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推手技巧
太极一圆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视频来自:优酷
2016年10月15日 04点10分 1
level 12
先哲有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无深浅之别,先后之序,即是失却根本,无论教者本领若何高强,学者定不能艺超于众。
故练太极拳术之步骤,有三层功夫:第一步,学时宜慢,慢不宜痴呆;第二步,习而后快,快不可错乱;第三步,快后复缓,是为柔,柔久,刚自在其中,是为刚柔相济。教者必由是而教,学者亦必由是而学,则庶乎无差忒矣!
2016年10月21日 02点10分 2
level 12
练太极拳如何做到上下随、身法正、意气通
太极拳的动作柔和,快慢相间,刚柔并济,舒展大方;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静如山岳岿然不动,动若江河滔滔不绝,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要达到这个水平,必须做到身法正、上下随、意气通。
一、先谈身法正
  行拳走架中,要想做到身法正,必须从预备式开始,立项、下腭微收、松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松胯、敛臀、目视前方.这都是练太极拳必须知道的常识,勿需多谈。一旦行起拳来。一定要做到尾间中正和内外三合,这是身法正的重要保证。只有尾间中正,才能“立如秤准,活似车轮”,无论进退转换,才能稳健灵活,支撑八面。尾间中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腰脊要竖直,要保持“立身中正”。如腰不竖直,尾闾就无法中正,使轴心不稳,不是前俯就是后仰,不是左偏就是右倚。腰为一身之主宰,能做到松腰松胯、气往下沉,两腿两脚才能有力,下盘才能稳固,腰腿才能灵活,动作才能随心所欲,舒展大方。
二、再谈上下随
行拳走架中要想做到上下相随,还要做到虚实分明。也就是一定要弄清两腿的虚实变化,进而明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处处都有一虚实的道理”。只要一动,就分虚实。实的一腿稳定扎根,支撑全身重量,虚的一腿才能进退自如,协调有序。这就需要平时多练太极步。练习时,上身不可挺拔起浮,腿不可摇晃僵直。前进时,脚不可前够;后退时,体重仍由实腿来支撑,不要出现体重随着退步同时后移,形成双重腿的现象。要时刻保持身体的中正稳定和动态平衡,不能上下起浮,忽高忽低,摇摆不定。上步时脚跟先着地,再脚心、脚掌、脚趾依次缓缓踏实:退步时脚尖先着地,再脚掌、脚心、脚跟依次缓缓踩实。由此可见,太极拳一招一式的变换和虚实的转变都是渐变,而不是突变,这样,细腻的动作才能做出来。如此苦练多臼,两腿必然增劲,下盘自然稳固,上下自然相随。
三谈意气通
练太极重意不重形,但必须先求形似,再求神似,先求舒展,再求紧凑,由大圈到小圈,由小圈到无圈,要循规蹈矩,明规矩而守规矩。一招一式要仔细揣磨,把每一式的动作方向与作用真正弄懂弄清楚,并且做到位。高难度动作要苦练基本功,经过千锤百炼努力做到,这样才能达到形似。如何提高到神似呢?首先要做到心静体松,头脑冷静,自始至终以神领形,实中求虚,动中求静,悠悠哉而缓缓行拳之,待艺臻上乘之时,即可脱规矩而合规矩。
行拳走架要自然呼吸,一般不强调动作配合呼吸。虽然太极拳呼吸有“起吸落呼,蓄吸发呼,开吸合呼”的讲究,但是强求动作配合呼吸会造成“闭气”的毛病,影响放松,制约功力,此乃行拳之大忌。拳论云:“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所以在行拳走架中,还是自然呼吸为好,但要做到细、匀、深、缓。使中气贯足,重心下降,体外舒展无压抑之处,体内顺畅无憋闷之感,这才是意气真正通了,才能达到“聚气凝神,形神统一”的境界。 
2016年10月21日 02点10分 3
level 12



视频来自:优酷
2016年10月22日 05点10分 4
level 12
人生中,除了幸福和痛苦,平淡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承受平淡,同样需要一份坚韧和耐心。平淡如同一杯清茶,点缀着生活的宁静和温馨。在平淡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承受淡淡的孤寂与失落,承受挥之不去的枯燥与沉寂。练太极拳要有好功夫,还要承受遥遥无期的等待与无奈。
2016年10月24日 02点10分 5
level 12
现代竞技推手是在传统推手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竞技体育的元素,使太极推手的运动进入现代竞技体育的领域。所以现代竞技推手主要讲比力量、比速度、比技能,不太强调小力胜大力及四两拨千斤。所以大多练习者,在体能上、力量上、招法上下功夫。有些运动员为了急功近利,很少在拳的基本功上下功夫,所以在比赛场上出现顶牛、抢摔、相扑之类的角力之争,使大家在心里上很难接受。由于大家已经习惯于太极拳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之说,所以看不惯竞技推手。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
2016年10月24日 06点10分 6
level 13
幸苦了,这些天我很忙没时间上贴吧!
2016年10月24日 07点10分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