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务
level 14
Lilywhite
楼主
侧田的成都音乐会全程回放视频我已经看了三次,接下来还是忍不住要看第四次。上一次看到有人演唱时卖力到汗流浃背是在七十年代的摇滚现场视频中,感动之余想问一句阿田是不是只准备了一套演出服?因为几次间歇时还有返场前我都以为他汗湿的白衬衫要被换掉了,但上来一看只是擦了汗,衣服还是没换。有网友说这场演出应该更受男人青睐,因为没有华丽的服装、灯光、舞美或者舞台,只有投入的演唱和默契的乐队,而且总体气氛热血超过柔情,但是我觉得所有爱音乐的人无论性别都应该会喜欢这种酣畅淋漓back to basics的演出吧。
有点出乎意外的是侧田第一次来内地举办个人音乐会其实只唱了三首国语歌,不过现场气氛不错,并没有因为观众不懂粤语而冷场。字幕的作用很关键,当然相信很多在场的当地人本身也很爱好粤语歌。前面几首是他在《歌手》和《蒙面》中唱过的曲目,尤其是在《歌手》中唱的那几首音域跨度很大,而要一开场就连续演唱的难度可想而知。此外和声音量调的有点大导致几乎喧宾夺主,因此确实对整体效果和听觉冲击力有一定影响。但是Justin的音色、语气和情感表达始终是他的绝招,尤其在《很想很想说再见》和《好久不见》这种抒情歌中,即使在非高音部分也能轻易捕获听者的心。《Thinking Out Loud》唱得更随性,而且这回是整首弹唱而不象在《歌手》中只弹唱了半首。我对阿田的英文歌完全没有抵抗力,他的咬字和嗓音听起来总是那么舒服悦耳,希望下次多唱几首。
第二部分的四首粤语原创快歌都是我认为“最侧田”的类型,也就是说几乎没有华人歌手能创作这种曲风(jazz, R&B, funk)的歌更不用说还能唱得那么拿手。虽然没有伴舞但是这些歌节奏感超强而且阿田自己连唱带跳的嗨到比天高,因此现场气氛也毫无悬念的被炒热起来。我个人最喜欢的是《Volar》,歌刚开始阿田就把外套连同最后的矜持全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进入尬舞模式的阿田脚上象装了弹簧一般动感爆棚,可惜内地观众并没有那么放得开,即使他们显然都很享受这首歌,但很多都是直直站在那里,顶多微晃两下。中间的几句英文rap酷帅无敌,希望以后有机会在内地节目中多展示一下(或者示范一下给张杰)。
虽然这场对侧田来说只是相对小型的音乐会,但是由于是第一次在非粤语区开个唱他显然在编排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后面的部分惊喜连连。粤语翻唱环节中的《小城大事》和《光辉岁月》我都没见侧田唱过,但他的翻唱水平不亚于之前他在《蒙面》和《歌手》中的任何一首。尤其《小城大事》这首我只闻其名但没有听过的歌,林夕词雷颂德曲再配上侧田超富感染力的声音顷刻便击中我。都怪他我现在被这个版本先入为主,这对原版不公平。强烈要求Justin在以后的演唱会中翻唱整首歌。而侧田每次唱Beyond作品我都觉得Beyond不请他客串一下主唱真是亏了。他唱摇滚悟性很高,听起来热血澎湃,但又不会显得矫情或者毛糙,很符合我这个摇滚迷的审美标准。歌迷问答环节中还唱了以前从未现场唱过的《天注定》和《行者》,这对于他的忠实歌迷们来说真是意想不到的福利。
侧田的即兴演唱和即兴创作能力在华人歌手中是罕见的,很高兴在这次演出中他几次展现出这方面才华。首先他把介绍乐队的环节用爵士jam的形式来呈现,与他的乐手们大玩起声音模仿乐器以及乐器模仿声音的游戏。后面又与观众玩起“我说成都你说go”的现场互动。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和乐队总监Edward Chan竟然应歌迷要求当场编了一段hip hop版《命硬》。在没有认识Justin之前,我就曾经指出国内歌手普遍缺乏乐感和应变能力,2013年我在一个音乐相关贴吧写道:“很少有人在谈到唱功时把歌手即兴发挥的水平列入评判标准之一。不过这似乎在欧美歌坛被认为是很重要的一项考量”。但是去年我认识了处处与众不同的侧田,他在历年演唱会中经常会穿插现场improv(比如2007年MOOV Live音乐会和2014年的一爱一生拉阔音乐会),果然不愧Ted Lo的侄子。看得出阿田和乐队在这方面经验丰富,才思敏捷,也很享受这种自由自在玩音乐的感觉。
对于非常爱看演唱会的我来说,能看到如此诚意加实力的演出真的令人感动。在网上见到来自各方的好评,欣慰的是优秀的音乐现场总归还是有人懂得欣赏。有两点要提醒大家︰一是在网上看视频回放是远远不能与亲临现场的体验相比的。我2007年在洛杉矶观看Genesis乐队的告别演唱会之后,从youtube上找到很多现场视频,但是发现与我记忆中的现场相比这些影像简直太苍白了。有些感受和震撼你不去现场是永远也无法知道的。二是成都这场只是之后一系列侧田内地音乐会以及巡演的开端。一般在一系列演出中,第一场都不是最完美的,随着更多场次的举办,侧田以及乐队都会在细节上继续做出改进,而且为了保持神秘感和新鲜度,在曲目安排上也一定还会有惊喜。因此我对月末的上海场更加充满期待。虽然侧田在歌坛这十几年走过的道路有点崎岖,但难得他纯真的性情和对音乐的执着始终未变。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他的音乐领略到他的现场,一路支持为他喝彩。
2017年06月04日 22点06分
1
有点出乎意外的是侧田第一次来内地举办个人音乐会其实只唱了三首国语歌,不过现场气氛不错,并没有因为观众不懂粤语而冷场。字幕的作用很关键,当然相信很多在场的当地人本身也很爱好粤语歌。前面几首是他在《歌手》和《蒙面》中唱过的曲目,尤其是在《歌手》中唱的那几首音域跨度很大,而要一开场就连续演唱的难度可想而知。此外和声音量调的有点大导致几乎喧宾夺主,因此确实对整体效果和听觉冲击力有一定影响。但是Justin的音色、语气和情感表达始终是他的绝招,尤其在《很想很想说再见》和《好久不见》这种抒情歌中,即使在非高音部分也能轻易捕获听者的心。《Thinking Out Loud》唱得更随性,而且这回是整首弹唱而不象在《歌手》中只弹唱了半首。我对阿田的英文歌完全没有抵抗力,他的咬字和嗓音听起来总是那么舒服悦耳,希望下次多唱几首。
第二部分的四首粤语原创快歌都是我认为“最侧田”的类型,也就是说几乎没有华人歌手能创作这种曲风(jazz, R&B, funk)的歌更不用说还能唱得那么拿手。虽然没有伴舞但是这些歌节奏感超强而且阿田自己连唱带跳的嗨到比天高,因此现场气氛也毫无悬念的被炒热起来。我个人最喜欢的是《Volar》,歌刚开始阿田就把外套连同最后的矜持全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进入尬舞模式的阿田脚上象装了弹簧一般动感爆棚,可惜内地观众并没有那么放得开,即使他们显然都很享受这首歌,但很多都是直直站在那里,顶多微晃两下。中间的几句英文rap酷帅无敌,希望以后有机会在内地节目中多展示一下(或者示范一下给张杰)。
虽然这场对侧田来说只是相对小型的音乐会,但是由于是第一次在非粤语区开个唱他显然在编排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后面的部分惊喜连连。粤语翻唱环节中的《小城大事》和《光辉岁月》我都没见侧田唱过,但他的翻唱水平不亚于之前他在《蒙面》和《歌手》中的任何一首。尤其《小城大事》这首我只闻其名但没有听过的歌,林夕词雷颂德曲再配上侧田超富感染力的声音顷刻便击中我。都怪他我现在被这个版本先入为主,这对原版不公平。强烈要求Justin在以后的演唱会中翻唱整首歌。而侧田每次唱Beyond作品我都觉得Beyond不请他客串一下主唱真是亏了。他唱摇滚悟性很高,听起来热血澎湃,但又不会显得矫情或者毛糙,很符合我这个摇滚迷的审美标准。歌迷问答环节中还唱了以前从未现场唱过的《天注定》和《行者》,这对于他的忠实歌迷们来说真是意想不到的福利。
侧田的即兴演唱和即兴创作能力在华人歌手中是罕见的,很高兴在这次演出中他几次展现出这方面才华。首先他把介绍乐队的环节用爵士jam的形式来呈现,与他的乐手们大玩起声音模仿乐器以及乐器模仿声音的游戏。后面又与观众玩起“我说成都你说go”的现场互动。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和乐队总监Edward Chan竟然应歌迷要求当场编了一段hip hop版《命硬》。在没有认识Justin之前,我就曾经指出国内歌手普遍缺乏乐感和应变能力,2013年我在一个音乐相关贴吧写道:“很少有人在谈到唱功时把歌手即兴发挥的水平列入评判标准之一。不过这似乎在欧美歌坛被认为是很重要的一项考量”。但是去年我认识了处处与众不同的侧田,他在历年演唱会中经常会穿插现场improv(比如2007年MOOV Live音乐会和2014年的一爱一生拉阔音乐会),果然不愧Ted Lo的侄子。看得出阿田和乐队在这方面经验丰富,才思敏捷,也很享受这种自由自在玩音乐的感觉。
对于非常爱看演唱会的我来说,能看到如此诚意加实力的演出真的令人感动。在网上见到来自各方的好评,欣慰的是优秀的音乐现场总归还是有人懂得欣赏。有两点要提醒大家︰一是在网上看视频回放是远远不能与亲临现场的体验相比的。我2007年在洛杉矶观看Genesis乐队的告别演唱会之后,从youtube上找到很多现场视频,但是发现与我记忆中的现场相比这些影像简直太苍白了。有些感受和震撼你不去现场是永远也无法知道的。二是成都这场只是之后一系列侧田内地音乐会以及巡演的开端。一般在一系列演出中,第一场都不是最完美的,随着更多场次的举办,侧田以及乐队都会在细节上继续做出改进,而且为了保持神秘感和新鲜度,在曲目安排上也一定还会有惊喜。因此我对月末的上海场更加充满期待。虽然侧田在歌坛这十几年走过的道路有点崎岖,但难得他纯真的性情和对音乐的执着始终未变。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他的音乐领略到他的现场,一路支持为他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