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职俸禄
织田信长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一、稍微说点兵力情况。
从我个人观点看,古代限于技术水准,所有国家的统计都不会那么准确,因此考虑问题时,就需要从多个角度去佐证,比如谈官员俸禄时,有时候可以从国力来谈。而谈到国力,角度之一,就是可以从这个古代国家能养多少兵、平时的常备兵谈起。
再来点干货,以下为明史志六十五的记载:
请注意,这只是京城的常备兵,虽然明朝时期,地方主要靠卫所,但京城的脱产常备兵是不可能少的。请注意,中国历代的大一统王朝,我不否认普通的徭役,即国家强制征适龄青年去各处戍守是主流,但是,因为中国是个专制王朝,所以永远都要在京城保留大量的常备兵,这部分兵是国家掏钱买装备、训练,有事镇服四方,这部分兵力一般的讲才是主力,而且是脱产的大多为雇佣兵。所以,这部分兵力规模最能体现国家的实力。
还是参考明史,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制度逐渐腐败崩坏,比如到了景帝时代,京城兵力常备约十万了。
仅从明代的京城常备兵力而言,常备10万兵力,问题不大,注意,这还只是京城的兵力,明代北方局势一直紧张,宣大冀辽四个军区的常备兵力也不少的。对比日本,我不否认,日本的典型封建制度,但,做个考虑比如关原之战,德川秀忠3万8千人被牵制在上田,德川家康主力约3万人,更请主义,即使有织田、丰臣秀吉的兵农分离等阶段,我认为关原之战时期,不脱产的农民兵,还是主流,类似中国的脱产雇佣兵的武士(旗本、大名、足轻头目这种),估计不过万人。
关原之战,我算30万,其中东西两方军力大概15万吧,但是,一切不考虑后勤、防守的古代战争都是刷流氓,考虑下防守用的兵力、后勤用的农夫,关原之战估计也就最大动员了30万人的规模。
二、以明代的贪腐来佐证:
张居正死了,被抄家的时候,抄出黄金万两,张居正都不算贪的都那么多钱,至于刘瑾、严嵩这种,贪钱都可以上几十万两黄金+百万两白银以上的。。。据我所知,大阪之战,淀姬掏钱犒劳军队,也就两万黄金,那还是丰臣家攒了几十年的钱(当然,中日的计量单位有些差别)。。。
三、以明代宗室做个补充参考明代官员的俸禄:
明代法律对官员的俸禄很低,但对宗室的待遇很好,以至于明亡时,10万宗室,搞的天下民穷财尽。。。
2018年01月19日 03点01分 17
吧务
level 15
明史中的兵力记载:
已,又分前、后、中、左、右五军都督府,洪武四年,士卒之数,二十万七千八百有奇。
土木之难,京军没几尽。
景帝用于谦为兵部尚书,谦以三大营各为教令,临期调拨,兵将不相习,乃请于诸营选胜兵十万,分十营团练。每营都督一,号头官一,都指挥二,把总十,领队一百,管队二百。于三营都督中推一人充总兵官,监以内臣,兵部尚书或都御史一人为提督。其余军归本营,曰老家。京军之制一变。英宗复辟,谦死,团营罢。
宪宗立,复之,增为十二。成化二年复罢。命分一等、次等训练。寻选得一等军十四万有奇。帝以数多,令仍分十二营团练,而区其名,有奋、耀、练、显四武营,取、果、效、鼓四勇营,立、伸、扬、振四威营。命侯十二人掌之,各佐以都指挥,监以内臣,提督以勋臣,名其军曰选锋。
帝在位久,京营特注意,然缺伍至七万五千有奇,大率为权贵所隐占。
武宗即位,十二营锐卒仅六万五百余人,稍弱者二万五千而已。
武宗崩,大臣用遗命罢之。当是时,工作浩繁,边将用事,京营戎政益大坏。给事中王良佐奉敕选军,按籍三十八万有奇,而存者不及十四万,中选者仅二万余。
世宗立,久之,从廷臣言,设文臣知兵者一人领京营。是时额兵十万七千余人,而存者仅半。专理京营兵部尚书李承勋请足十二万之数。
二十九年,俺答入寇,兵部尚书丁汝夔核营伍不及五六万人。驱出城门,皆流涕不敢前,诸将领亦相顾变色。汝夔坐诛。大学士严嵩乃请振刷以图善后。吏部侍郎王邦瑞摄兵部,因言:“国初,京营劲旅不减七八十万,元戎宿将常不乏人。自三大营变为十二团营,又变为两官厅,虽浸不如初,然额军尚三十八万有奇。今武备积驰,见籍止十四万余,而操练者不过五六万,支粮则有,调遣则无。比敌骑深入,战守俱称无军。即见在兵,率老弱疲惫、市井游贩之徒,衣甲器械取给临时。此其弊不在逃亡,而在占役;不在军士,而在将领。盖提督、坐营、号头、把总诸官,多世胄纨袴,平时占役营军,以空名支饷,临操则肆集市人,呼舞博笑而已。先年,尚书王琼、毛伯温、刘天和常有意振饬。然将领恶其害己,阴谋阻挠,军士又习于骄惰,竞倡流言,事复中止,酿害至今。乞大振乾纲,遣官精核。”帝是其言,命兵部议兴革。
帝屡旨训练,然日不过二三百人,未昏遂散。营兵十万幸抽验不及,玩愒佚罚者无算。帝尝问戎政侍郎王家彦,家彦曰:“今日惟严买替之禁,改操练之法,庶可救万一,然势已晚。”帝不怿而罢。十六年,襄城伯李国祯总戎政,内臣王承恩监督京营。明年,流贼入居庸关,至沙河。京军出御,闻砲声溃而归。贼长驱犯阙,守陴者仅内操之三千人,京师遂陷。
大率京军积弱,由于占役买闲。其弊实起于纨袴之营帅,监视之中官,竟以亡国云。
班军者卫所之军番上京师,总为三大营者也。初,永乐十三年诏边将及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各都司,中都留守司,江南、北诸卫官,简所部卒赴北京,以俟临阅。京操自此始。仁宗初,因英国公张辅等言,调直隶及近京军番上操备,谕以毕农而来,先农务遣归。既而辅言:“边军比悉放还,京军少,请调山东、河南、中都、淮、扬诸卫校阅。”制曰“可”。又敕河南、山东、山西、大宁及中都将领,凡军还取衣装者,以三月毕务,七月至京,老弱者选代,官给之马。岁春秋番上,共十六万人:大宁七万七百余,中都、山东递杀,河南最少,仅一万四千有奇。定为例。
初,太祖沿边设卫,惟土著兵及有罪谪戍者。遇有警,调他卫军往戍,谓之客兵。永乐间,始命内地军番戍,谓之边班。其后占役逃亡之数多,乃有召募,有改拨,有修守民兵、土兵,而边防日益坏。洪武时,宣府屯守官军殆十万。正统、景泰间,已不及额。弘治、正德以后,官军实有者仅六万六千九百有奇,而召募与士兵居其半。他镇率视此。
既而兵部议覆侍郎李孟旸请实军伍疏,谓:“天下卫所官军原额二百七十余万,岁久逃故,尝选民壮三十余万,又核卫所舍人、余丁八十八万,西北诸边召募士兵无虑数万。请如孟旸奏,察有司不操练民壮、私役杂差者,如役占军人罪。”报可。正德中,流贼扰山东,巡抚张凤选民兵,令自买马团操,民不胜其扰。兵部侍郎杨潭以为言。都御史宁杲所募多无赖子,为御史张璇所劾。
2018年01月19日 06点01分 18
京军不等同于全部常备军,明朝能够常备的也远不止京军
2018年01月19日 06点01分
恩,你说的不错,确实军队规模,在那个时代都算最大的。中印那时候都是,人口最多,GDP最高,所以自然养得起最多的兵。战斗力是另外的事情。
2018年01月19日 09点01分
level 8
[滑稽]明朝出名的低税啊 连田税都少收
2018年01月19日 08点01分 19
比日本平民生活质量好太多了
2018年01月19日 09点01分
回复 南无提督大明神 明清都算低税了 唉 日本仔真辛苦
2018年01月19日 09点01分
[汗]更惨的是,明清田税始终是大头,明后期政府想增加商税,增加武备,对付农民起义,结果一直收不上来。。我感觉日本战国时代,那么清苦,都不造反,日本人确实苦。
2018年01月19日 09点01分
@逐星° 封建制度太万恶了,严重阻碍社会发展
2018年01月19日 09点01分
level 7
还在日本当大名?回中国当官吧
2018年02月06日 07点02分 20
哈哈
2018年02月07日 06点02分
@- 可真就是断句鬼才
2021年07月30日 16点07分
level 5
[滑稽]感觉大明是国穷民穷士绅富,税收缩水太严重了
2019年07月31日 03点07分 21
明朝要是比日本,还算很不错的
2019年07月31日 23点07分
@- 1.97亿比1700万
2021年07月26日 15点07分
@- 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万历年间1.97亿。日本在同期没有2000万
2021年07月26日 17点07分
@- 1.2亿那是清初的
2021年07月26日 17点07分
首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