著作,但他并没有明晰其中的内涵,当不能清晰化条理化认识,必然求之于玄解。所产生的道家思想就偏离了中华文明的主流脉络,而孔子的思想与上古的华夏文明是一脉相承的,所有它得到了后世诸贤的认同,并进入了教育系统。春秋时期,群雄割据,周天子名存实亡,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各方权贵需要大才大贤之人提出新思想去打破原有的周朝的意识形态,同时能帮助自己在可预见的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为什么那段时期各种新思想层出不穷,呈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所以有点小思想的人张嘴就来,什么阴阳家,法家,墨家,道家,兵家……只要你有本事说服一方权贵,后世史书肯定也会给你一个贯上一个思想家的名号。与其说是百花齐放,其实只不过是一场政治选秀,隐含的是权力的斗争,选秀结束之后,群雄纷争开始!从春秋的割据平衡到战国的相互杀伐,中间的逻辑关系十分清楚。而所谓的百家齐放的文化盛景只不过是需求与投机的关系而已。并没有体现出自由开放是创新的土壤的结论,我虽不了解各家思想,但可以肯定都是出售给权贵的,当然有也权贵看不上的。连儒家也不能脱俗。
短时期之内出现那么多新思想,就注定了有很多思想经不起人和时间的考验,如法家,它是最后的赢家,也就二三十年而已,就被历史所淘汰,如墨家兼爱非攻思想违法了人性的自利天性,也必然会被人们所抛弃,也就是说这些思想在施为于人世间都不能做到长远,而孔子的儒家思想以启蒙于人之延续的教化,真正的教育是认知人世的伦理规范,并再行理于体系的延续,这是一个启蒙的过程。春秋时期认识到这一点的只有孔子一人而已矣!
2018年01月22日 03点01分
1
孔子之道,才是道的本义,老子的道,它并没有体现出一个序列化的感官,吾师曾言,老子一文人耳,算不得思想家,老子曾读过上古所传的易学著作,但他并没有明晰其中的内涵,当不能清晰化条理化认识,必然求之于玄解。所产生的道家思想就偏离了中华文明的主流脉络,而孔子的思想与上古的华夏文明是一脉相承的,所有它得到了后世诸贤的认同,并进入了教育系统。春秋时期,群雄割据,周天子名存实亡,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各方权贵需要大才大贤之人提出新思想去打破原有的周朝的意识形态,同时能帮助自己在可预见的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为什么那段时期各种新思想层出不穷,呈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所以有点小思想的人张嘴就来,什么阴阳家,法家,墨家,道家,兵家……只要你有本事说服一方权贵,后世史书肯定也会给你一个贯上一个思想家的名号。与其说是百花齐放,其实只不过是一场政治选秀,隐含的是权力的斗争,选秀结束之后,群雄纷争开始!从春秋的割据平衡到战国的相互杀伐,中间的逻辑关系十分清楚。而所谓的百家齐放的文化盛景只不过是需求与投机的关系而已。并没有体现出自由开放是创新的土壤的结论,我虽不了解各家思想,但可以肯定都是出售给权贵的,当然有也权贵看不上的。连儒家也不能脱俗。
短时期之内出现那么多新思想,就注定了有很多思想经不起人和时间的考验,如法家,它是最后的赢家,也就二三十年而已,就被历史所淘汰,如墨家兼爱非攻思想违法了人性的自利天性,也必然会被人们所抛弃,也就是说这些思想在施为于人世间都不能做到长远,而孔子的儒家思想以启蒙于人之延续的教化,真正的教育是认知人世的伦理规范,并再行理于体系的延续,这是一个启蒙的过程。春秋时期认识到这一点的只有孔子一人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