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____《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简释
地藏王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4
清越乐心 楼主
摘录于《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 释昌臻、李智明等
《太上感应篇》本为道教经典,其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本书特别强调因果法则,主张人们应当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因地上狠下功夫,以求善果,从而把握和改造自己的命运。这些主张,都与佛教的教义有相通之处。因此,不仅对于信奉道教的人来说,《太上感应篇》是一部重要的典籍,对于佛教徒来说,这部书也有较高的价值。其实,姑且抛开宗教信仰不论,如果一个人能够依照《感应篇》上所说的原则行事,那么这个人必定是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如果社会上人人都能遵守这些原则,那么整个社会风气都将得到根本的改变。可见,《感应篇》对于净化人心,重振精神文明,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这就是我们整理《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的原因。
  《太上感应篇》最初著录于《宋史、艺文志》,南宋理宗出钱刊布发行。从南宋以至明清,这部书的刻本和各种注本甚多。清初康熙年间,赵熊诏〈字裘萼,号学了氏〉撰有《太上感应篇注训证》。在其《自叙》中讲到,他在康熙庚午年(西元1690年)秋试时,第五次应试失败,痛苦不堪,准备带上平时所读的书和撰写的文章,投河自尽。但考虑到这样做将会使父母伤心,因此犹豫不定,几天以后,其父赵申乔劝他编撰《太上感应篇注训证》,并身体力行。一年以后,编写完成,赵申乔便为他刊印出来。后来,在康熙己卯年(1699),赵熊诏中举,己丑年(1709)中状元。《太上感应篇注训证》共四卷,除正文外,还有‘注’、‘训’、‘证’。‘注’主要是对《感应篇》中的部分文字作一些解释,以利阅读。‘训’则是从义理上作一些阐发。‘证’的内容最为丰富,大量引用证案,列举事例,以证明《感应篇》中所说的道理真实不虚。
2016年02月17日 02点02分 1
level 13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2016年02月17日 04点02分 4
南无阿弥陀佛
2016年02月17日 11点02分
level 14
清越乐心 楼主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2016年02月24日 02点02分 5
level 12
福生无量天尊
福生无量天尊
福生无量天尊
2016年02月24日 02点02分 6
南无阿弥陀佛
2016年02月27日 10点02分
level 14
清越乐心 楼主
南无阿弥陀佛
2016年03月05日 16点03分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