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顺应市场是对相声的伤害吗?
恰恰相反,顺应市场是对相声的最好结果。市场是看不见的手,无形中起到了资源配置的作用,对于相声什么是资源?是剧场,是舞台,当然更多的是人才--包括创作人才和表演人才。相声的观众多了,演员才有继续创作下去的动力,相声的观众多了,才有更多的剧场演出相声,才有更多的舞台(电视、网络、电台)愿意留给相声演员来展示,也会有更多青年才俊愿意来到这片天地大显身手,发挥自己的才能,反过来又会为相声创造价值,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我们说郭德纲先生德云社搞活了相声市场,有些朋友可能简单认为就是引发了一个热潮,多了几家小剧场,事实上并不是这么简单,而是为相声传承、后一代希望生长的大功一件。
其实再这我想说我也喜欢传统风格的相声,也希望更多人对《夸住宅》,《托妻献子》,《大保镖》这些经典段子感兴趣,也很希望高峰老板整理的《八年苦》《刀子》这样濒临失传相声也被人喜欢,更是满心期待着像郭德纲先生对《黄鹤楼》《打白狼》这些传统段子充满创意的改编···但前提是我们更多的观众喜欢这些,迷恋这些,在市场的调控下,就会有这样的产品产出。现在还没有到达这个程度,强行的去推广这些只能适得其反
我看过岳云鹏的专场,其中我很喜欢那个叫李根的演员,相声传统有劲,人也帅气,但台下反向却并不火爆,只有靠岳云鹏才有排山倒海的笑声和掌声。卖票靠的真就是岳老板,岳老板真就能凭自己的魅力和能力让后台演员赚着钱,用郭德纲先生的话,这就是角。
2016年04月21日 00点04分
10
![[真棒]](/static/emoticons/u771fu68d2.png)
能让几百号人指着你吃饭的才是好角儿!
2016年04月21日 18点04分
level 10
-----------------------------------------------------------------------------------------------------------------------------------------------------------再次分割---------------再次分割---------------------------分割--------------------割---------割----------------------------------------------------------------------------------------------------------------------------------------------------------
感觉自己排版不是很好,但选图还是比较麻烦,下次努力修正,这次您诸位先勉强看着。
有朋友提出郭德纲参加综艺活动会分散他创作精力吗
会,当然会。
但我想说的是,这一方面是德云社的业务的延伸,也是德云社发展壮大的重要策略之一
一方面,德云社想火爆,让更多人关注郭德纲、关注德云社其他演员,是需要有必要的曝光度的---就像津门很多演员,有能为的人可能不少,但往往仅限于在相声一个小圈子里有名,甚至根本走不出天津。反之看欢乐喜剧人,抛开岳云鹏,只是助演过一两次的郭麒麟、高峰也成功在微博增加几万粉丝。我认为如果相声演员和他的作品是一种产品的话,那这种曝光就是营销和广告。
另一方面,我相信一个行业的壮大不是只靠一个人的推陈出新,一个企业的发展也不只靠企业领导者的亲历亲为。德云社很多年轻演员其实是一直在创作的,当我们很多知友在谈着郭德纲、岳云鹏的时候,是否也认真听了一些九字科和霄字科的一些演员的作品呢?(安利王霄姬单口)
------------------------------------------------------------------------------------------------------------------------------------------------------------------------------------分割线又来了-------------------------------分割线又来了--------------------------------------------------------------------------------------------------------------------------------------------------------------------------
有一种说法我是不太认同的---演员可以引导观众的口味
我一下子想起了11年郭德纲先生在德云社编排演出的《中国相声史》(小剧场版)
2016年04月21日 00点04分
11
【偶咪兔佛】“撂地”的规矩和“郭家讲坛” [url]https://tieba.baidu.com/p/4136377050?pid=78406198085&cid=0#78406198085 [/url]
2016年04月21日 03点04分
@硬盘里的雅蠛蝶 对 作者文章写得比较匆忙 有些错字 李咏的咏也写错了
2016年04月21日 08点04分
回复 飞鸟LEO :不过也说明作者没少听啊
2016年04月21日 09点04分
level 10
再分割-----------割-----------------------------我割-----我割割割-------------------------------------------------------------------------------------------------------------------------------------------------------------------------------------
有知友说郭德纲这种演法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学习,不好。
是引起了模仿,尤其是很多学生相声爱好者,但并不成功。
这种现象是不好,但是是那些模仿的人不好···我只能说画虎不成反类其犬。
苹果手机卖得好,引起香蕉手机橘子手机的模仿,精髓没学到,毛病学了不少。这难道怪苹果吗?这种逻辑实在不敢苟同。
同时,我相信很多专业的相声演员并不会这样做。他们清楚郭德纲之所以敢这么使是因为他底子厚,肚囊宽。我以前有两个好友在学校表演相声也小有名气,演出他们练活只练传统段子,揣摩老先生的表演,对郭德纲先生的表演方式只能是佩服但不敢尝试,最多用郭先生两个包袱。
现在他俩在德云社拜郭先生为师,已赐字,只是还没摆知(就不透露是谁)。进入德云社后他们开始上课,学习,练基本功,直到后来登台演出,德云社的师兄和长辈们仍然不允许他们用郭德纲的表演方式···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的来,台下没事就研究老先生的录像和演出资料。
惹人讨厌的不是郭德纲先生的表演风格,而是一群缺少专业基础的外行的拙劣表演。但如果把这种模仿的罪过归结于郭德纲先生,我认为是不合理的。
编辑于 2016-04-20
2016年04月21日 00点04分
13
就是!学的人有问题怪的找被学的人吗!还有天理了没!
2016年04月21日 18点04分
这个人写得真好,德云社是真的在教人说相声。
2016年05月01日 09点05分
level 10
目测知乎相声板块下面的多数人正在以唾弃郭德纲先生来彰显自己艺术底蕴为荣。
刚巧看到这篇写的颇为公正的回答,转过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2016年04月21日 00点04分
16
知乎的钢丝其实也不少,纲黑就那么几位来回来去发帖
2016年04月21日 00点04分
回复 飞鸟LEO :是
![[笑眼]](/static/emoticons/u7b11u773c.png)
纲丝尊重怹们那堆子艺术家
2016年04月21日 01点04分
知乎上高人也不少,还有人给于老师的父亲写小传。
2016年04月21日 05点04分
@东伯利亚d 然而知乎上的王老爷子传是从百度复制过去的。。。
2016年04月23日 14点0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