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花下
木芙蓉花下
关注数: 6
粉丝数: 102
发帖数: 1,375
关注贴吧数: 16
请大声掌掌眼,这是南红吗?
庐山采蒲
庐山采蒲
看到菖蒲吧里的朋友,刻砖做蒲盆,我也动了心。 原来工具齐全,就是不知道怎么讲字刻上去,今天开始尝试。 一晚上只刻两个简单的字,剩下两个没有刻好。 自己动手,挺有意思的,刻出来后,蛮有成就感。 小篆,木石情缘。
江州石 东坡痴爱江州石 江州石,又称湖口石,产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该石呈青黑色,稍有光泽,形态瘦透玲珑,一般个体较大,适宜作供石欣赏,亦可用于制作山水盆景。江州湖口石有数种,或产水中,或产水际。一种色青 ,浑然成峰、峦、岩、壑或类诸物。一种扁薄嵌空,穿眼通透,几若木版以刺刃剜刻之状,石理发刷丝,色亦微润,扣之有声,东坡称赏,目之为“壶中九华”,有“百金归贾小玲珑”之语。 苏东坡曾于李正臣家见此奇石,赞叹不已,叹为“壶中九华”。并做《壶中九华》诗:“前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峰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灵碧玲珑”。可见此石之妙。 苏东坡曾三次来湖口。第一次送长子苏迈到德兴县任县尉,路过湖口,泛舟夜探石钟山,写出脍炙人口的名篇《石钟山记》。第二次是被贬岭南,再过湖口。也就是这一次,他有幸见到了玲珑宛转的异石九峰,当即名之为“壶中九华”,并“欲以百金买之”,欣然作七律《壶中九华》。诗中他是这样描写这块奇石的:“五岭莫愁千障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真是天下第一奇石。第三次是遇赦北归,又过湖口。觅“壶中九华”石,谁知已被好事者取去。苏东坡惆怅不已,复步前韵又作一首七律《壶中九华》,慨叹“尤物已随春梦断”,只好自我安慰说,“真形犹在画图中”。没得到这块奇石,苏东坡留下了深深的懊悔。黄庭坚是苏东坡的好友。公元1102年来湖口,李正臣捧苏东坡《壶中九华》诗来见。此时,苏东坡已去世。黄庭坚万分感慨,用苏诗原韵,也作一首七律《壶中九华》。诗的末句说:“赖有双钟难席卷,袖椎来听响玲珑”。意思是幸好上、下石钟山谁也不能拿走,带着槌儿来敲响石钟的千古奇音吧!黄庭坚已把上、下石钟山看成了《壶中九华》的替代品,也就是把上、下石钟山看成两个精美的盆景了。黄庭坚还记述了与“壶中九华”并称的另一奇石。说是“有老巫邹生,以三奇石随高下体著成屏风三叠”。黄庭坚戏名为“肘后屏风三叠”。“石色绀青,嵌孔贯穿,击之铿铿,云雨之上,诸峰隐现”。黄庭坚觉得此石十分怪异,不亚于“壶中九华”,并说“他日湖中百怪并出,当以此两石为祖”。
807387 东坡痴爱江州石 江州石,又称湖口石,产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该石呈青黑色,稍有光泽,形态瘦透玲珑,一般个体较大,适宜作供石欣赏,亦可用于制作山水盆景。江州湖口石有数种,或产水中,或产水际。一种色青 ,浑然成峰、峦、岩、壑或类诸物。一种扁薄嵌空,穿眼通透,几若木版以刺刃剜刻之状,石理发刷丝,色亦微润,扣之有声,东坡称赏,目之为“壶中九华”,有“百金归贾小玲珑”之语。 苏东坡曾于李正臣家见此奇石,赞叹不已,叹为“壶中九华”。并做《壶中九华》诗:“前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峰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灵碧玲珑”。可见此石之妙。 苏东坡曾三次来湖口。第一次送长子苏迈到德兴县任县尉,路过湖口,泛舟夜探石钟山,写出脍炙人口的名篇《石钟山记》。第二次是被贬岭南,再过湖口。也就是这一次,他有幸见到了玲珑宛转的异石九峰,当即名之为“壶中九华”,并“欲以百金买之”,欣然作七律《壶中九华》。诗中他是这样描写这块奇石的:“五岭莫愁千障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真是天下第一奇石。第三次是遇赦北归,又过湖口。觅“壶中九华”石,谁知已被好事者取去。苏东坡惆怅不已,复步前韵又作一首七律《壶中九华》,慨叹“尤物已随春梦断”,只好自我安慰说,“真形犹在画图中”。没得到这块奇石,苏东坡留下了深深的懊悔。黄庭坚是苏东坡的好友。公元1102年来湖口,李正臣捧苏东坡《壶中九华》诗来见。此时,苏东坡已去世。黄庭坚万分感慨,用苏诗原韵,也作一首七律《壶中九华》。诗的末句说:“赖有双钟难席卷,袖椎来听响玲珑”。意思是幸好上、下石钟山谁也不能拿走,带着槌儿来敲响石钟的千古奇音吧!黄庭坚已把上、下石钟山看成了《壶中九华》的替代品,也就是把上、下石钟山看成两个精美的盆景了。黄庭坚还记述了与“壶中九华”并称的另一奇石。说是“有老巫邹生,以三奇石随高下体著成屏风三叠”。黄庭坚戏名为“肘后屏风三叠”。“石色绀青,嵌孔贯穿,击之铿铿,云雨之上,诸峰隐现”。黄庭坚觉得此石十分怪异,不亚于“壶中九华”,并说“他日湖中百怪并出,当以此两石为祖”。
奇石初涉 2016年5月,我租了套废弃的厂房宿舍,搞了个根艺工作室,玩根的同时,也捡些石头。 工作室门前有个大榆钱树,串串榆钱挂在树梢,常常勾起童年记忆,因此工作室取名,榆钱树下回忆录工作室。 除了根木之外,我也常常去长江潘阳湖边捡些石头,发现这些石头里竟然有大乾坤,开始初涉奇石。 因为,我感觉自己入门有点瘾头,还不到一月,所以,开个帖子奇石初涉,记录我学习交友觅石玩石的经历。
今天的打坐日记 昨夜,双盘做各种瑜伽动作,未松开达两小时。一个半小时没有问题,以后右腿有些难受,发烧,有经脉不怎么通畅,按摩左额角,好些,左额角这里气脉比较硬。脚与头的气脉相连,头上未通,腿也不会很通畅。 看几个老人练瑜伽的视屏,80多岁,身体跟面条样,脚可以架到头上,劈叉,我试了下,脚可以板到头部,但是离架到头上还有距离。 一个印度瑜伽师,100岁,身体那个软。 我自己发明的瑜伽动作,与瑜伽很想象。 1,平躺双盘。双盘放平,仰卧。 2,双盘俯卧,松弛双腿和全身。 3,双盘两膝着地,双手撑着,放松。脊椎骨,注意锻炼。 4,左右侧盘,手撑着头侧。放松臀部经络。 5,坐盘,身体向侧后扭曲,锻炼脊椎。 6,坐盘,双手合掌向上牵引。 7,坐盘,扭动头颈部,锻炼头颈部经络。 8,坐盘,身体向前弯曲,贴着床。呼吸用双腿,放松。 这些程序,几乎每天两次,不算高难度,但是,对于普通人是有难度的。 一般一个程序做完,大约一个小时多点,昨天坚持到两小时,第一次看时间。 我的问题,还是头部前面。 现在确实有很大改观,有时候一放松,气脉从面部杀下,很强大发痒。 --------------- 下午5点双盘,到6点45分,受不了,改变姿势,坚持到一小时50分。 一直观想爽脚趾骨相,嘶嘶清凉通气,但是,时间一久发烧,还是有深层气脉不通畅。 时间检验一切。 劈叉,也还差一点开胯。 劈叉开胯,双盘两小时,白骨人观清晰,这个都是小学毕业证。过关后,可以品尝到自我身体调理和暖乐的乐趣,可以寻师访友修道了。 但是,这个小学毕业证,难倒了绝大多数的人,没有大毅力,三年时间,无法过关。 我现在,还差点,过关了头部气脉也就解决了。 好难啊!好苦! 别看人家身体那么柔软,都是花了时间精力和汗水来的,熬出来的。 双腿和全身经络,一旦熬开,就是入门,有个小学毕业证了! 加油!
木芙蓉花下打坐日记 我的打坐,其实是练腿,快三年了。 每天晚上临睡前,我都要盘腿,是一门每天的功课。 一次不做,就感觉很不爽,全身经络会比较不通畅。 在打坐吧,看到很多师兄关注时间,我现在不太在意时间,每次盘的时间很长,直到双脚痒得出奇,先是脚指头,慢慢蔓延到小腿和大腿,知道身体经络感觉比较爽,就下坐。我估计时间在90分-120分之间。 另外,我每天临睡洗澡的时候,都要在卫生间练习劈叉。劈叉对于拉伸经络,好处也很大。从去年冬天坚持到现在,离开胯还有几寸,进步很大。
醒来 重新开个帖子。 为什么取名醒来? 因为,这些天头部气脉有点恢复正常,觉得过去堵塞的时候,好像一个噩梦。 梦里的痛苦,是真的,一旦醒来,觉得梦里认假做真,很可笑。 我们在无生中妄见生灭,碧如见空中花及第二月。 空实无花,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花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花,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这个是圆觉经的一段,我比较熟悉,不过,记忆不全,网络搜来原文。 我们人生是个生死大梦,噩梦和美梦,爱恨情仇,酣睡不醒。 因此,修行是自我唤醒,发明心性,自觉觉他。 故名醒来。
行者的诗歌 我算个不合格的修行人,喜欢写现代诗歌,一直找不到一个既能写修行日记,也能写诗歌的安乐之所,洞天福地。 来修行日记吧,开个帖子,安个家。
我想复兴一个道场 这个题目很大,容我细细说来。
我的打坐感受 我打双盘,最近能稳定一小时,下座后腿不麻木,可以正常行走。 在打坐半小时后,双手十指和双脚【尤其是脚面边沿】奇痒。那种痒,简直无法形容,死命抓,有时候会抓破皮,流黄水。脚面有时候也很痒,一抓后出现死皮。 打坐到一小时,并不十分难受,几乎跟刚上座一样,只是心理上想下来,不愿意坚持。 目前,我还没有打算入静入定,因为,我有自己的特殊原因,就是气脉堵塞过久,白骨观还没有完全成就,慢慢来。 半年前,我的颈部和双臂出现很多毒疹,然后皮肤角质化,过很长时间消失,皮肤恢复正常,部位软化。 最近,是后背,皮肤粗糙。还有个地方,就是双臀部,两条大约半尺的经脉部位,一直痒,一抓就流水,无法愈合。 我有信心,因为全身气脉淤结在慢慢解开,而这种解开是一层层地,由表及里。气脉不通的地方,麻木僵硬,一旦在缓解,就会排毒,皮肤溃烂,需要过几个月,就恢复正常。 打双盘,腿部最难的是臀部气脉和前面胯部,这两地方最近一下来就起一大片丹,一串包包,痒得出奇,不过,第二天就消失。
师傅帮我看看是松石吗? 这串念珠,绿松石好象无铁线,与一种石头伴生的。是不是绿松石?还是人工合成的?求教师傅!!!
行家帮我看看这块石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