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版赵括这个谋略,白起根本无法抵挡
战国七雄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在大梁北原之战(不是长平之战,别情不自禁又把长平之战代入进来,切切),秦军断粮了,赵括给他们秦军送点吃的,绝对没有下毒。秦军当然会吃(当然没有中毒,本来就没下毒)。
2016年01月14日 16点01分 1
level 8
五十二万秦军远离营区百里挑战赵军,被赵国骑军和赵国步军打得大败。其实赵国步军那一大堆野战伤敌战术只有处在“防守反击”状态才有机会使出来,若是处在“主动进攻”状态就没有机会使出来。也就是前提条件是,秦军必须主动进攻赵国步军,然后这一套才好使。谁叫白起下令主动进攻赵军的?活该!现在弄明白了已经有点晚了。尽管秦军大败,白起手头还有将近三十万秦军(不到三十万),那些缺员也不是都被杀的,足有六万五千秦军十分安全地跑掉了,只不过这些逃兵不敢聚集在白起手下而已,他们害怕秦国的法律把他们“斩了”,谁叫秦国严刑峻法,动不动就“法、法、法”的?活该!法不从理出,你的法就是害民恶法,害民恶法迟早要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最终反而害了自己。不过这个害民恶法又不是白起制定的,是商鞅制定的。当然又被赵括利用了进行瓦解秦军。你的害民恶法越严厉,秦军大头兵们就跑得越欢!这叫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2016年01月14日 16点01分 2
要是加上那十分安全地跑掉的六万五千秦兵,此时野外秦军跟赵军的人数大体相当,要是加上留守大营的秦军,出国秦军的总人数还比赵军多呢。尽管秦军此次大败,好在白起收兵还算及时。这种大败只不过是令人心痛的损失,并非大伤元气的损失
2016年01月14日 16点01分
从理论上说,秦军还有反败为胜的资本
2016年01月14日 16点01分
赵括给秦军所送“吃的”是阵亡秦军的尸体,哈哈!当然不会说“我送这些秦军尸体供你们吃”,而是把两万具阵亡秦军尸体堆在秦军驻地跟前成一线,拿个大喇叭呼喊勒令秦军必须投降,不然你们战友的下场就是榜样云云。喊完了一阵就走掉了。然后秦军们就疯狂冲出阵地搬回尸体,搬回尸体后给吃了一半
2016年01月14日 16点01分
秦军断粮了不等于真的就直挺等着饿死,还有盔甲可吃。战国那时候盔甲都是牛皮制品。要是刮掉表面漆,用文火慢慢烤,可吃。但是还不是一般的难吃,那股子漆味难吃之极。赵括平日就这样“试吃”了一次,当然嚼了几口就吐掉了。这盔甲牛皮,谁都不愿意吃饱(太难吃了),全都是维持在饿而不死就行
2016年01月14日 16点01分
level 8
白起带领秦军一点一点撤退到树林里和丘林地带(当然是土丘群上面)。赵国步军和赵国骑军还真不敢追到白起设定的地形之内。当然秦军也不敢跑出树林里和丘林地带之外。这就叫“双方各自占据有利地形”,这是战争史上的常见情况。就如同老虎跟鳄鱼挑战,鳄鱼坚决不到陆地迎战老虎,老虎也坚决不到水里迎战鳄鱼。单方面对其中一方有利地形的野战战场基本不存在。白起抓紧这个喘息之机,公然宣告,“在本帅担任主帅期间,秦军正式废除连坐法和上首功奖励法,破坏了法律,大王要杀要剐都由白起一人承担。要杀也是只杀白起,要剐也是只剐白起,与众将士无关!”。
干脆废除了两条秦国法律,这个举动非同小可。就算秦惠王车裂了商鞅,也没有废除商鞅之法。
如今白起发现,这个“连坐法和上首功奖励法”在此战中已经变成了祸害秦军的祸根!最妙的是,这个祸害秦军的祸根还是秦国自己制造的,并非赵括用了什么“反间计”之类阴谋诡计
2016年01月14日 16点01分 3
level 8
是这么回事,在晴天地面坚实时,赵国要是不使用骑军,单凭步军跟优势人数的秦军硬撼,凭借质量优势对抗秦军的数量优势。赵国步军有六成胜算,即使胜了,秦军也能大部安全撤退。其余四成胜算并不属于秦军,其余四成概率是双方两败俱伤,基本上同归于尽。秦军连一成胜算都没有。连半成胜算都没有,顶好顶好的结局就是双方同归于尽,他们只有“单方面失败”和“两败俱伤”这两种可能性。可是赵括能冒双方步军同归于尽的风险吗?尽管这只有四成概率也不能冒险。赵国骑军一出战,赵国就是十成胜算!秦国这时就连两败俱伤的盼头都没有!
我能消灭你,我就消灭你。我不能消灭你,至少不能让你消灭我,这就是赵括的用兵总纲。
七年前的长平之战,用的是“我不能消灭你,至少不能让你消灭我”。如今的大梁北原之战,用的是“我能消灭你,我就消灭你”。
2016年01月14日 17点01分 4
他们只有“单方面失败”和“两败俱伤”这两种可能性,而且这两种可能性不由他们来选择。六成可能性是单方面失败
2016年01月14日 17点01分
level 8
在雨后泥泞地面跋涉十五里去攻打赵军,被打败(小挫败)后再跋涉十五里返回出发阵地。泥泞地面往返跋涉三十里,先且不论体力损耗,光这个时间就要耗费两昼夜(包括休息和备战、交战时间)。赵括存心就是要耽误秦军逃回大营的时间
2016年01月14日 17点01分 5
level 8
赵军出营带了六天粮食。如果携带粮食不足够,即使打胜了也要回大营搬取粮食,那秦国败军就趁机跑掉了,跟踪不上了。秦国败军断粮了可以吃秦兵们尸体。赵军断粮了可不能吃秦兵尸体,哪怕秦兵尸体遍布战场海量有的是,哪怕是敌人尸体也不能吃!赵军是得胜之师,当然不能做这么丧心病狂的罪行。赵军是得胜之师,凭什么吃盔甲这种不入流的破玩艺儿?那破玩艺还不是一般的难吃,那破玩艺就让秦国败军吃去吧!所以赵军只好带六天粮食了,意思就是六天之内根本不用回营搬取粮食,更不用吃盔甲那种破玩意。六天以后就吃缴获的秦军粮食,当然还有秦军阵亡的战马可吃。秦军们就吃他们战友的尸体,也不用吃盔甲这种破玩艺了,哈哈!
2016年01月14日 18点01分 6
level 12
楼主你在意淫?
2016年01月15日 06点01分 7
level 12
让你吃尸体你吃不?
2016年01月15日 06点01分 8
秦军断粮了,原先带的粮食都被丢弃了。不吃尸体就吃盔甲呗。盔甲透着一股生漆味
2016年01月15日 12点01分
@不可不查看 意淫不可取
2016年01月15日 12点01分
骑兵占劣势就要被打败,这是客观规律不是意淫
2016年01月16日 01点01分
@不可不查看 哟 彭城之战项羽3万铁骑怎么大破高祖帝50万大军?
2016年01月16日 01点01分
level 8
按照“项羽3万铁骑大破韩信50万大军”的军力对比数,赵国光是五万五千骑军就足以大破白起五十二万大军了。但是打仗要看军队质量,不能够“你一个兵就顶我一个兵,然后就是大将的有能和无能”(文人群体就好这一口,这一口是荒谬邪说)。白起手下那叫“秦之锐士”。韩信手下那叫“半训练分子”,又叫“有纪律的乌合之众”。两个群体有本质差别。所以在五万五千骑军以外,赵国又出动了三十八万五千步兵。
当时这三十八万五千步兵绝对比五万五千骑军吸引眼球,但是真正制胜的是那不吸引眼球的五万五千骑军,而不是吸引眼球的三十八万五千步兵。
赵国以骑军为攻击力量,以步军为野战防御力量-------在毫无有利地形可利用下,就在野战中实施步军防御战。秦军(基本全是步军)攻得越狠,他们死得就越多,他们的阵亡交换比例就越大!
2016年01月16日 01点01分 9
level 8
五万五千绳套骑军(不如马镫骑兵给力,但是比空鞍骑兵给力)外加三十六万五千新式步军(有两万步军防守大营,没有开到野地打仗)。对付秦国这五十二万老式步兵,绰绰有余。这可不是“打败”就算完事了,这是要通过多次战斗,把这五十二万“秦之锐士”彻底消灭!
要是消灭韩信手下那五十万“有纪律的乌合之众”,赵军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兵力。我这是给足了秦军面子了
2016年01月16日 02点01分 10
level 8
第一仗往往是最激烈的,第一仗就表面了双方硬实力谁强谁弱了。在此之前显示不出来谁强谁弱。白起自以为秦军更强大,不过他那个经验过时了。七年以前是秦军更强大,现在是七年以后了。秦军水平是原地踏步,赵军水平则是飞跃式提升。等到第一仗秦军被打败了,白起就谋划脱离接触了。赵括就是要耽误秦军一点撤退时间,给他们送去一些秦兵尸体。名义上是用来恐吓秦军投降,暗地里是送给秦军吃的。就算赵括不送“吃的”,野外秦军也可以吃盔甲,盔甲虽然特难吃,但是毕竟不至于饿死。等到支撑了三天、四天的,野外秦军就可以退到出发大营 ,那时候就不用吃盔甲了。
2016年01月16日 02点01分 11
level 8
白起每一次的挑战,赵括全都应战。七年前的长平之战是如此。如今的大梁北原之战也是如此,从来不搞“深沟高垒,拒不出战,然后就谋划偷袭敌人”这一套
2016年01月16日 02点01分 13
level 8
:可以参考史书 看是韩信还是刘邦
---------------------------------------------------------------
是韩信啊,史记是人写的,史记作者(司马迁)良心大大地坏了,他把韩信的败仗移植到刘邦头上。所谓兵仙就是这么用文笔炒作成的。
2016年01月16日 02点01分 14
level 8
秦军其实能回得去大营。赵括怎么利用地形?没有任何有利地形,距离就是地形!野外秦军距出发营地路途遥远就是地形!一路上骑军频繁袭击秦军。等到他们返回南面七十里的出发大营,让他们路途中再折兵八万。二十八万秦国败军撤退到出发营地里,只剩下二十万了,好在还有原先留守大营的八万,还有打败仗时逃回大营的两万。现在合计还有三十万秦军。实力还算雄厚。
但是魏军三十万再加赵军三十八万(这些赵军能有七十万秦军的战斗力都不止),赵魏联军占据了绝对军力优势!哪怕是人数也占据了优势。白起这时就该为这三十万秦军的生命而担忧了。就该感觉到脖子后面冷风嗖嗖了!
2016年01月16日 02点01分 15
level 8
知道这时该怎么留下秦军吗?白起这时已经不作胜利期盼了,他是尽量减少失败程度(这才是正确态度,不像狂妄书生总是惦记着智取强敌)。这时他优先考虑“怎么能够将秦军带回国内”了。
赵军和魏军根本不用合围秦军。六十八万人围三十万人也围不住。赵魏联军就堵住北上和西行的路径就行,至于南下和东进这两个方向,敞开了原野你秦军随便走,不予包围。
2016年01月16日 02点01分 16
过了一个月。白起还就真的就要东面“突围”了,其实东面根本没有“围”,广袤原野随便走,不过往东最终走到燕国去了,秦军到燕国烧杀抢,只能让原本中立的燕国奋起抵抗他们!原先燕国惧怕秦军势力大,也许不敢过分抵抗,如今这帮秦军都被搭乘丧家犬了,干嘛还要怕他们?赵军又从后面慢悠悠跟踪过来了
2016年01月16日 02点01分
别看从秦国本土到前线的“粮道绝了”。然而秦军大营粮食可多了。原本六十万人吃五十天的粮食,经过各种损耗,还够六十万人吃三十七天。不过秦军连死带逃窜,营里只剩下三十万人了,也就是还够三十万人吃七十四天。秦军还有一些拉扯牲畜能够炖肉吃八天的。相当于秦军还有三十万人吃八十二天的粮食
2016年01月16日 02点01分
这八十二天粮食要是省着吃(吃饭量减半),足以坚持一百六十天,过了一百六十天,秦军还可以吃盔甲,虽然盔甲特别难吃,总好过饿死不是?夜长梦多,赵括可没那么多时间跟他们穷耗!
2016年01月16日 03点01分
别说没有足够兵力八面包围,就算真有那么多兵力也不能八面包围。兵法说啥来着?“围三缺一”。我来个创造,“围二缺二”。口子敞得非常大,这才能让白起“放宽心”朝东面突围。当然白起预先派部队侦察东面有没有赵军的埋伏。是真真正正的没有埋伏,没有埋伏你就敢随便走哇?小样!
2016年01月16日 03点01分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