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王氏太极🌱
楼主
《王氏空劲太极拳 》
一、概述
父亲,王绵齐(1932一一2011),字利生。父亲太极拳师承王梓浩、吴杰,为王远高三十二式太极拳第三代传承人。父亲一生好学勤奋。三十出头因患重病卧床不起。后坚持坐床学太极,至病除。是太极给他添寿半百,他也兢兢业业为宏扬太极献身五十载。在乡中授徒百十多人,创编有太极拳扇、太极长拳等,最值得称道的,该是《王氏空劲太极拳》。
《王氏空劲太极拳》,是父亲以乡族亲先人王远高的《王远高三十二式太极拳》为载体,凝集了他五十年心血的结晶。太极拳、气功原本是父亲的两大爱好。但八十年代未,政府一打击某功,父亲也就不再谈气功了。但他对气功养生还是情有独钟。于是,便有太极气功的念头,最后形成了《王氏空劲太极拳》 。
众所周知,太极拳之精华者,该在于动静兼修。动即劲,静即精气神。也就说,依太极拳之功法,外能修得劲功,内能修得气功,劲气双修,强体养生,是太极能得世人推崇的根本。然,纵观古今,对太极拳动静兼修的认识,基本分为二种:一是简单,一是神秘。简单的甚至认为,太极操也能双修。这观点的最大弊病,就是拂视“功法”。无否定操便完全没有兼修效果,但那样所能修的只是人体本能,不超越本能,便不能成“功”。特别是太极拳的劲和气等,都是由其独特的功法形成的。没有这独特的功法,最少便不是太极拳的“动静”功。动,基本要能运用整合劲才能称太极动修功;静,得有练气化神才是太极的静修功。近日又见一长期坚持打太极的人患上前列腺,感到十分可惜。这就是打太极不学功法的遗憾。只要学下提顶吊裆,前列腺不仅轻易防,也能轻易不用药便能治愈(妇女防子宫下垂等效果也特佳)。不学太极拳的也就无话可说,长期坚持打太极,加点功法,轻而易举,何乐而不为。再者,似如此,若不注重太极拳功法观点若盛行,最终会把太极拳变为太极操,毀了太极拳,让太极拳失去原有的价值。
神秘者,莫如学太极拳要会阴阳、八卦、易经、国学等等神论,以及用意不用力,四两拔千斤神功。。。神是神了,但除了令大部分人望而却步,这天书式的理论对有心学拳者又有多大实效?无功法不成功;渗杂渗假也是成功的障碍。
王氏空劲太极拳在遵循功法至上的基础上求简单。功法、简单、直接的修练,尤如轨道式修练,才有最佳、才是最大化的修练。首先是规范《动修十三式》:
1、凝神放松,2、意守丹田,3、提顶吊裆,4、开胸拔背,5、垂肩下肘,6、擒趾提涌,7、松膝开胯,8、下丹启息,9、虚灵顶劲,10、顶颈舒胸,11、三丹归元,12、整合二劲:筋骨齐鸣,泰山生气。
让修练者只要在太极拳套路的演练上一步步加上这套功法,然后你下多少时间,便能收获多大功夫。
然后有《静修秘笈》:
松沉凝聚,太极之本;神为体令,意为气帅,气为劲旗,太极之源;气生于顶,蓄于下,达全身;气催形动,劲助气威;无气非太极,处处是丹田;八面支撑,满身轻利;
气助拳势,拳撑气威。形断气不断,劲空气不空,内外六合,动静双馨。
让修练者只要在太极拳套路的演练上一步步加上这套功法,然后你下多少时间,便能收获多大功夫。
王氏空劲太极拳还有另一特点,只要你修练完成这些功法,你便同时修成胎息之功。不知道古人为何有功法胎息之称?胎儿是没有独立呼吸系统的。因此胎息(即没有肺部参与的呼吸)本意理论是不成立的。但又可以肯定,“胎息功”是存在的,而且是一个绝好的功法。其最突出的优点是:
一、自主调节呼吸,让呼吸朝缓长细发展;
二、开发功能协助呼吸,减轻心肺负担;
三、提高化神养神效果。先人便有胎息不启,无以言神之说。简单理解就是当你修至化神返虚之时,呼吸之动也会成为化神之干扰力。因此,呼吸越缓长细化神之功才会越强。
王氏空劲太极拳的胎息功,是父亲觉得最得意的功夫之一。父亲常用边用劲发劲却能自如说话,面不改色气不喘,表现王氏空动太极拳的功夫特色。
太极的“用意不用力”,其特点之一就是修练运动而不增加心肺负担,也可以理解为让心肺在“零运动”中接受修练。而王氏空劲太极拳更是讲究自始至终的放松和自然呼吸,让心肺保持更佳的静养环境。放松和自然呼吸原本都属人体本能,但经过一定时间的“用意”,久之便能成为功能,再加上“三丹归元”等功法,便在这“无意”中自然形成胎息功。
“开合、伸缩”弥补“吐纳”,是王氏空劲太极拳的另一功法特点。劲和气的修练不少讲究借助吐纳,那么不讲吐纳又如何“借助”呢?王氏空劲太极拳用了开合。就如上面说的“气催形动,劲助气威”,劲气开合,动静互练。
父亲半百太极,用心良苦。遗憾留下的多为口头资料,文字资料很少。但父亲在太极上的成就还是令子女为骄傲,为之赞叹不已的。为让父亲心血不至枉费,延续造福后人,子女只能凭借记忆和结合自身修练心得,结集成册。不足之处,敬请不吝赐正。
附:《空劲四字歌》
拳走低势,强体固根;顺逆绕缠,强经舒络;繁变高准,健脑捷思;抻拔缩敛,强筋壮骨;松活弹抖,练劲化瘀;掤捋挤按,相得益彰;靠肘踩挒,各领风骚。
气精意神,生命之源。意为气帅,气为神基,练精气神,贵在周天。三丹合一,气贯满身;多管齐发,点面自如;主次分明,内外相随。气宜鼓荡,直养无恙;神宜内敛,返虚为真。
太极气功,珠联璧合;动静兼顾,内外兼修,延年益寿,唯吾空劲。

2017年03月23日 02点03分
1
一、概述
父亲,王绵齐(1932一一2011),字利生。父亲太极拳师承王梓浩、吴杰,为王远高三十二式太极拳第三代传承人。父亲一生好学勤奋。三十出头因患重病卧床不起。后坚持坐床学太极,至病除。是太极给他添寿半百,他也兢兢业业为宏扬太极献身五十载。在乡中授徒百十多人,创编有太极拳扇、太极长拳等,最值得称道的,该是《王氏空劲太极拳》。
《王氏空劲太极拳》,是父亲以乡族亲先人王远高的《王远高三十二式太极拳》为载体,凝集了他五十年心血的结晶。太极拳、气功原本是父亲的两大爱好。但八十年代未,政府一打击某功,父亲也就不再谈气功了。但他对气功养生还是情有独钟。于是,便有太极气功的念头,最后形成了《王氏空劲太极拳》 。
众所周知,太极拳之精华者,该在于动静兼修。动即劲,静即精气神。也就说,依太极拳之功法,外能修得劲功,内能修得气功,劲气双修,强体养生,是太极能得世人推崇的根本。然,纵观古今,对太极拳动静兼修的认识,基本分为二种:一是简单,一是神秘。简单的甚至认为,太极操也能双修。这观点的最大弊病,就是拂视“功法”。无否定操便完全没有兼修效果,但那样所能修的只是人体本能,不超越本能,便不能成“功”。特别是太极拳的劲和气等,都是由其独特的功法形成的。没有这独特的功法,最少便不是太极拳的“动静”功。动,基本要能运用整合劲才能称太极动修功;静,得有练气化神才是太极的静修功。近日又见一长期坚持打太极的人患上前列腺,感到十分可惜。这就是打太极不学功法的遗憾。只要学下提顶吊裆,前列腺不仅轻易防,也能轻易不用药便能治愈(妇女防子宫下垂等效果也特佳)。不学太极拳的也就无话可说,长期坚持打太极,加点功法,轻而易举,何乐而不为。再者,似如此,若不注重太极拳功法观点若盛行,最终会把太极拳变为太极操,毀了太极拳,让太极拳失去原有的价值。
神秘者,莫如学太极拳要会阴阳、八卦、易经、国学等等神论,以及用意不用力,四两拔千斤神功。。。神是神了,但除了令大部分人望而却步,这天书式的理论对有心学拳者又有多大实效?无功法不成功;渗杂渗假也是成功的障碍。
王氏空劲太极拳在遵循功法至上的基础上求简单。功法、简单、直接的修练,尤如轨道式修练,才有最佳、才是最大化的修练。首先是规范《动修十三式》:
1、凝神放松,2、意守丹田,3、提顶吊裆,4、开胸拔背,5、垂肩下肘,6、擒趾提涌,7、松膝开胯,8、下丹启息,9、虚灵顶劲,10、顶颈舒胸,11、三丹归元,12、整合二劲:筋骨齐鸣,泰山生气。
让修练者只要在太极拳套路的演练上一步步加上这套功法,然后你下多少时间,便能收获多大功夫。
然后有《静修秘笈》:
松沉凝聚,太极之本;神为体令,意为气帅,气为劲旗,太极之源;气生于顶,蓄于下,达全身;气催形动,劲助气威;无气非太极,处处是丹田;八面支撑,满身轻利;
气助拳势,拳撑气威。形断气不断,劲空气不空,内外六合,动静双馨。
让修练者只要在太极拳套路的演练上一步步加上这套功法,然后你下多少时间,便能收获多大功夫。
王氏空劲太极拳还有另一特点,只要你修练完成这些功法,你便同时修成胎息之功。不知道古人为何有功法胎息之称?胎儿是没有独立呼吸系统的。因此胎息(即没有肺部参与的呼吸)本意理论是不成立的。但又可以肯定,“胎息功”是存在的,而且是一个绝好的功法。其最突出的优点是:
一、自主调节呼吸,让呼吸朝缓长细发展;
二、开发功能协助呼吸,减轻心肺负担;
三、提高化神养神效果。先人便有胎息不启,无以言神之说。简单理解就是当你修至化神返虚之时,呼吸之动也会成为化神之干扰力。因此,呼吸越缓长细化神之功才会越强。
王氏空劲太极拳的胎息功,是父亲觉得最得意的功夫之一。父亲常用边用劲发劲却能自如说话,面不改色气不喘,表现王氏空动太极拳的功夫特色。
太极的“用意不用力”,其特点之一就是修练运动而不增加心肺负担,也可以理解为让心肺在“零运动”中接受修练。而王氏空劲太极拳更是讲究自始至终的放松和自然呼吸,让心肺保持更佳的静养环境。放松和自然呼吸原本都属人体本能,但经过一定时间的“用意”,久之便能成为功能,再加上“三丹归元”等功法,便在这“无意”中自然形成胎息功。
“开合、伸缩”弥补“吐纳”,是王氏空劲太极拳的另一功法特点。劲和气的修练不少讲究借助吐纳,那么不讲吐纳又如何“借助”呢?王氏空劲太极拳用了开合。就如上面说的“气催形动,劲助气威”,劲气开合,动静互练。
父亲半百太极,用心良苦。遗憾留下的多为口头资料,文字资料很少。但父亲在太极上的成就还是令子女为骄傲,为之赞叹不已的。为让父亲心血不至枉费,延续造福后人,子女只能凭借记忆和结合自身修练心得,结集成册。不足之处,敬请不吝赐正。
附:《空劲四字歌》
拳走低势,强体固根;顺逆绕缠,强经舒络;繁变高准,健脑捷思;抻拔缩敛,强筋壮骨;松活弹抖,练劲化瘀;掤捋挤按,相得益彰;靠肘踩挒,各领风骚。
气精意神,生命之源。意为气帅,气为神基,练精气神,贵在周天。三丹合一,气贯满身;多管齐发,点面自如;主次分明,内外相随。气宜鼓荡,直养无恙;神宜内敛,返虚为真。
太极气功,珠联璧合;动静兼顾,内外兼修,延年益寿,唯吾空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