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结伴而来的书(2)
娟子的狗窝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碧海掣鲸闲此手,只教疏凿别清浑”。我爱这句诗。
2016年05月25日 10点05分 1
level 12
1、
钱先生的书我基本都有,所读却不多,尤其是《管锥编》、《谈艺录》这样以文言书写、并坚持以繁体字排版的书,平时只是端端正正摆在书柜里,绝少拿出来耐心地读。只有在碰到类似的文字、想去看看钱先生怎么说的时候,才会找出相应的条目来翻一翻。有些写者并不奢求自己的文字在当代找到知音,隔代或是隔了多少代有知音也是好的。就是从来都没有,至此湮没了,也不要紧--因为文字带给他的愉悦,已经在书写的那一刻充分体会到了--不知道钱先生是不是也会这样想。

我的《钱锺书集》是2002年的版本,是继繁体字版本之后的简体字版,而《管锥编》、《谈艺录》因“作者(我想在这里是杨绛先生,或杨绛先生遵从钱先生的遗愿)不同意排简体字”、而仍以繁体字面世。翻书目,知道这些书是宝库,然而又只能望而止步,徘徊不前。扒在门口儿往里张望的时候,心下不免有怨言。

杨绛先生在《钱锺书集》代序里面说“钱锺书绝对不敢以大师自居。他从不厕身大师之列。他不开宗立派,不传授弟子......《谈艺录》和《管锥编》是他的读书心得,供会心的读者阅读欣赏。他偶尔听到入耳的称许,会惊喜又惊奇”。杨绛先生笔下温婉,话说得淡然,然而不难感觉到这话里的一份坚决--在他们的小说里,“软钉子”是最难“碰”的--所以抱怨归抱怨,我并不期待能看到简体字的版本。
2016年05月25日 10点05分 2
团子,我也有一套钱钟书集呢,是09年版的,一多半不会看的吧,因为看不懂,也许等老了,我的时间每一天变得很漫长很难打发时,我会翻出来带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啃也说不定呢~~
2016年05月25日 11点05分
回复 板牙飞扬 :看到有趣的古文说法,我会去钱先生书里查查,看看他怎么说,仅此。曾经发现,他对庄子不置一词。
2016年05月25日 12点05分
回复 青稞团子是绿的 :我手里有本庄子,一直没翻呢,老长时间没静心看书了[惆怅~]
2016年05月25日 12点05分
level 12
2、
钱先生读书多是出了名的。与朋友聊天,曾经说起藏书,朋友说,钱先生读过那么多的书,自己可是不藏书的。我说我也不藏书,买书是因为记性不如钱先生好,所以要原书时时在手边--这是实情,当然也是强词夺理的话。杨绛先生说,“许多人认为钱锺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但他自己并不以为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

钱先生的功夫是读书记笔记。一本本的书在钱家进进出出,留下来的是几大箱的读书笔记。杨绛先生曾选择部分影印出版,名为《容安馆札记》(这本书刚出版的时候有朋友要我去订,那时我很怕读钱先生,错过了时机。出版的数量有限,现在想买却买不到了)。

陆灏在《东写西读》里引施蛰存老先生的话说:“钱锺书,我不说他聪明,我说他用功”。老先生说这话的神态如在目前,让我不由得笑出来:语调钝挫,神色不屑,然而又是认真的,像个不以为然的老夫子,也像个不大服气的孩子。这个印象恰巧在同时读的黄裳的《来燕榭文存》里得到印证,说施蛰存老先生觉得钱锺书“过于炫才,且对同时侪辈过多苛评”。讨论一个话题时,钱先生可以同时举出古今中外的许多例子,并且“妙论时出,臧否人物,绝无假借,口无遮拦,更是常事”,也许是让人觉得“炫才”和“苛评”的原因吧。也正可以说明钱先生的博学。

关于钱先生的一些评价还有,据说以钱锺书为原型的、宗璞的小说《东藏记》里的尤甲人,就更好玩儿了:尤甲人夫妇以刻薄人取乐,“他们这样做时,只觉得自己异常聪明,凌驾于凡人之上,不免飘飘然,而毫不考虑对别人的伤害。若对方没有得到信息,还要设法传递过去”。更妙的是,在这段引文后,作为“钱迷”的陆灏说,“这就完全是钱先生的性格作风了”!

出自这本小说的另外一段是:尤甲人从英国回来,在学校开的课是十八世纪英国小说选读和翻译课,又开古典文学课,“真显得学贯中西”。别人提到司空图《诗品》中“清奇”一节,尤甲人就把这节文字从头到尾背了一遍。别人向他请教其中一段话的意思,他马上举出几家不同的看法,讲述很是清楚,但问他自己怎么看,他说出来的仍是清代一位学者的看法。作为“钱迷”的陆灏在此下的判语是,“这正是钱先生治学中最为别人误解的地方”。
2016年05月25日 10点05分 3
他自己就是个书库啊,他的脑袋就是个藏书馆
2016年05月25日 12点05分
level 9
[茶杯]
2016年05月25日 10点05分 4
level 9
讽刺里有着礼貌,礼貌里有着冷淡与距离。是自己跑来对号入座的文人太过脆弱了。不过当时的文人也许在心态上确是比较脆弱的,多疑、易怒
------------
讲得很对,太对了
[哈哈]
2016年05月25日 10点05分 9
level 12
文字太长,旧帖重读,一时百感交集。时光,杨先生安息了。
2016年05月25日 10点05分 10
2016年05月25日 10点05分
level 14
我觉得喜欢讽刺人这一点我和钱先生很像,要是我也有那么高的水平那就了不得了!
2016年05月25日 10点05分 12
寒你激不了我的,本来下午发那贴时我想翻翻以前写杨绛先生的字儿,没翻着,幸亏没翻着要不团子这样的大贴一出,我就只有蹲墙角默默流汗的份儿了,不用你们替我写,咱团子多给力[哈哈]
2016年05月25日 12点05分
@板牙飞扬 跟团子比干啥?你以为谁都可以跟她叫板?你就跟我比呗,这样你可以占尽优势。[哈哈]
2016年05月25日 12点05分
回复 wo说完就走 :我悲催地发现咱俩没法儿交流,难道在你眼里只有对抗关系么[委屈]
2016年05月25日 12点05分
@板牙飞扬 那我以后不跟你的帖子了。
2016年05月25日 12点05分
level 8
团子看了你这个大贴,我特意找出人兽鬼,翻了第一篇上帝的梦,那就是非常典型的钟书式幽默和刻薄,我以前说过他和王小波的幽默,好像说他和王小波都是骨子里调皮的小男孩儿,不过钱钟书的刻薄更成人化,没有王小波那么纯真,我就是瞎叭叭,看书的深度和广度跟你没法儿比的,一个幼儿园一个本科生。钱钟书说对自己最好的颂赞,是心上要说而又是耳朵里听来的,有自赞那样的周到和中肯,而又出于旁人的嘴里⋯⋯团子,我真想自己也能有那样的本领,给你那样的颂赞~~
2016年05月25日 12点05分 13
好惭愧,很久没写帖了[汗][花心]
2016年05月25日 12点05分
level 12
团子读钱钟书全面深透,我属于不学无术那拨的,充满敬意的顶贴。
2016年05月25日 13点05分 14
level 11
你懂得真多,我不认识杨绛,不认识钱锺书,也没看过围城。靠,有点自卑了。[泪][泪]
2016年05月25日 14点05分 15
level 11
支持团团,敬佩前辈~
2016年05月25日 22点05分 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