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花下 木芙蓉花下
关注数: 6 粉丝数: 102 发帖数: 1,375 关注贴吧数: 16
江州石 东坡痴爱江州石 江州石,又称湖口石,产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该石呈青黑色,稍有光泽,形态瘦透玲珑,一般个体较大,适宜作供石欣赏,亦可用于制作山水盆景。江州湖口石有数种,或产水中,或产水际。一种色青 ,浑然成峰、峦、岩、壑或类诸物。一种扁薄嵌空,穿眼通透,几若木版以刺刃剜刻之状,石理发刷丝,色亦微润,扣之有声,东坡称赏,目之为“壶中九华”,有“百金归贾小玲珑”之语。 苏东坡曾于李正臣家见此奇石,赞叹不已,叹为“壶中九华”。并做《壶中九华》诗:“前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峰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灵碧玲珑”。可见此石之妙。 苏东坡曾三次来湖口。第一次送长子苏迈到德兴县任县尉,路过湖口,泛舟夜探石钟山,写出脍炙人口的名篇《石钟山记》。第二次是被贬岭南,再过湖口。也就是这一次,他有幸见到了玲珑宛转的异石九峰,当即名之为“壶中九华”,并“欲以百金买之”,欣然作七律《壶中九华》。诗中他是这样描写这块奇石的:“五岭莫愁千障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真是天下第一奇石。第三次是遇赦北归,又过湖口。觅“壶中九华”石,谁知已被好事者取去。苏东坡惆怅不已,复步前韵又作一首七律《壶中九华》,慨叹“尤物已随春梦断”,只好自我安慰说,“真形犹在画图中”。没得到这块奇石,苏东坡留下了深深的懊悔。黄庭坚是苏东坡的好友。公元1102年来湖口,李正臣捧苏东坡《壶中九华》诗来见。此时,苏东坡已去世。黄庭坚万分感慨,用苏诗原韵,也作一首七律《壶中九华》。诗的末句说:“赖有双钟难席卷,袖椎来听响玲珑”。意思是幸好上、下石钟山谁也不能拿走,带着槌儿来敲响石钟的千古奇音吧!黄庭坚已把上、下石钟山看成了《壶中九华》的替代品,也就是把上、下石钟山看成两个精美的盆景了。黄庭坚还记述了与“壶中九华”并称的另一奇石。说是“有老巫邹生,以三奇石随高下体著成屏风三叠”。黄庭坚戏名为“肘后屏风三叠”。“石色绀青,嵌孔贯穿,击之铿铿,云雨之上,诸峰隐现”。黄庭坚觉得此石十分怪异,不亚于“壶中九华”,并说“他日湖中百怪并出,当以此两石为祖”。
807387 东坡痴爱江州石 江州石,又称湖口石,产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该石呈青黑色,稍有光泽,形态瘦透玲珑,一般个体较大,适宜作供石欣赏,亦可用于制作山水盆景。江州湖口石有数种,或产水中,或产水际。一种色青 ,浑然成峰、峦、岩、壑或类诸物。一种扁薄嵌空,穿眼通透,几若木版以刺刃剜刻之状,石理发刷丝,色亦微润,扣之有声,东坡称赏,目之为“壶中九华”,有“百金归贾小玲珑”之语。 苏东坡曾于李正臣家见此奇石,赞叹不已,叹为“壶中九华”。并做《壶中九华》诗:“前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峰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灵碧玲珑”。可见此石之妙。 苏东坡曾三次来湖口。第一次送长子苏迈到德兴县任县尉,路过湖口,泛舟夜探石钟山,写出脍炙人口的名篇《石钟山记》。第二次是被贬岭南,再过湖口。也就是这一次,他有幸见到了玲珑宛转的异石九峰,当即名之为“壶中九华”,并“欲以百金买之”,欣然作七律《壶中九华》。诗中他是这样描写这块奇石的:“五岭莫愁千障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真是天下第一奇石。第三次是遇赦北归,又过湖口。觅“壶中九华”石,谁知已被好事者取去。苏东坡惆怅不已,复步前韵又作一首七律《壶中九华》,慨叹“尤物已随春梦断”,只好自我安慰说,“真形犹在画图中”。没得到这块奇石,苏东坡留下了深深的懊悔。黄庭坚是苏东坡的好友。公元1102年来湖口,李正臣捧苏东坡《壶中九华》诗来见。此时,苏东坡已去世。黄庭坚万分感慨,用苏诗原韵,也作一首七律《壶中九华》。诗的末句说:“赖有双钟难席卷,袖椎来听响玲珑”。意思是幸好上、下石钟山谁也不能拿走,带着槌儿来敲响石钟的千古奇音吧!黄庭坚已把上、下石钟山看成了《壶中九华》的替代品,也就是把上、下石钟山看成两个精美的盆景了。黄庭坚还记述了与“壶中九华”并称的另一奇石。说是“有老巫邹生,以三奇石随高下体著成屏风三叠”。黄庭坚戏名为“肘后屏风三叠”。“石色绀青,嵌孔贯穿,击之铿铿,云雨之上,诸峰隐现”。黄庭坚觉得此石十分怪异,不亚于“壶中九华”,并说“他日湖中百怪并出,当以此两石为祖”。
今天的打坐日记 昨夜,双盘做各种瑜伽动作,未松开达两小时。一个半小时没有问题,以后右腿有些难受,发烧,有经脉不怎么通畅,按摩左额角,好些,左额角这里气脉比较硬。脚与头的气脉相连,头上未通,腿也不会很通畅。 看几个老人练瑜伽的视屏,80多岁,身体跟面条样,脚可以架到头上,劈叉,我试了下,脚可以板到头部,但是离架到头上还有距离。 一个印度瑜伽师,100岁,身体那个软。 我自己发明的瑜伽动作,与瑜伽很想象。 1,平躺双盘。双盘放平,仰卧。 2,双盘俯卧,松弛双腿和全身。 3,双盘两膝着地,双手撑着,放松。脊椎骨,注意锻炼。 4,左右侧盘,手撑着头侧。放松臀部经络。 5,坐盘,身体向侧后扭曲,锻炼脊椎。 6,坐盘,双手合掌向上牵引。 7,坐盘,扭动头颈部,锻炼头颈部经络。 8,坐盘,身体向前弯曲,贴着床。呼吸用双腿,放松。 这些程序,几乎每天两次,不算高难度,但是,对于普通人是有难度的。 一般一个程序做完,大约一个小时多点,昨天坚持到两小时,第一次看时间。 我的问题,还是头部前面。 现在确实有很大改观,有时候一放松,气脉从面部杀下,很强大发痒。 --------------- 下午5点双盘,到6点45分,受不了,改变姿势,坚持到一小时50分。 一直观想爽脚趾骨相,嘶嘶清凉通气,但是,时间一久发烧,还是有深层气脉不通畅。 时间检验一切。 劈叉,也还差一点开胯。 劈叉开胯,双盘两小时,白骨人观清晰,这个都是小学毕业证。过关后,可以品尝到自我身体调理和暖乐的乐趣,可以寻师访友修道了。 但是,这个小学毕业证,难倒了绝大多数的人,没有大毅力,三年时间,无法过关。 我现在,还差点,过关了头部气脉也就解决了。 好难啊!好苦! 别看人家身体那么柔软,都是花了时间精力和汗水来的,熬出来的。 双腿和全身经络,一旦熬开,就是入门,有个小学毕业证了! 加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