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贴吧用户_00QU4be
楼主
写在《橡树之心》之后“挖坑”这个词不是一般的形象,写连载就是这种感觉——挖个坑把自己埋了,完全属于自找。不知道人家下笔如有神的同志是如何的,反正我是挤牙膏一样,一节一节硬拱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写完连载的感觉真的好像杨白劳还清了黄世仁的债,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可如果只有痛苦,没有欢乐,谁还会做这种傻事?那种闲的时候可以大胆作白日梦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每次躺在床上,将睡未睡,放心大胆的去设计情节,想象着人物的一颦一笑,这种滋味相当美妙,好像看一出好戏,而导演和编剧都是你。虽然你不是上帝,但你可以让他哭,让他笑,让他水深火热,让他脱离苦海,甚至让他生,让他死……其实,《橡树之心》的最早设计不是这个样子。那时黛维是绝对的主线,心荷成了陪衬。我本想写另一个人物的出场,那是黛维的生父,一个嗜赌如命、卑微怯懦的小人物。当他的女儿成了明星的养女之后,他被黑社会的债主挟持与明宇展开了孩子的抚养权之争。那个装作可怜兮兮的亲父赢得了社会的同情,一度想要忍痛割爱的明宇在看清他的真实目的之后不惜被人误解还是将孩子留在了自己身边。没能达到目的的黑社会绑架了孩子,在我考虑是让明宇为了保护孩子献出性命呢还是让那个亲父在最后一刻幡然悔悟为女儿而死更合理的时候,我忽然发现,这个故事已经没办法向那个方向进行了。大家都将明宇看作那个人,虽然开始我借了一些他的故事,但真的没想用那么多。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将他定了型,我也开始变懒了,其实也不是懒,确实满脑子都是那些事,想不出别的。于是大家熟悉的场景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这真是令人沮丧。曾经和星星聊天,她说她心目中的他不是明宇这个样子,明宇有时候太孩子气了,也太任性,而他应该是个很智慧的人。我觉得星星说的不错,可这不是明宇的错,只是因为我没有那份智慧,所以明宇也只好孩子气一点,说到底这不是他,而只是我的明宇。我相信那是个比明宇更坚强更冷静也更强硬的人,虽然他有非常感性的一面,但这些都不会影响他理性的内核。这也是我不断强调他是他,明宇是明宇的原因,虽然我这是自作孽,可无论你因这故事更喜欢他还是更讨厌他,都会令我惶恐,他好好的过着自己的生活,被人如此戏说,实在无辜。星星还问我是不是写明宇生病那段时,脑子里想的是《庭院深深》的柏霈文,其实,不是我想《庭院深深》而是当时我手边就放着一本《庭院深深》。没办法,实在不会写发烧,就像后来不会写接吻一样,全都找琼瑶阿姨帮了一下忙。惭愧惭愧!大家若看到其他似曾相识的文字也不要感到奇怪呀,肯定又是我黔驴技穷的时候,好在属于自娱自乐,不指望它挣饭吃,估计也没人追究我的责任。实在感激那些一路看下来的朋友,我想你们可能确实将明宇当作他了,不然这么简陋的文字本来是不值一看的。最喜欢看跟帖,虽然有时是催命帖,可总比没人理睬强得多。无论如何,这一篇算是结束了,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更是第一次写连载,大家肯陪我一路走来,只能是再说一次感激了!
2005年10月09日 06点10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