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声乐上的一些困扰的问题
陈歌辛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第一章 声乐上的一些困扰的问题一、外语、方言与歌唱 学习任何乐器都不会有方言的问题,或是因为方言而引起的演奏法问题。我们从未听说有法国小提琴演奏法,德国钢琴演奏法,有的只是在弹奏不同国家的作品时,要表现作品的不同的风格,而基本练习都是大同小异。学习乐器的人,只要按照正规的方法不断地练习,一定会得到一个正常的进度,同时也不会产生任何困惑。 全世界从事西洋唱法的人所采用的练声曲,都是意大利人写的练声曲。但声乐却与器乐不同,各国的歌唱,因为语言不同,在基本训练期间,就有不同的方式和要求。从声乐训练方面来讲,法文要求多量的鼻腔共鸣,德文注重胸腔,英文多在喉咙里,意大利文较明亮,声音在各共鸣区平均发展,特点是善用头腔共鸣,而能唱歌剧中的极高音。如果你第一个老师是教法文歌曲的,一定是着重在如何加强鼻腔共鸣,久之就成了定型。如果你再换一个德国唱法的老师,他会认为你的鼻腔共鸣太多,不适于唱德文歌曲。那么,要再从头改起,是非常困难的。在音乐学院中,一些学声乐的学生,在课余交换意见时,会发生许多矛盾的现象,甲认为对的,乙可能认为不对,以致产生许多怀疑和困惑。有一位从法国回来的老师,当他在法国学唱时,因为舌头太短,不易发出一些法文的发音,他的老师乙用手巾拉住他的舌头来发音,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于是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回国后,他在教学生时,不论张三,李四,都大拉舌头,弄得人人叫苦连天。在罗马,我亦遇到一位与我同老师的德国小姐,她在德国已有相当声乐基础,可是每逢上课,都给老师骂得直哭。他由德国到“声乐王国”的意大利去,是历尽艰辛、抱着满腔热情与希望的。她那时还不会说意大利文,却会说一些英文。她告诉我,她已心灰意冷,想卷铺盖回家,但又不甘心,希望我能替她向老师询问一下,她的问题究竟在哪里。而老师的回答是:“让她在罗马住久些,学会说意大利话,由讲话中将德语的喉音去掉。目前她的喉音太重,让人听了就生气,谁让她要来意大利学习?”听了这一席话,你们会屿这位德国小姐吗?你们会这位意大利老师吗?其实他们都没有错,这原有的唱法去换另一种新的唱法所产生的情况。我们一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能学好一种语言唱法已是不易,何况还有许多不同的语言唱法呢!以上所说,是要使大家对这个深切的了解,在心理上有准备,不致产生迷惑。我以为,我们选择唱法应该根据天生的声音条件。正如选学乐器一样,如果你的手指粗大,就不应选小提琴,因为手指太粗,会妨碍音准。如果你的声音响亮,可选择意大利唱法。声音细小、柔和,可选唱法文或英文歌曲,声音唱不高而较沉重,可选唱德国的Leder。能在事先作选择而完成一种唱法,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许多德国歌唱家专唱Lied(艺术歌曲),从不唱其他歌曲。意大利的歌剧唱家在开独唱会时,只唱意大利歌剧选曲,最多加上一些意大利民谣及古典歌曲。美国著名男高音Jonn maccormack(约翰.马考马克)专唱爱尔兰民谣。歌坛怪杰Caruso很少唱其他国家的歌曲。高音歌王Gigli(吉利)在唱法国歌剧时,亦改用意大利文唱。“弹舌音”是唱法文和意大利文歌曲所必须掌握的,发法文的“弹舌音”是运用小舌头,发意大利文的“弹舌音”是运用舌尖。每一个去法国或意大利学声乐的人第一件事是要学会“弹舌音”。有时听到一些声乐家开独唱会。节目包括了许多不同地方的歌曲及歌剧选曲,真是洋洋大观,但谁又能将每一种歌曲都唱好?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学习外国唱法,固然是要唱好一些外国歌曲,但我们不可忘了,我们同时也要唱好我们自己的歌曲。要采取外国唱法中的优点,来帮助我们去唱好我们民族的歌曲。我们国家内部的方言也很多,好在都以汉语为共同语言。汉语中有许多同音字,又有“四声”的区别,在唱歌时较难听出歌词的意思,如果不注意到这些,在音色方面再把握不住的话,那听起来,就会象在唱一首外文歌曲了。一个歌唱者,如果不能唱好本国的歌曲,那是万分说不过去的。
2005年09月29日 16点09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