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原]也说《太湖三白》
宜兴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6
偶尔逛菜市场或在餐饮等其他场合,总能听到对“太湖三白”的误解,很多人把有一种叫白鱼的也位列,以为是白的就是了吗。其实据我所知真正的三白是太湖独有特产的白虾、银鱼、梅鲯(俗称鲯鱼)。其中尤以银鱼为最美,并根据传说中的逍遥美食作法又称为“绝世之白”。 影响中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生产大队按照人民公社的规定,每年只有在秋分前后约9月底左右才能开湖捕捞,所以即便是号称“鱼米之乡”的太湖之滨在一年之中也鲜见三白。 太湖白虾,当属虾类的一种,一般生长在一寸之间,偶尔也鲜见有二寸长的,这是极品,假如再带上满腔的虾籽,那更是极品之极了。活的白虾除了比平常河虾的肤色略显浅色外,不太了解的用肉眼几乎分辨不出来,只是平常河虾在脱水后甚至过一段时间,还能存活于水中,但太湖白虾却不能,只要是一离开太湖水便一绝世尘而寰。 关于太湖银鱼更有一段美丽而动人的传说,那个曾经惊天地、泣鬼神地哭到秦王苦心经营造就长城的孟姜女,在千万里的追寻心爱丈夫未果后,回到太湖边上日夜思切,不停痛哭,滴滴情泪坠入湖中就化作了被后人尊为“绝世之白”的银鱼。游弋在太湖水里的银鱼通身透明,除了两点眼睛呈现黑色外,全部身躯几乎看不见,就和湖水一色。一般市场能看到的在一寸左右长吧,二寸长的几乎很少,记得见过三寸长的只一次也寥寥几尾,那好象是78年哥在暑假里勤工俭学贩卖梅鲯时,夹带在里面看见的,以后一直至今从没再见到,成绝版了。 还记得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吧,不知哪位好事者翻版现代“黔之驴”,把太湖银鱼引殖到又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地方——昆明滇池,后来据说原本娇柔幼滑的银鱼移殖成功了,但在滇池里傻乎乎一个劲地长,结果也就失去了最美丽的本色了。 至于梅鲯,平常能到太湖流域以外的影响力就相对比前二白小了些,其实梅鲯的体形、肉质与现在逐年时兴起来的长江刀鱼差不多,而且梅鲯刺多可却细软不卡喉。唯刀鱼体大,要比梅鲯论倍数地算呢。我小时候吃到过的梅鲯最大也只有一大半学生直尺长。 太湖三白有个共同点,那是绝不能离开太湖水,即便是河塘水最清最美也照样不行,因为从出生到成长都享受着大环境的孕育和熏陶,它们的基因、所谓的骨子里刻的就是太湖。活的三白总是不会让人们轻易的看见需要的白,只有死了的和经过烹饪后的才能给人们真正领略到那是纯洁至上的、无比的白!2006-8-9-21:56星期三/农历丙戌狗年七月十六记于家中
2008年12月30日 02点12分 1
level 7
晕死,2006-8-9-21:56星期三/农历丙戌狗年七月十六记于家中
2008年12月30日 02点12分 2
level 0
好文顶!
2008年12月30日 06点12分 3
level 6
呵呵,要不怎么说是“转帖”呢?
2008年12月30日 06点12分 4
level 13
我一直以为是白鱼
2008年12月30日 08点12分 5
level 7
我一开始以为也是白鱼,白虾还有个就不知道了
2008年12月30日 09点12分 6
level 10
是白鲢,白虾,银鱼
2008年12月31日 01点12分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