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致力于汉服与铠甲复原的年轻人们
他,一个90后,却已是汉服界赫赫有名的专家;他,一身短打,仿佛是武侠小说中走出来的逍遥剑客。他们,一个从高中时初涉汉服制作,到如今致力于中国古代服装文化的研究;一个放弃稳定的工作,如今专注于中国甲胄研究。琥璟明和梁启靖,两个生活本无关联的年轻人,因为汉服和铠甲走到一起。无论是草长莺飞的江南小景还是金戈铁马的大漠风情,都是他们的研究课题,可谓是刚柔并济、文武兼备。
琥璟明在初中时偶然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有一群年轻人在复兴汉服,他们峨冠博带,行走在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城市中,举手投足间风神秀异。那种对失落的华夏之美的追思震颤了琥璟明,从此,他迷恋上了中国传统服饰,在高中时开始尝试汉服制作。琥璟明发现,国内在古代服饰研究方面非常理论化,虽然有沈从文、周锡保这样的服饰史大师,但他们更多的是从史料、文献、文物方面去考证,并非植根于如何制作和还原汉服。为此,琥璟明在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服装设计专业。虽然学校教授的是西式裁剪,但四年的专业学习培养了他的动手能力,并加深了对服装的理解。


琥璟明在学习之余潜心研究汉服制作,渐渐地,他掌握了各个朝代不同款式汉服的制作要点。比如周秦汉时期的深衣是将上衣下裳分裁后再相连,用布十二幅,以应一年有十二月之说;垂直的背缝线以示做人要正直,水平的下摆线以示处事要公平;战国中叶出现的圆领衣最初为半边曲领、半边直领组成“单边圆领”,后逐步演变成里外皆为曲领的样式;汉代的衣服,在它的衣领里普遍要加一些丝棉,那样能将人的上半身塑造得更加丰伟。


在琥璟明看来,中国服饰艺术最突出、最概括的审美特征是天人合一、秩序为美。最令琥璟明自豪的是,他曾经通过科学的方法检查出了考古简报上的错误。大三时,琥璟明去荆州博物馆参观马山楚墓出土汉服,隐约觉得简报上的图纸不正确,于是拍下照片,记录下简报上提供的几个关键测量数据,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将这件汉服的数据全部推算出来,结果发现简报上的图纸画错了。时隔数年,当他终于有机会近距离看实物时,测量的结果证明他的推论是
正确的
。多年的刻苦钻研,让他对汉服中体现出的秩序之美有深刻的感悟,并纵横双向缕清了不同时期、不同纬度汉服的规律,以至于看到某件汉服,他的脑海中便能浮现出服装的平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