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李清照的时装(截选)
倚天屠龙记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收集:巧克力控 注:本文内容本为了“说明03射雕黄蓉服饰”。恰好也可用来说明08倚天赵敏服饰,所以转来。
2008年11月08日 04点11分 1
level 1
李清照的时装(选部分)          如果将近年出土文物及墓室壁画资料与传世绘画结合,稍作研究,便不难发现,宋代女性自有为其他时代所绝无的独特服饰样式,其特点不能不谓为新颖、独特、大胆。          宋代女服最为突出的特色之一,在于它的上装形式。宋女服上装主要由两件组成:首先是一件长巾形抹胸,女性将它围裹在齐腋以下的前胸与后背之间,抹胸上缘仅至腋下。然后,再穿上一件称为“背子”、“背儿”的长衫。这种长衫直领、对襟、长袖、两腋下开长衩,衣长常至膝部上下。背子的两襟并不紧加掩束,仅仅在腹部用一对纽带系束一次,形成长长的“V”形领口;或者索性不加系束,任由两襟松敞,当时称为“不掣衿”式。如此,女性用以围掩胸部的抹胸,裸露在抹胸上方的前胸,都会部分地自“V”形领口或松敞的两襟间显露出来。               换言之,李清照等两宋女性绝不似后来的明清女性,用高高的竖领、紧掩的衣襟令女性的肌肤、身体一皆消失在服饰下。她们不仅敢于袒露脖颈及前胸,更将古来一直仅用为女内衣的抹胸,转用在外衣上。抹胸古已有之,不过一直是作为女用内衣,由女性贴身穿着,其外有襦、袄等衣加以遮掩,不令他人轻易窥视。在李清照生活的时代,女性们却将外衣依照贴身抹胸的形式裁作,并且将之作为外装的一部分穿着,任其显露于睽睽众目之下。这一“背子+抹胸”的“两件套”上装衣式,其实不能算是宋代女性的发明。               至迟在晚唐时代,这一衣式已经成为衣服的通行式样。《花间集》中吟赞的女性们皆是如此穿着,早于李清照的女词人,五代时的花蕊夫人,与西蜀、南唐宫廷中的所有后妃宫人们一样,也正是以这一衣式为常装。“背子+抹胸”衣式自唐、五代及于北宋,又一直沿至南宋、金,在中原女服中久盛不衰。
2008年11月08日 04点11分 2
level 1
在近年发现的福建南宋黄升墓中,出土了相当数目的南宋女服,其中实不乏纱罗“轻衣”。例如,其中有绉纱长背子一件,绉纱半长背子两件,此外,尚有由薄罗制成的各式衣裙,有一件牡丹花罗背心,重仅16.7克,非“纤裳”而何?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传世宋人画作《花石仕女图》,真可视作对于黄升墓出土绉纱背子穿用方式的图像注解——画中一位戴高冠的仕女,正是身着一件薄纱罗的背子,肩、胸与双臂隐隐裸显在朦胧的纱罗中。这位仕女与女伴皆手执纨扇,可知时季正当暑夏。一首曾经被误归在李清照名下的佚名宋人词作《丑奴儿》,则又如对于《花石仕女图》的解说词,传神道出了宋代女性在炎热夏日穿着“纤裳”的情景: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
2008年11月08日 04点11分 4
level 1
福建黄升墓成圹的年代在淳佑三年,即公元1244年,已近南宋末叶(宋亡于公元1279年)。大量轻纱、薄罗衣裙由其墓中出土,正见出宋代女性喜穿“绛绡缕薄”之衣的风气一直在延续。          至于这一风气究竟在何时彻底消失,尚是有待考查的未解之谜。不过,今日我们所清楚的一点事实是,明清女服中,不仅袒露肩臂乃不可想象之事,即使对于脖颈,也要发明了中式立领来将它围裹严密。明清人以自己的观念来重塑李清照的形象,其结果自然会与女词人本有的风貌相距极远。      其实,在宋代,当时妇女穿着袒露肩臂的服装,未见有人大惊小怪。 上局部《对镜理红妆图》宋 河南禹县出土的壁画 下 王弘力 《古代风俗百图》之《宋 穿针比巧》配图局部
2008年11月08日 04点11分 5
level 1
李清照的时装          作者简介          孟晖,女,1968年生于北京。达斡尔族。198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本科学习,1990年肄业;1990年—1993年至法国留学;1994年—1998年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保管陈列部工作;现在北京三联书店做编辑工作,          作品有长篇小说《盂兰变》、随笔集《维纳斯的明镜》、《潘金莲的发型》、《花间十六声》、《画堂香事》及学术作品《中原女子服饰使稿》、译作《西方古董欣赏》(与人合作)等。    插图出自《中国传统服饰》(英文)
2008年11月08日 04点11分 6
level 1
元代抹胸装。
2008年11月08日 04点11分 7
level 1
  赵敏的发髻:  
2008年11月08日 04点11分 8
level 6
确实学习到了 不看你发的这些的话 我不知道还要无知到多久 呵呵 ,有才华,顶你
2008年11月08日 04点11分 9
level 1
汗元朝的史料图补几张
2008年11月08日 05点11分 10
level 1
元朝的
2008年11月08日 05点11分 11
level 1
呵呵,正主来啦! 谢谢楼上~ 
2008年11月08日 05点11分 12
level 5
多多领略古人风采吧
2008年11月08日 05点11分 13
level 0
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宋朝和元朝的汉族服饰风格基本承袭唐朝末期的风格,可为什么大众印象中都是认为"宋朝服饰很保守"呢? 这个印象是谁给我们的?
2008年11月08日 06点11分 14
level 1
宋朝服饰相对唐朝偏保守了但与后面想比还是比较开放的大家的眼睛都盯到“保守”这个字眼上去了忽略了这个“保守”的程度
2008年11月08日 06点11分 15
level 0
真正保守的是明朝以后吧
2008年11月08日 06点11分 16
level 1
还在这讨论穿什么服饰!毫无意义.甭管你整啥,主要是演员穿上少妇气质重,年龄感强!服装是为让演员更符合角色.赵敏和芷若在多数人心中都是很美的佳人,所以观众要求高点,其实也不苛刻不就是希望赵能年轻美艳,芷若媚若娇兰.这点上如果功夫下足,自然赢得好评.
2008年11月08日 06点11分 17
level 1
为何小龙女的抹胸装就像少女?赵可以比她华贵但要穿上抹胸和她一样有少女气质.这两点做到,争议自然匿迹
2008年11月08日 06点11分 18
level 1
观众不会太在乎服装到底符不符合历史,因为毕竟不是拍历史剧.就象观众不会在乎武侠里绝世武功和那些匪夷所思的轻功飞天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拍的是倚天,观众只在乎是否能把灿若玫瑰的赵敏以真人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示出来.造型的终极目标不就在此.还讨论那些有何意义.随你整什么,只要是明媚贵族的少女郡主就好.像少妇虽说是漂亮华贵,终究是和原著的美艳女孩有差距,观众自然意难平.你想拍成经典,观众更想看你拍的经典,要成为经典自然要符合原著形象.
2008年11月08日 07点11分 19
level 6
观众不会太在乎服装到底符不符合历史,因为毕竟不是拍历史剧.就象观众不会在乎武侠里绝世武功和那些匪夷所思的轻功飞天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拍的是倚天,观众只在乎是否能把灿若玫瑰的赵敏以真人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示出来.造型的终极目标不就在此.还讨论那些有何意义.随你整什么,只要是明媚贵族的少女郡主就好.像少妇虽说是漂亮华贵,终究是和原著的美艳女孩有差距,观众自然意难平.你想拍成经典,观众更想看你拍的经典,要成为经典自然要符合原著形象. 作者: 扼腕无声 2008-11-8 15:09   回复此发言 -------------------------------------------------------------------------------- 拍武侠剧就就应该和拍历史剧一样严谨,严谨的考证是对金庸文化的负责,更是对观众的负责,你一个“观众”不考虑人物造型和服装是否符合历史,其他观众呢?你能担保其他观众不会更加严谨的考证么?你能堵得住其他观众的悠悠之口么?再说了,以前的“经垫”又有几个是把赵敏拍成明艳少女了?又有几个“经垫”是能让观众满意自己的“赵敏”的?
2008年11月08日 08点11分 20
level 1
又来比谁更糟糕这是想拍成经典的人该有的素质?你想和历史剧一样严谨没人会反对,只是想告诉你,人们对历史剧和武侠剧衡量的尺度是不一样的.你要在这严谨是你的事?那么你符合的历史,请你也要符合自然规律,古人老飞来飞去超人无敌的匪夷所思也该严谨.人物形象都没有做到众口称好,还拿那衣服出来叫喊,真是不知道到底想干什么.衣服为谁服务的,角色!正因为旧版有它的不足,后来者才有超越的可能.旧版都要是真的无懈可击,你还怎么超越!
2008年11月08日 08点11分 21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