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集] 如何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佛门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無爲法 楼主
此为学诚法师微博答问合集,内容涉及家庭生活、工作学习、为人处世、人生意义、佛法修行等各个方面。法师用百余字的智慧法语,解答网友困惑的同时,也在启发世人觉悟本具的灵性、找寻到生命的方向!
学诚大和尚微博答问合集-“人生篇”之“如何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1、网友:师父您好!我是一名高三学生,有时候心情会很低落,看事情也变得很消极,并且心魔往往会战胜乐观;我应该怎么让心胸宽广呢?还有,我会遇到一些素质较低的人,比如排队,如果有人插队我都会让着他们,但是内心会愤怒和无奈。我不能直接对他们说服教育,也无法让自己看开,您能告诉我怎么做吗?
学诚法师:人生的一切境界都是为了让我们成长。顺境如水,滋润内心;逆境如火,煅烧烦恼。水火相济,人生才能由充满杂质的矿石变为纯净的金。眼光放长远,自己成长和帮助他人,都不急于一时。
2、网友:法师,从开微博以来知道了很多负面消息,自己现在陷入迷茫,以至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心里对本职工作产生的抵触情绪,特别是务虚的东西太多,觉得工作没有意义,但又不可能脱离这种生活,内心特别矛盾和痛苦,恳请法师解惑。
学诚法师:不要用对立的心去看问题,总是看到外在的不如意,而要去想:我能在这其中做什么?我做了多少?以更加昂扬、奋发的心去努力。
3、网友:法师,现在社会上骗子很多,他们不是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而是为了一己私欲,昧着良心,做出各种丧尽天良的事。这样的社会要我如何能简单平静地生活,又如何不烦恼,如何不悲哀!
学诚法师:以“悲心”来代替“悲哀”!菩萨从不厌弃世间的苦难,而是永远精进勇猛的努力,要用自己的双手把世界变成净土。你愿意做一个菩萨吗?
4、网友:看到遇到有些公职人员不作为,总是忍不住要发怒!这些人的不作为侵害公民的权益,即使不为自己为别人,我也无法做到忍隐,而自己的力量又那么渺小,不能改变什么。这样的情况让我痛苦几十年,请法师指引我!
学诚法师:我们总想改变世界,可是世界是那样大,自己是那么小,于是我们便活在愤怒、无奈、郁闷的恶性循环之中。其实,世界虽然很大,却大不过人的一颗心,所有真正改变世界的人,都只是把握了自己的一颗心。与其把太多精力放在观察和批评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上,不如多关注和践行自己能够做到的。
5、网友:请法师明示一两点基本能做的。每天看到挤在地铁里的人们会发生千奇百怪的纠葛,而这些靠几句道理是很难缓解的,我和我们不知所以,故心痛、心悲!
学诚法师:佛法修行济世的道理是: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世界。如果不能把握住这个中心,我们就会被外在种种复杂、沉重的境界打败,不知所以。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是向外境去着力,其实问题的真正根源在人心,因为人心的迷茫、躁动、困惑、贪婪、愤怒等,才产生了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种种政治、文化、法律、科技等,是外在的手段,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幸福,而人的幸福又怎能离开心呢?当今社会,众生的业力纠葛复杂、相缠甚深,单从哪一点下手都很难改变,需标本兼治,且非一夕之功。对于我们每个人,要从自己的发心来入手,才能有勇气面对复杂的境界。要注重自己的起心动念,把握自己的言行举止,坚持善良、诚信。譬如孝敬父母、和睦兄弟、助人为乐,乃至看见别人行善时送上一句“谢谢”或赞美,都是在为社会注入正能量。若能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6、网友:法师,因为那些人确实做了不好的事,我心里产生怨恨,更难以宽恕,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他人的过错,不应成为自己堕落的理由。宽恕,并不代表对方是
正确的
,而是因为我们自己不需要背负仇恨的包袱。
7、网友:法师,我好心帮助別人,别人不太领情反而往坏事想,挑三捡四的。我很容忍她了,为了家人,做了她挑剔,不做还不行。我天天真的很压抑,心痛得不能呼吸。我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这些不愉快上,多去想“这是我应该做的”,尽到自己的努力就好。把他人的缺点装进心里,就好比把别人丢掉的垃圾拾起来堆到自己家中。
8、网友:我真诚待人,人不真诚待我,该如何?我以善意待人,人以恶意待我,又该如何?一味心善,被踩死是活该吗?
学诚法师:善良绝不等于软弱可欺,恰恰相反,善良是一种力量,看见光明、战胜阴暗、唤醒美好的力量,当想放弃善良时,正说明自己内心的软弱无力。人生来就应该善良,失去了善良的心,即使得到了一时的成功,又有何快乐可言呢?更何况,善业必感善果,恶业必感恶果,不可急功近利,只看一时一事。
9、网友:哪怕以正道反击,对他人也是一种伤害,我照样不快活;但若不反击,今天退一尺,明日便被欺一丈。虽说身外之物可有可无,但是一来心有不甘,二来看他得逞我心里憋屈。真正是进也憋屈,退也憋屈。至于说到来日方长,自有因果,我已看他许多年,只觉得他逍遥自在得很。
学诚法师:自己的心用错了地方,才会进退维谷。总是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而没有注重自己的念头、自己的业,缺乏正念,所以不懂得如何做事,如何待人。把这份纠结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提升自我,好好长养自己的能力,积累自己的德行,自有善果成就。自己不努力去种善因,一味期待别人得恶报,何其颠倒。
10、网友:师父,有时突然间我会发现身边一些亲近的人原来是那样的自私与虚伪。每当这时,我就有种强烈的想要逃离的感觉。我向往着一切纯净、纯真的美好事物,我这样是不是很不好?每个人都戴着一副面具活着,特别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当然,我自己似乎也存在这些问题。因此,我排斥所有人,也排斥自己,似乎身体里有两个不同的自己在斗争。
学诚法师:外境是我们的内心折射出来的影子,自己心中有什么,就容易看到什么。当我们的心冰凉时,看到一切都是冷漠的;当我们的心封闭时,看到一切都是自私的;当我们的心光明、宽厚时,才看得到外境的温暖和希望。不要排斥外境,也不要排斥自己,只要把心转一个方向,用心去观察美好。
11、网友:法师好!我有个邻居特别讨厌!她们中年夫妻俩,一肚子的坏心眼,喜欢占便宜。每天没事来我们家好几趟,东说西看,我是超级厌恶,愁死了。今天我一听到她的声音差点把杯子摔在地上。有这么招人厌的吗?脸皮那么厚!我担心哪一天受不了真会摔东西。我该怎么办?她们是小人!
学诚法师:对方是不是小人,不是最重要的;自己是不是君子,才是决定自己行为的关键。对方无礼,我就粗鲁;对方小气,我就吝啬;对方浅薄,我就狭隘…这样做,并不是占了上风,只是被对方改造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而已。只有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才不会轻易被他人改变。
12、网友:师父,男朋友的妈妈得了脑萎缩,现在一天在医院就要5000一针。虽然他不愿意在脸上表现出来,但是心里的痛苦我已经体会得到,你说能怎么办?为什么好人一生都要如此艰难?学诚法师:多诵经、念佛回向。
13、网友:法师您好!是不是人心存善念,万物皆都美好!学诚法师:并不是只要心存善念,世界就全是美好的;而是内心有了善念,就更容易发现世界美好的一面,更有勇气和希望去面对世界不美好的一面。
14、网友:心不静,总是爱担心,容易被别人言论影响,或者说两种言论里会偏向消极的一方。怎么树立一个乐观豁达坚定的人格……学诚法师:培养愿力、勤修暇满。
15、网友:如何自在于处处设限制的社会中?学诚法师:不被烦恼所缚,心自在;能够把握自己的行为,业自在。不在外境上计较,而在心上努力;不在果相上攀求,而在因上努力。自在不等于随心所欲,而是不去挂碍。
2017年06月13日 14点06分 1
level 12
無爲法 楼主
6、网友:妈妈患了癌症,现在才发现是之前的医生手术没做干净导致现在的复发。我感到很痛苦,恨自己当时没有帮妈妈选一个好的医院和医生,也恨医生的不专业。怎么才能让心情平和,放下这种痛苦和怨恨呢。学诚法师:事情都是许多因缘和合而成的,并不是哪一个因素决定的,自己的业、他人的过失,都有关系。面对难以接受的事情,人们往往想找一个原因来“负责”,其实只是为了给自己的痛苦找一个出口。但烦恼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把时间和心力投入到正确的行为上去,好好陪伴、鼓励妈妈为未来种善因。
17、网友:大师:当今这样趋利的社会我们该如何自处?该如何教育下一代?学诚法师:我们希望社会怎么样、未来怎么样,现在就努力照着这个方向去做。不能要求别人去平和、去善良,而是从自己开始做到平和、善良。
18、网友:师父,我该如何面对婚姻中出轨的他,满嘴谎言的他。不舍得离开,又难以忍受伤害。求师父开示。学诚法师:不舍得离开的是回忆,被伤害则是因为对比与期待,一切苦乐都是自己内心的选择。
19、网友:请法师指点迷津!一直觉得自己受心魔困扰。用最近发生的事情来做例子吧。我现在怀孕三个月,因为妊娠反应很严重身体和情绪都感觉非常糟糕。老公由于工作原因不能陪伴左右,虽然有言语安抚,每每想到我在受着苦,而老公却可以吃喝玩乐,内心就不平衡,难道怀孕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似乎与他无关。学诚法师:迁怒。太过以自我为中心,内心就常常会不平衡,因为自己这头永远最重,觉得人人都对不起自己。
20、网友:师父:我出来社会多年,深深感觉到这个社会真的是小人得势,后来我想,或许佛祖眼中没有现实人眼中的得失轻重,佛祖施福报,现实的功利苦恼得失一切都浮云,生有来世,让善人继续为善就是最大的福报,是否如此?学诚法师:不要用自己的愤慨去定义这个社会。社会上一切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人心的问题,人心累积贪嗔痴,造多恶业,社会就染污、浑浊;人心崇尚真善美,造多善业,社会就清净、和谐。人心向善,去烦恼、造善业,不是去要求别人的,就是从自己开始。要发愿做一个有力量的善者,去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向善。
21、网友:看师父的微博有一段时间了,师父是有大智慧的人,可凡人不仅只是一个来问询的迷惑之人,还有造成迷惑的其他人,正因为是相互,但只有一方在做,请问如何持续?会否心寒?此时如何给养心中的正念、信心与爱?学诚法师:真正的问题并不在别人身上,而在自己内心。如果自己内心消灭了贪嗔痴,增长了戒定慧,那么面对别人的问题,生起的就不是痛苦与委屈,而是慈悲。
22、网友:师父,步入社会两年,接触的人越多,越发现人性中有太多的阴暗,越是对未来的生活和个人感情产生悲观和担忧的情绪,甚至过去二十多年对世界的认知都产生了深刻的怀疑,我该如何去排解这样的情绪呢?就象是当食品问题曝光后,大家吃之前都会去想它多么有害但又不得不吃一样。学诚法师:佛法也讲苦,但是同时还讲痛苦的原因、彻底解除苦的状态、断苦的方法。如果我们只是看到苦,而不知道苦因、苦灭与灭苦之道,就会被悲观、迷茫所淹没。看到阴暗,才更会珍惜光明、更要追寻光明,只有情绪是不够的,也是没用的。
23、网友:大师,请恕我愚昧!世间有很多不平与悲剧,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人世间的不幸呢?学诚法师:发慈悲心。
24、网友:大师:当今这样趋利的社会我们该如何自处?该如何教育下一代?学诚法师:我们希望社会怎么样、未来怎么样,现在就努力照着这个方向去做。不能要求别人去平和、去善良,而是从自己开始做到平和、善良。
25、网友:师父,我该如何面对婚姻中出轨的他,满嘴谎言的他。不舍得离开,又难以忍受伤害。求师父开示。学诚法师:不舍得离开的是回忆,被伤害则是因为对比与期待,一切苦乐都是自己内心的选择。
26、网友:请法师指点迷津!一直觉得自己受心魔困扰。用最近发生的事情来做例子吧。我现在怀孕三个月,因为妊娠反应很严重身体和情绪都感觉非常糟糕。老公由于工作原因不能陪伴左右,虽然有言语安抚,每每想到我在受着苦,而老公却可以吃喝玩乐,内心就不平衡,难道怀孕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似乎与他无关。学诚法师:迁怒。太过以自我为中心,内心就常常会不平衡,因为自己这头永远最重,觉得人人都对不起自己。
27、网友:师父:我出来社会多年,深深感觉到这个社会真的是小人得势,后来我想,或许佛祖眼中没有现实人眼中的得失轻重,佛祖施福报,现实的功利苦恼得失一切都浮云,生有来世,让善人继续为善就是最大的福报,是否如此?学诚法师:不要用自己的愤慨去定义这个社会。社会上一切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人心的问题,人心累积贪嗔痴,造多恶业,社会就染污、浑浊;人心崇尚真善美,造多善业,社会就清净、和谐。人心向善,去烦恼、造善业,不是去要求别人的,就是从自己开始。要发愿做一个有力量的善者,去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向善。
28、网友:看师父的微博有一段时间了,师父是有大智慧的人,可凡人不仅只是一个来问询的迷惑之人,还有造成迷惑的其他人,正因为是相互,但只有一方在做,请问如何持续?会否心寒?此时如何给养心中的正念、信心与爱?学诚法师:真正的问题并不在别人身上,而在自己内心。如果自己内心消灭了贪嗔痴,增长了戒定慧,那么面对别人的问题,生起的就不是痛苦与委屈,而是慈悲。
29、网友:师父,步入社会两年,接触的人越多,越发现人性中有太多的阴暗,越是对未来的生活和个人感情产生悲观和担忧的情绪,甚至过去二十多年对世界的认知都产生了深刻的怀疑,我该如何去排解这样的情绪呢?就象是当食品问题曝光后,大家吃之前都会去想它多么有害但又不得不吃一样。学诚法师:佛法也讲苦,但是同时还讲痛苦的原因、彻底解除苦的状态、断苦的方法。如果我们只是看到苦,而不知道苦因、苦灭与灭苦之道,就会被悲观、迷茫所淹没。看到阴暗,才更会珍惜光明、更要追寻光明,只有情绪是不够的,也是没用的。
30、网友:大师,请恕我愚昧!世间有很多不平与悲剧,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人世间的不幸呢?学诚法师:发慈悲心。
2017年06月13日 14点06分 2
level 12
無爲法 楼主
31、网友:师父,弟子看来,这个世界,终究是二元对立的—比如黑与白,日与月,阴与阳,天与地,水与火……这些宇宙基本纲常,揭示上天造物,始终是“势不两立”以得衡平…请师父开示。学诚法师:事物不是势不两立的,而是相互成就、各司其责、和谐共存的。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性,只要善用之,就能发挥出独特的功能。用对立的眼光去看待,就是相反相斥的;用和谐的眼光去看待,就是相辅相成的。
32、网友:师父,越来越分不清这个社会的善与恶,分不清哪些人值得交或不交?分不清谁是良人?学诚法师:认清自己内心的善与恶。如果一味向外观察、寻求,却不反观自己的内心,那心里只会越来越黑暗、混沌,外在的事情自己又改变不了,结果就只剩下孤独、封闭、迷茫。反过来就不一样了,往自己心里用功,内心越来越明亮有力,也能够给身边人乃至这个社会输送光明和力量。
33、网友:师父,弟子又有疑问了。随着现在各种污染的不断加重,其实很多人都意识到一个问题。可能科技在过去确实帮助我们更好生活,但是在未来科技一定会加速人类的毁灭,想到这个就好难过也很害怕。还有未来的孩子们,自己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心里的这个问题?求师父开示!感激!学诚法师:科技只是工具,是造福于人还是毁灭人类,取决于使用科技的人。人的心有佛性,也有无明,如果不去开发佛性、净化烦恼,伴随着科技带来的越来越强大的能力,人内心的烦恼也会增长,越来越黑暗。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去修心、净心,并把这种智慧传递给更多人。
34、网友:生活中遭遇的意外和不幸,是对心性的磨练还是命该如此?学诚法师:是什么,不重要;自己怎么看待,才重要。不在外境上计较,而在心境上把握。
35、网友:学诚法师您好!我的性格是比较嫉恶如仇,黑白分明的。遇到特别不道德很可恶的事情时它常常会让我升起极大的烦恼,我总是觉得坏人应该得到处罚,而非一味的纵容。虽然知道这个不是我能解决的,但还是忍不住关注期望有一个公平的结局。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实在是智慧不足,所以才容易关注那些事情。学诚法师:扬善就是最好的止恶。惩治与教化都是需要的,不能光从一面去看。恶在人的内心之中,如果不通过心灵的教育去拔除恶的根,恶是惩不完的。一个人做错了事,还会再犯;这个人受到了惩罚,还有其他人会造恶业。
36、网友:师父!家里有叛逆孩子不想上学,而且还患有慢性病,家长很烦恼,该怎么办啊?学诚法师:这是家长与孩子要共同承担的命运,家长自己首先要转变过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而不要总是烦恼、排斥、抱怨、唉声叹气。给孩子一个正面的榜样,否则TA怎么会找到生活的意义呢?身体的疾病,要坚持治疗;内心的迷茫,要用希望来驱散。
37、网友:请问法师,社会中恶人得不到惩罚,好人逆来顺受,有时被逼急了发生矛盾,进监狱的可能还是好人,我面对每天恶劣的工作、生活环境真的很痛苦,请问我如何调整自己为好?学诚法师:不要用对立的心态面对别人。
38、网友:师父,现代社会经常听到,经常新闻报道小孩被拐,残忍对待!家人也是非常担心!上次差点丢失孩子,让家人重新提起这个敏感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社会现象,我们能做些什么吗?学诚法师:社会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人心的问题。个人的力量有限,不一定能直接针对某一个问题做什么,但可以随力随分参与慈善事业、佛法事业,唤醒更多人内心的善良与纯净,这是根本。社会与个人息息相关,大家都好了,自己也才有幸福可言。为大家也就是为自己,只追求个人的快乐,终不可得。
39、网友:法师,有人告诉我,生存才是唯一的信仰,只有钱不会背叛你。我觉得在这个现实而充满不如意的世界,其实也就是这么回事。学诚法师:我们常常觉得这里不如意,那里有问题,反过来看看自己: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吗?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足够吗?自己又为他人和社会做了什么呢?如果内心只考虑自己的需求、总是要求外在,永远不会满意。当我们自以为清醒时,其实离内心的安宁、快乐和温暖越来越远了。
40、网友:法师您好,一个人在外,我会对人热心礼貌,但总感受到别人的冷漠和不理解,甚至个别人的恶语相向(在他们心情不好时,我没有招惹他们),这会让我觉得很受挫,甚至是孤独,我应该变得和他们一样冷漠吗?学诚法师:每个人心里都有苦、有烦恼、有隔膜,我们付出温暖与微笑,不一定人人都能立即打开内心,报以微笑,甚至有时候还会遭遇更多冰霜冷箭。这个时候更能体会到众生苦,更要发愿坚持。自己的力量弱小,容易受人影响时,先需要与同行善友一起,互相温暖,保护和强大彼此内心的善良。
41、网友:法师,我刚毕业,上班的地方总觉得尔虞我诈,我真的不喜欢甚至是厌恶,求大师指点。学诚法师:要多亲近善友,常常给心灵扫除、充电。
42、网友: 法师,祖父母过世让我非常悲痛愧疚。因为外地工作下有幼小,近几年对祖父母疏于看望,且年事已高比较糊涂,电话中也愈加缺乏耐心。每思及此,内疚异常。请问除了把握现在、孝敬父母外,还等有什么弥补赎罪的机会?念地藏经如何?敬请法师指点,拜谢!学诚法师: 可以为他们念诵经典回向。
43、网友: 师父!要做一个事情,但总是犹豫,担心。 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担心徒劳担心浪费时间。 每次巩固好决心,第二天又推翻决心犹豫。 弟子感到迷茫。是不是做了错误的决定所以才感到烦恼。请师傅指点弟子。学诚法师:是自己知见不明、信心不足。
44、网友: 朋友在租房子的过程中遇到了黑中介,骗取好多钱财,网上一查,这样的事情非常多,辛辛苦苦赚来那么一点钱,却被这些无赖骗取,而在国内租房法律不是很健全,维权成本之高,更是让这些人猖狂,朋友心里极度不平衡,我该如何宽慰他?一直在学校读书的我,也才了解这个社会的黑暗面,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学诚法师: 对财富的追逐蒙蔽了内心的良知,为了满足私欲而坑骗他人,这都是短视、片面看待自他与社会的恶果。谁都不想成为被这种黑暗吞没的受害者,但在大多数时候,人们只是在自己遇到骗局时才气愤难当,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大环境是能够改变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努力,让善的力量更强。
45、网友: 师父,我今年毕业后在准备考研,进入社会以后,有很多对我的误解、恶劣态度纷至沓来,真的难以掩盖心中的伤痛,我难以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事情,我该怎样化解这个世界对我如此多的恶意?学诚法师: 世界给每个人的,都有阳光也有风雨,看自己内心如何选择、如何面对了。佛菩萨成为佛菩萨,并不是从鲜花和掌声中走过来的,而是从荆棘和苦难中走出来的。
2017年06月13日 14点06分 3
level 12
無爲法 楼主
46、网友:师父,弟子想问有什么方法可以挽回世道人心,弟子感到现在已经没有古人那样的教育了,有的只是赚取更多的钱的方法,哪里还有快乐。弟子想是不是只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见佛闻法才是正确的。学诚法师:内心的苦乐,每个人都是知道的。片面地追求物质与娱乐,内心深处的快乐越来越干涸,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也希求改变。这个时候,社会大众对佛法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佛法本身也具有净化人心、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责任和使命,所以四众弟子要加倍努力建设佛教,向社会释放正能量。
47、网友: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师父!我是一名机关干部,单位编制只有几十个人,现在却有了十几个二级事业单位,200多人工作量就那些,人多反而工作效率低了。老员工想着熬到退休走人,想积极工作的人老被打压。同事们之间总不想人好,只想人坏。我觉得现在呆着是一种摧残,看不到工作的意义。我该怎么办?学诚法师:去寻找和做自己认为更有意义的事情。
48、网友: 顶礼师父!阿弥陀佛!听权威说,你不关注舆情,舆情就关注你!这就是当今信息时代的现实。可是作为佛教徒,又不想让自己起心动念,浪费时间……但工作需要,舆情是必须关注的,不然就变成异类了。这个怎么办?请法师开示。阿弥陀佛!学诚法师:用菩提心摄持一切。看到众生的躁动、无明、痛苦,内心不断策发大愿,要好好修行,培养能力去利益众生。
49、网友:师父,有人说社会里人和事的安排有很多不公平,但上天一定是公平的,对吗?学诚法师:因果一定是公平的。
50、网友:师父,快过年了,小偷特别多。只是买个东西掏钱的功夫手机就被偷了,心里特别难过,东西丢了可以再买,可是这种难过的心情一直压抑着,觉得这个世界太污秽。老话说,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小偷太猖狂,手段又高,求师父开解!学诚法师:正因为社会上太多苦,太多烦恼恶业,所以才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弘扬佛法、学修佛法。从自己开始,做一个净化社会、温暖社会的源头。否则,总想着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世界是无法改变的。
51、网友:师父,社会上人心险恶,太多人利用你的善良和单纯欺骗你,弟子深感痛苦,对社会失去信心。我们应该怎样生活在世间呢?学诚法师:我们对这个社会要有感恩心和责任心,而不是把社会当做可怕的怪兽,是自己的对立面。正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方向、没力量,没有去选择和作为,才会被动生存,把自己的软弱无力当做是善良。人应该要善良,但不能没有福德和智慧。离开了这二者,就难以坚持善良,发挥善的力量。
52、网友:师父,人是应该“地之秽者多生物”呢,还是应该“水之清者常无鱼”呢?我责任心挺强,挺想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但是我又看不惯社会上一些我不认可的不好的现象,内心很矛盾。我总是想躲着那些不好的现象。学诚法师:责任心、正义感都是好的,但不能夹杂嗔心,那样就会狭隘、偏激、对立。大菩萨度化世间,有无限的责任感,也有无限的包容和耐心。面对不好的现象,要去找到根源,然后用善的力量去转变。这个转变不是眼前硬转,而是如向污水中注入清水,刚开始清水极少而污水极多,慢慢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清水的成分越来越多,污水越来越少。对社会的建设也是如此,不断让善法的共业增强、增多,用善的力量去影响和扭转众生的共业,改变就会逐步显现,这也是一个从因到果的过程。
53、网友:法师你好,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负面信息。如别人的指责、发脾气,还有就是听到各种负面消息,该如何处理呢?学诚法师:要多接触正面信息,心里也要多串习正面的东西。我们的电脑要常常清理,不然就会卡顿,有病毒了还会死机,内心同样如此,要装入好的东西,清除垃圾信息,不然人也会“死机”。
54、网友:法师您好:弟子一直有个想法,就是小时候以为世界是无限美好的,可是现在长大了,才发现世界和我的想象差得太远了,我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真的很痛苦,法师我知道这是我不对,可是我无法改变自己的想法,我该怎么办?学诚法师:世界不是“身外”的,自己也是世界的一部分。用自己的行为,朝着自己希望的样子去改变世界。譬如想要青山绿水,就从自己开始减少碳排放,乃至积极承担环保事业;想要人心向善,就从自己开始做一个有力量的善者;想要世界和平,就从自己开始降伏贪嗔之心,传递祥和之气。
55、网友:弟子粗鄙,感到在当下遇不平事选择忍受的人多,而合法地去追究的人少。但不追究似乎难有改变。那么面对不平事,坚持理性、讨要说法算是我执吗?什么是我们应当随缘接受的“果”?觉得正气需要匡扶,但不知道在生活中如何把握这个度?恳请师父开示!学诚法师:匡扶正气,不是一时意气就能完成的事,绝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为自己的愤怒找个理由。 利益大众、扶正祛邪,不是只有在自己受到委屈的当下才去做的,而是要目标清晰、坚持不懈、长时努力,忘却个人荣辱得失。有这样的发心,一切境界都能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56、网友:我觉得这些爱心粥,饭盒等免费食品送给流浪、残疾无收入的人吃是很好的事情,内心非常赞叹,可是有些人有收入却来领,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增长他们的贪心呢?学诚法师:所以,不仅仅是给一杯粥,而是传递一份关爱和信任。做慈善,物质上的救助是一方面,心灵与心灵之间爱的传递和启发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2017年06月13日 14点06分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