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李清照的时装(截选)
倚天屠龙记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收集:巧克力控 注:本文内容本为了“说明03射雕黄蓉服饰”。恰好也可用来说明08倚天赵敏服饰,所以转来。
2008年11月08日 04点11分 1
level 1
李清照的时装(选部分)          如果将近年出土文物及墓室壁画资料与传世绘画结合,稍作研究,便不难发现,宋代女性自有为其他时代所绝无的独特服饰样式,其特点不能不谓为新颖、独特、大胆。          宋代女服最为突出的特色之一,在于它的上装形式。宋女服上装主要由两件组成:首先是一件长巾形抹胸,女性将它围裹在齐腋以下的前胸与后背之间,抹胸上缘仅至腋下。然后,再穿上一件称为“背子”、“背儿”的长衫。这种长衫直领、对襟、长袖、两腋下开长衩,衣长常至膝部上下。背子的两襟并不紧加掩束,仅仅在腹部用一对纽带系束一次,形成长长的“V”形领口;或者索性不加系束,任由两襟松敞,当时称为“不掣衿”式。如此,女性用以围掩胸部的抹胸,裸露在抹胸上方的前胸,都会部分地自“V”形领口或松敞的两襟间显露出来。               换言之,李清照等两宋女性绝不似后来的明清女性,用高高的竖领、紧掩的衣襟令女性的肌肤、身体一皆消失在服饰下。她们不仅敢于袒露脖颈及前胸,更将古来一直仅用为女内衣的抹胸,转用在外衣上。抹胸古已有之,不过一直是作为女用内衣,由女性贴身穿着,其外有襦、袄等衣加以遮掩,不令他人轻易窥视。在李清照生活的时代,女性们却将外衣依照贴身抹胸的形式裁作,并且将之作为外装的一部分穿着,任其显露于睽睽众目之下。这一“背子+抹胸”的“两件套”上装衣式,其实不能算是宋代女性的发明。               至迟在晚唐时代,这一衣式已经成为衣服的通行式样。《花间集》中吟赞的女性们皆是如此穿着,早于李清照的女词人,五代时的花蕊夫人,与西蜀、南唐宫廷中的所有后妃宫人们一样,也正是以这一衣式为常装。“背子+抹胸”衣式自唐、五代及于北宋,又一直沿至南宋、金,在中原女服中久盛不衰。
2008年11月08日 04点11分 2
level 1
在近年发现的福建南宋黄升墓中,出土了相当数目的南宋女服,其中实不乏纱罗“轻衣”。例如,其中有绉纱长背子一件,绉纱半长背子两件,此外,尚有由薄罗制成的各式衣裙,有一件牡丹花罗背心,重仅16.7克,非“纤裳”而何?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传世宋人画作《花石仕女图》,真可视作对于黄升墓出土绉纱背子穿用方式的图像注解——画中一位戴高冠的仕女,正是身着一件薄纱罗的背子,肩、胸与双臂隐隐裸显在朦胧的纱罗中。这位仕女与女伴皆手执纨扇,可知时季正当暑夏。一首曾经被误归在李清照名下的佚名宋人词作《丑奴儿》,则又如对于《花石仕女图》的解说词,传神道出了宋代女性在炎热夏日穿着“纤裳”的情景: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
2008年11月08日 04点11分 4
level 1
福建黄升墓成圹的年代在淳佑三年,即公元1244年,已近南宋末叶(宋亡于公元1279年)。大量轻纱、薄罗衣裙由其墓中出土,正见出宋代女性喜穿“绛绡缕薄”之衣的风气一直在延续。          至于这一风气究竟在何时彻底消失,尚是有待考查的未解之谜。不过,今日我们所清楚的一点事实是,明清女服中,不仅袒露肩臂乃不可想象之事,即使对于脖颈,也要发明了中式立领来将它围裹严密。明清人以自己的观念来重塑李清照的形象,其结果自然会与女词人本有的风貌相距极远。      其实,在宋代,当时妇女穿着袒露肩臂的服装,未见有人大惊小怪。 上局部《对镜理红妆图》宋 河南禹县出土的壁画 下 王弘力 《古代风俗百图》之《宋 穿针比巧》配图局部
2008年11月08日 04点11分 5
level 1
李清照的时装          作者简介          孟晖,女,1968年生于北京。达斡尔族。198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本科学习,1990年肄业;1990年—1993年至法国留学;1994年—1998年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保管陈列部工作;现在北京三联书店做编辑工作,          作品有长篇小说《盂兰变》、随笔集《维纳斯的明镜》、《潘金莲的发型》、《花间十六声》、《画堂香事》及学术作品《中原女子服饰使稿》、译作《西方古董欣赏》(与人合作)等。    插图出自《中国传统服饰》(英文)
2008年11月08日 04点11分 6
level 1
元代抹胸装。
2008年11月08日 04点11分 7
level 1
  赵敏的发髻:  
2008年11月08日 04点11分 8
level 1
呵呵,正主来啦! 谢谢楼上~ 
2008年11月08日 05点11分 12
level 1
还在这讨论穿什么服饰!毫无意义. 甭管你整啥,主要是演员穿上少妇气质重,年龄感强! 服装是为让演员更符合角色. 赵敏和芷若在多数人心中都是很美的佳人,所以观众要求高点,其实也不苛刻不就是希望赵能年轻美艳,芷若媚若娇兰.这点上如果功夫下足,自然赢得好评. 作者: 扼腕无声 2008-11-8 14:27   回复此发言请你搞清楚,是古装戏,不是时装戏。扎的髻是少女髻,你超时尚的现代审美觉得像少妇,你可以选择看现代戏,古装不适合你,或者你喜欢漫画古装,请别在张纪中的古装剧里找。
2008年11月09日 04点11分 30
level 1
哎!怎么说你好呢? 用什么方式去表现,是他的表现手法和题材是两回事. 历史题材的影视与虚构的小说 它有本质的区别,要不然不会分门分类!完全可以划为一类! 算了,很累!你和别人讨论吧. 作者: 扼腕无声 2008-11-8 17:07   回复此发言 金庸小说中有虚构也有写实,所谓架空历史便是。像《倚天》中关于明教很多描写都是基于史实。
2008年11月09日 04点11分 31
level 1
观众不会太在乎服装到底符不符合历史,因为毕竟不是拍历史剧.就象观众不会在乎武侠里绝世武功和那些匪夷所思的轻功飞天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拍的是倚天,观众只在乎是否能把灿若玫瑰的赵敏以真人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示出来.造型的终极目标不就在此.还讨论那些有何意义.随你整什么,只要是明媚贵族的少女郡主就好.像少妇虽说是漂亮华贵,终究是和原著的美艳女孩有差距,观众自然意难平.你想拍成经典,观众更想看你拍的经典,要成为经典自然要符合原著形象. 作者: 扼腕无声 2008-11-8 15:09   回复此发言 -------------------------------------------------------------------------------- 我也是观众,我就很在乎。符合历史至少比符合你这类少数无视历史的观众重要。在大节上,原著都要符合历史并受到历史的限制。你认为金庸小说是与历史想脱离的?幼稚!
2008年11月09日 04点11分 32
level 1
你用现代汉语去翻译古文一样翻译不通,是古人写的文章烂?现在一群不懂古今异义的用现代汉语词意去翻译古文都翻译不通,然后得出一个古人文章烂的结论来,不幼稚?
2008年11月09日 04点11分 34
level 1
讨论的是题材!没水准就不要乱说. 小说就是小说 小说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基于历史也是小说.不是史记!你评价的是小说内容和小说与历史史书有区别毫不相干 作者: 扼腕无声 2008-11-9 12:35   回复此发言 你既然懂没水准就不要乱说的道理有何以一而再再二三的乱说?什么题材都好,只要有背景就有限制。基于历史那么历史就是限制。
2008年11月09日 04点11分 36
level 1
现在你要求电视剧抛开来原著都要遵循的历史限制而来迎合你对于历史的独特可笑的现代审视,你不可笑谁可笑?
2008年11月09日 04点11分 37
level 1
我什么时候说要无视历史.我只是说在倚天上人们会对剧情的关注多一点!你这人很极端我又什么时候说要与历史相脱离他要是脱离了就是扯谈!选一个历史背景做基调讲故事每个小说都有!你把自己理解的错误理论加到别人头上还振振有辞!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作者: 扼腕无声 2008-11-9 12:41   回复此发言 你看过新版的剧本了?还是服装符合历史与剧本符合原著想悖逆、相矛盾?何其可笑也哉。新版里有何足道有觉远有郭襄,单这一点就要比前两部强。到底是谁极端?你自己看你的发言不是“武侠小说不是历史就不能与历史相关联”的意思么?不然一部电视剧的服装遵循历史来设计怎么碍你了?是金庸小说与历史无关所以电视剧设计原著人物服装时可以天马行空还是咋的?首先,“选一个历史背景做基调讲故事每个小说都有”这句话语意含糊,并不是每个小说都有一个明确的历史背景,像金庸的笑傲江湖、侠客行就没有,古龙小说中大多数都没有。但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中国古代。其次,既有一个历史背景,那么原著也会受到这个历史背景的束缚,对这部原著进行其他艺术形式的再创作,就更会受到这个历史背景的舒服。至少这服装传达的信息是符合历史的。是符合原著都需要迎合并且受其舒服的大条件的!
2008年11月09日 04点11分 40
level 1
切,越说越离谱,文言文不被翻译成现代汉语,你还知道古人的思想精髓是什么!还翻译不通,那那么多译本,都是研究古汉语的学者扯谈!不要在这贻笑大方谁又说古人文章烂的,你思想有问题.自己自说自演得出谬论还要加到别人身上.可笑 作者: 扼腕无声 2008-11-9 12:47   回复此发言 你用现代汉语去翻译古文自然得出一个“扯谈”的结论来。你受现代汉语教育深了,看不懂古文也正常。你看不懂就闭上你的嘴。不懂偏要谈论,还有脸指着别人用古汉语翻译出古文的人说“自己自说自演得出谬论还要加到别人身上”。这已不叫可笑,这叫无耻。
2008年11月09日 04点11分 41
level 1
你用现代汉语翻译不出古文,就不要在这贻笑大方地说古人文章烂的,是你的方式有问题从而导致你理解偏差. 你用现代审美审视不了古代少女的装扮就不要在这里这贻笑大方的说“像少妇”,而你偏要在这里卖弄你对古代历史一窍不通的现代审美,你的思想确实有问题。
2008年11月09日 04点11分 42
level 1
哈哈哈!真是仰天长笑啊!我什么时候有那样的要求! 你自己理解力差点,看不懂别人想表达的意思,自己胡乱瞎想然后加到别人头上, 还真是让人欲笑无泪! 想起诸葛亮舌战群儒,好歹战的也是群儒!对于街头大妈大婶想必也是不屑的. 作者: 扼腕无声 2008-11-9 12:54   回复此发言 没那样的要求你就可以闭上鸟嘴了。我不是诸葛亮,所以对街头大妈大婶还是会屑上一屑的,不然你以为我怎会对你也屑上一屑?
2008年11月09日 04点11分 44
level 1
我是按你的意思推论的.你说现代汉语翻译不通古文,那你怎么知道古文是什么意思,又是怎么知道不通的.照你这么说大学的古汉语教授都白忙了! 自己自说自演得出谬论还要加到别人身上”。这已不叫可笑,这叫无耻。 哎!这话是说你的!你还真有本事歪啊! 对于你 ,你说吧 说吧....有水准的一看就知道谁在胡说八道! 作者: 扼腕无声 2008-11-9 13:00   回复此发言 古汉语有古汉语的词义,我们现在使用现代汉语,但古汉语的词义并没有丢失,除现代汉语词典外,还有一种辞典叫古汉语词典。明白?古汉语教授是用古汉语去理解古人文章的文意再用现代汉语表述出来。没有哪个教授可以用现代汉语词典的某个字词意去解释古今异意的古文中的那个字。有水准的是一看就知道,像你这种没水准的就难说了。
2008年11月09日 05点11分 46
level 1
开始骂人狗急条墙了是吧!早知道这么个水准,不屑! 你当然不是诸葛亮.你要是,哈哈哈哈哈哈哈.你当然要对街头吼一吼啊!你只配在那吼! 我不知道这是街头,走错路了!难怪说的都是什么话原来是因为你那什么嘴.哈哈哈 要骂人 请转弯 不要脏了吧里的土地 要摆事实,讲道理 就要有资本 不要自导自演瞎说. 把我们的对话,有必要拿给你的导师,如果你有的话.请他给你讲讲,省的不知所云. 是非黑白自然清楚. 作者: 扼腕无声 2008-11-9 13:09   回复此发言 让你闭嘴就是骂人?扯出街头大妈大婶来的也是你而不是我吧?早知道你就这么个说辞,恶心。我好像说的是“我不是诸葛亮”,知道我不是诸葛亮你有那么兴奋么?我现在正对着街头大妈吼呢。你不正享受着我的嘶吼么?要骂人我会转弯的,不过前提是我要骂人。“要骂人”中含三个条件:一则,要;二则,骂;三则,人。一来我没“要”,那么就谈不上“要”骂人;二来我没骂,那么就谈不上要“骂”人;三来我“要”且“骂”的是不是人,还是未知数。怎能说我要骂人?学你一样,用无知的口水脏吧里的土地么?我是不会的。
2008年11月09日 05点11分 49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