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的本质:义
王阳明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铁青衣 楼主
我们的行为,与大脑直接关联的不外乎学问辩思谋,与身体直接关联的不外乎进退顾盼停。大多数的人为事物所迷,只知道在事物中去取行为的目的,因而忽略的行为的本质和其真正的目的。
一个人行为的本质和其真正的目的便是义,义即宜。
所谓宜便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处境,人与某些大行于世的观念的相宜并存。
人心便是通过这种对相宜并存的欲求而支配一个人的身体,语言表达能力,学识经验,所掌握的工具直至万物。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返身而诚,乐莫大焉。这句话所表达的便是对人心大义的运用,通过人的求宜之心来主导自我和万物。
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所表达的便是人无需以事物为目的准则,既没有什么是必须做的,也没有什么是完全不能做的,人只需要通过这种求宜求存之心来决定自己的一切行为即可。
一个人若是无法完美的支配自我和万物,所犯的错误便是过度的加入了人为的意志,用阳明的话来说这种现象叫心失本体。
2016年08月31日 01点08分 1
吧务
level 13
楼主把行为区别为思辨进退顾盼谋,就是把知行分作两个了。。。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因了这个,你更不该用“人会为事物所谜”来迷惑更多的人。。。为事物所谜,是因为心不正。
孟子除了说万物皆备于他之外,也说了,“大人格君心”,“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综上,失其心之本体的,是楼主。鉴定完毕
2016年08月31日 15点08分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