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3
木芙蓉花下
楼主
东坡痴爱江州石
江州石,又称湖口石,产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该石呈青黑色,稍有光泽,形态瘦透玲珑,一般个体较大,适宜作供石欣赏,亦可用于制作山水盆景。江州湖口石有数种,或产水中,或产水际。一种色青 ,浑然成峰、峦、岩、壑或类诸物。一种扁薄嵌空,穿眼通透,几若木版以刺刃剜刻之状,石理发刷丝,色亦微润,扣之有声,东坡称赏,目之为“壶中九华”,有“百金归贾小玲珑”之语。
苏东坡曾于李正臣家见此奇石,赞叹不已,叹为“壶中九华”。并做《壶中九华》诗:“前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峰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灵碧玲珑”。可见此石之妙。
苏东坡曾三次来湖口。第一次送长子苏迈到德兴县任县尉,路过湖口,泛舟夜探石钟山,写出脍炙人口的名篇《石钟山记》。第二次是被贬岭南,再过湖口。也就是这一次,他有幸见到了玲珑宛转的异石九峰,当即名之为“壶中九华”,并“欲以百金买之”,欣然作七律《壶中九华》。诗中他是这样描写这块奇石的:“五岭莫愁千障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真是天下第一奇石。第三次是遇赦北归,又过湖口。觅“壶中九华”石,谁知已被好事者取去。苏东坡惆怅不已,复步前韵又作一首七律《壶中九华》,慨叹“尤物已随春梦断”,只好自我安慰说,“真形犹在画图中”。没得到这块奇石,苏东坡留下了深深的懊悔。黄庭坚是苏东坡的好友。公元1102年来湖口,李正臣捧苏东坡《壶中九华》诗来见。此时,苏东坡已去世。黄庭坚万分感慨,用苏诗原韵,也作一首七律《壶中九华》。诗的末句说:“赖有双钟难席卷,袖椎来听响玲珑”。意思是幸好上、下石钟山谁也不能拿走,带着槌儿来敲响石钟的千古奇音吧!黄庭坚已把上、下石钟山看成了《壶中九华》的替代品,也就是把上、下石钟山看成两个精美的盆景了。黄庭坚还记述了与“壶中九华”并称的另一奇石。说是“有老巫邹生,以三奇石随高下体著成屏风三叠”。黄庭坚戏名为“肘后屏风三叠”。“石色绀青,嵌孔贯穿,击之铿铿,云雨之上,诸峰隐现”。黄庭坚觉得此石十分怪异,不亚于“壶中九华”,并说“他日湖中百怪并出,当以此两石为祖”。
2017年02月27日 14点02分
1
江州石,又称湖口石,产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该石呈青黑色,稍有光泽,形态瘦透玲珑,一般个体较大,适宜作供石欣赏,亦可用于制作山水盆景。江州湖口石有数种,或产水中,或产水际。一种色青 ,浑然成峰、峦、岩、壑或类诸物。一种扁薄嵌空,穿眼通透,几若木版以刺刃剜刻之状,石理发刷丝,色亦微润,扣之有声,东坡称赏,目之为“壶中九华”,有“百金归贾小玲珑”之语。
苏东坡曾于李正臣家见此奇石,赞叹不已,叹为“壶中九华”。并做《壶中九华》诗:“前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峰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灵碧玲珑”。可见此石之妙。
苏东坡曾三次来湖口。第一次送长子苏迈到德兴县任县尉,路过湖口,泛舟夜探石钟山,写出脍炙人口的名篇《石钟山记》。第二次是被贬岭南,再过湖口。也就是这一次,他有幸见到了玲珑宛转的异石九峰,当即名之为“壶中九华”,并“欲以百金买之”,欣然作七律《壶中九华》。诗中他是这样描写这块奇石的:“五岭莫愁千障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真是天下第一奇石。第三次是遇赦北归,又过湖口。觅“壶中九华”石,谁知已被好事者取去。苏东坡惆怅不已,复步前韵又作一首七律《壶中九华》,慨叹“尤物已随春梦断”,只好自我安慰说,“真形犹在画图中”。没得到这块奇石,苏东坡留下了深深的懊悔。黄庭坚是苏东坡的好友。公元1102年来湖口,李正臣捧苏东坡《壶中九华》诗来见。此时,苏东坡已去世。黄庭坚万分感慨,用苏诗原韵,也作一首七律《壶中九华》。诗的末句说:“赖有双钟难席卷,袖椎来听响玲珑”。意思是幸好上、下石钟山谁也不能拿走,带着槌儿来敲响石钟的千古奇音吧!黄庭坚已把上、下石钟山看成了《壶中九华》的替代品,也就是把上、下石钟山看成两个精美的盆景了。黄庭坚还记述了与“壶中九华”并称的另一奇石。说是“有老巫邹生,以三奇石随高下体著成屏风三叠”。黄庭坚戏名为“肘后屏风三叠”。“石色绀青,嵌孔贯穿,击之铿铿,云雨之上,诸峰隐现”。黄庭坚觉得此石十分怪异,不亚于“壶中九华”,并说“他日湖中百怪并出,当以此两石为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