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无需被截断后勤线就已经直接战场败亡。
没有论证过程而直接跳到结论,这叫概括。概括看似简洁其实最没有
信服力,巧妙地免掉证据是概括这套手法的最大优势也是最大劣势。你可以撇掉
举证和证据这么概括,他也可以撇掉举证和证据那么概括,双方各概括各的就
这么概括一万年,也概括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我采用看似笨拙的
“人体战术动作展开”,虽然看起来非常慢,但是论证到哪里就巩固到哪里,
不会被对方的概括逆推回来。
我就不举岳家军如果北伐遇到金军会被打成什么德行的人体战斗动作论证了,免得
广大民族主义者看了岳家军惨败描写非常愤怒。我就用一本穿越小说中----宋军
(当然不是岳家军)与金军战斗中,宋军底层官兵所做战斗动作来揭示,这些战
斗动作岳家军底层官兵根本没能耐做,原因很简单。岳家军最为炫耀的是“大将
一声令下”,这也是各种古代小说最得意的格式,只有“大将一声令下,大将命
令一级一级往下传”,才能充分体现“大将嘎嘎牛逼,底层官兵只不过是工具”,
于是“光荣全部属于大将,工具们没份,哪有工具跟主人分功劳的?”。古代文
学甚至文人YY的“正史”全是这个德行,尤其是《宋史。岳飞传》这部岳飞家史
大篇段落原封不动缩写版更是如此,只有把“家军”写成“岳”的工具,才能体现
“岳家军”的主体是“岳”不是“军”。岳飞他孙子断然不会恶毒污蔑他爷爷。
2015年12月05日 16点12分
1
level 1
军事常识,战场动作,一举一动都需要“大将一声令下”纯属败亡之道!因为敌
人不会发呆等着你“大将一声令下,大将命令一级一级往下传”,甚至还没等到
你这里战场情况反馈到大将那里,敌人早就杀了你了。当年韩信用“大将一声令
下”指挥彭城之战,遭到失败。根本原因就是他这个“大将一声令下”的反馈速
度比战场状态变化慢了三十倍还不止,韩信最引以为傲的“大将一声令下”彻底
失去了用武之地!以至于要靠太史公用卑劣笔法把韩信的败仗都栽赃给刘邦,才在
纸面上糊弄过广大无知书生。岳飞如果北伐只会比“兵仙韩信”下场更惨!当年韩信打败了,
还有重整旗鼓的余地,毕竟是五十六万对三万,有这种人数优势作用下,败得不会彻底。
岳飞不可能有韩信这种幅度的人数优势,就连败退的资格都无,当场彻底灭亡!
打仗-----动手是主体,搏斗机动是辅佐。大旗是指挥大进大退的,不是指挥搏斗机动的。
偏偏任何战斗都不是靠了大进大退来打赢的!文人阶级连这个常识都不知道,
就把“大将一声令下,”捧到了天上,纯属外行冒充内行。
等着,连载开始。
2015年12月05日 16点12分
2
level 1
在我的战斗推演描述中,宋军(禁军,主将杨沂中)底层官兵所做战斗动作完全
不需要“大将一声令下”,就连“都将(连长)一声令下”都不需要,因为根本
来不及!就连“只有步兵一百丈以上远距离机动才需要“大将一声令下”,可惜
宋军(步兵为主)抗御骑军是靠原地搏斗打的,不是靠远距离机动来抗御的,步
兵大军“远距离调动过来调动过去”根本于事无补。宋军禁军的抗御骑兵动作演
练是大宋皇帝赵楷假手杨沂中等一帮高级、中级将官来训练士兵的,若没有赵楷
编制训练大纲,杨沂中等一帮高级、中级将官就算摸索十五年也摸索不出“不该
训练什么动作,该训练什么动作”,全都训练那是不可能的,没有那份时间。
赵楷是凭着白种人古代兵书知道的,中国古代兵书里基本战斗动作是保密的,要
是泄密了,兵书作者吃啥呀?版权咋算?干脆给你来个保密,微观动作让
你读者越看不懂越好(宏观的可以给你概括一下,反正你读者看了也是没法操
作),这就是中国古代兵书本质!欧洲古代兵书是让微观动作越能看懂越好。
是哪一级主官“一声令下”我都会写清楚,不该“大将一声令下”的却偏要“大
将一声令下”,那叫挥霍时间自寻死路,战场上每半分钟都决定一支小部队生死
存亡,甚至单兵与单兵搏斗0.3秒钟就决定生死存亡。至于“大旗旗语”只对百
丈以上长距离机动有信号,对于原地搏斗狗屁信号都没有!
2015年12月05日 16点12分
3
level 1
杨沂中和刘琦各率一支大军平行推进,如果金人集中兵力于一路,那宋军就一路
主守(面对金军集中兵力的那一路主守),另外一路趁着金人在这个战略方向兵
力空虚而长驱直入,所以金人也不敢集中兵力于一路。宋禁军两路齐出看似兵力
分散,其实相互策应而不分散。历史上北宋还有南宋的各次北伐全都是多路齐出,
没有一次是集中在一路出兵的,现在单说杨沂中这一路,所面对金军不可能是金
国全部兵力,金军累吐血了也不敢集中兵力于一路。
2015年12月05日 17点12分
4
level 1
换成岳家军,就算岳飞临机一动下放权力,允许下层官兵自行动作都没有用了,因为平时根本没有练过!岳家军根本就不是培养下层官兵自行其是的地方!要是你们都有战场判断力了,哪能显示出岳大帅英明神武来?现在见了敌人才放权给下层官兵?已经来不及了。士官和兵卒没有任何经验,都将、营指挥使(营长)没有判断力,都眼巴巴等着岳大帅“大将一声令下”呢,对不起,早就被金兵金将给杀了!他们永远等不到岳大帅的“一声令下”了 。哪怕就算岳飞的卫队,下命令不用传递,岳飞直接口令就能听到,那也照样不行,因为人体动作不是长官简洁口令就能说清楚的,得有个理解的时间过程,更何况平时没练过。金人不会给你这个时间过程,几秒钟之内就杀过来宰了岳飞卫队的兵卒了。
2015年12月05日 17点12分
5
level 13
本人要岳粉报出岳家军成立十年左右,杀死金军超过一千人以上的战役,他们报不出。就这么一点水平,何以谈上北伐。岳飞北伐,这完全是说瞎话。
2015年12月06日 05点12分
6
岳家军杀死金兵超过一千的战役有哇。岳飞五百破十万。都破十万了,其中杀死一万不成问题吧?还有麻扎长刀砍马腿,杀死一万五千,还有郾城、颖昌呢。只要封建文人假兵法不垮台,岳飞就有数不清的炒作战绩
2015年12月07日 12点12分
level 1
杨沂中率领西路军北伐,有步军十三万,骑军一万。刘琦率领东路军北
伐,军力不展开(不是文章重点),完颜宗弼亲自率军对付西路军。完颜
宗弼率领了骑军三万和步军四万千,这已经是金国在西线能拿出的全部
野战军力,不能再多了,早多就要东线兵力削弱了,就要任凭刘琦长驱直
入了,杨沂中只要坚守不出就可以牵制住金军主力了。
金军在西线野战军力早一个月就被杨沂中侦测出来,打仗不知道敌人硬实
力,等到打响了就一味炫耀“大将牛逼指挥本领”,这纯属封建文人假兵
法!就凭金军在西线野战军力,杨沂中衡量了双方军力(特别是兵员素质)
以后,决策可以前进。战争讲究的是“抓住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
那种不顾硬实力对比,兴致冲冲对比双方总司令“谁有能,谁无能”纯属
文人阶级集体扯王八蛋!岳飞神话离不开封建文人假兵法,一旦封建文人
假兵法崩塌了,岳飞神话立刻跟着崩塌。按照宋朝史料,完颜宗弼每次入
侵南宋,能拿的出来的骑兵不超过三万(其余为步军),也就是金国能远
程维持的骑兵数量只有三万。骑兵不是文人写几个字就能吹出来的,也不
是抓壮丁收罗乌合之众就能收罗出来的。金国另有一万六千骑军用来对付
刘琦的东路军。这四万六千骑军已经是金国在中原能维持住的骑兵极限。
道理很简单,要是金国有能力在中原维持住十万骑军,那么北宋同样就可
以维持十万骑军,同等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不能因为北宋是汉族当权就维
持不住十万骑军
2015年12月07日 12点12分
7
兴致冲冲对比双方总司令“谁有能,谁无能”还有个特征,就是绝然不承认兵与兵的素质差距,一旦兵与兵素质差距承认了,那套总司令“谁有能,谁无能”的文人模式就维持不下去了。总之,文人模式下,战争就如同下棋,至于棋子是金子还是狗粪完全没关系,棋手的棋艺就是一切
2015年12月07日 12点12分
level 1
有文人说,令行禁止就是无敌精兵了,纯属扯淡!令行禁止只是刚入门。
令行禁止是起码条件,不是全部条件。就凭岳家军只会令行禁止这点道
行。离着打硬仗取胜还差得远呢。战斗中绝大多数时间是“没有令也没
有禁,一切全靠战斗人员判断力,该做什么搏斗动作,不该做什么搏斗
动作”,你这令行禁止这时一点用场都派不上!本文正是要大量展示
“令行禁止”派不上用场的细节。正如会开飞机不等于就可以充当战斗
机驾驶员,会骑马的不等于就能充当骑兵,有武器的群体不等于就一定
是军队。令行禁止是最起码标准,不是精兵标准。光一个令行禁止一点
用都没有。“没有令也没有禁,敌骑从斜方向冲过来了,你怎么办”?
“没有令也没有禁,你的长兵器陷入敌人战马体中,急切拔不出来了,
你怎么办”?“没有令也没有禁,敌骑用骑射来杀伤你,你怎么办”?
2015年12月07日 13点12分
8
level 1
回复9楼,韩信在场就是证据。彭城之战后,史记还写韩信收拢溃兵了。大头兵们根本不认识韩信,他们就认识队率、校尉,队率、校尉们根本就不认识韩信,他们就认识军侯。军侯们根本就不认识韩信,他们就认识周勃、灌婴、夏侯婴、樊哙、曹参这帮子武将。怎么史记就不说周勃、灌婴、夏侯婴、樊哙这帮武将收拢溃兵呢?凭啥把收拢溃兵的功劳全都归给韩信呢?不就是强调韩信是总司令(大将军)么?不就是强调下级的功劳全都归给上级么?好哇,彭城打败仗的责任也同样归给你这个总司令!史记卑劣手法是------写到打败仗时,用文学技巧诱导读者把韩信是总司令”忘掉啊忘掉,忘掉啊忘掉“。等到写到收拢溃兵时,再用文学技巧诱导读者把韩信是总司令”想起来啊想起来“。同样是韩信是总司令这一件事,随着司马迁的需要,就忽而忘掉忽而想起来(调动读者注意力),同一件事的有无,就随着司马迁不同段落的需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司马迁这套写作手法卑鄙透了。
2015年12月10日 09点12分
10
司马迁这套写作手法就叫做春秋笔法
2015年12月10日 10点12分
level 1
别跟我说虽然韩信在场,刘邦不允许韩信指挥哦。你想怎么指挥?大部队调动过来调动过去?韩信别的战斗都是这么指挥。对不起,你这步兵大部队调动过来调动过去根本没有骑兵快!低速步兵跟高速骑兵拼调动根本就是个笑话!关键在于怎样原地搏斗,而不是怎么去调动。对不起,总司令根本指挥不到原地搏斗这一层!平时没有演练过,战时就抓瞎。靠指挥根本不能避免败局。唯一正确举措是龟缩在彭城城墙后面不出战。可是韩信不知道深浅(无知者无畏,韩信甚至整个中国的军界都不知冲击骑兵是怎么回事,项羽例外)。他就说可以出战了,刘邦就采纳韩信主张了,这个战败责任不归给韩信,难道还归给刘邦不成?!
2015年12月10日 10点12分
11
level 1
想让刘邦察觉韩信的战役主张是错误的,除非刘邦在军事上比韩信更高明,如果真是如此,刘邦还要你韩信干什么?还要设置大将军职务干什么?刘邦以国王身份完全可以直接指挥汉军!为了让韩信担任总司令(大将军),不知有多少大将们心怀不满,刘邦吃饱了撑的?故意制造内部离心怎么地?告诉9楼,大将军就是用来指挥全军的。大将军是总司令,不是军师(总参谋长),也不是太尉(国防部长)。凭什么韩信就不许被打败?让刘邦在军事上比韩信更高明那是苛求。
2015年12月10日 10点12分
12
level 1
行了,韩信都被骑兵打败了,岳飞的下场只能比韩信更悲惨!
2015年12月10日 10点12分
13
level 1
韩信指挥彭城之战,也不是一点正面作用都没有。韩信一见形势不妙,连忙大喊一声”到那边小山上去“!韩信原本想大喊”到那边大山上去“,可惜视距之内没有大山。帅旗一指,各路部队纷纷往小山地带移动。避免了失败扩大化。刘邦、张良、韩信、灌婴、周勃、樊哙、俪商、夏侯婴、魏豹、周苛、纪信。。。。。。。。这些个重要人物项羽一个都没抓住,可见汉军损失根本不像史记渲染得那么大。但是既然司马迁把韩信的败仗栽赃到刘邦头上,为了污蔑刘邦。就把彭城之战败仗程度往死了胡吹。什么死了十几万又死了十几万。合起来都有三十万了。莫非汉军光死兵不死官不成?怎么就没见哪怕一个高官被抓住?司马迁人品顶顶恶劣了。
2015年12月10日 10点12分
14
level 1
我对司马迁已经算是客气了,我只限于在兵学方面否定史记,我从来就没敢在文学方面挑战司马迁这个文学泰斗,但是胡适在文学方面也质疑司马迁。胡适有资格在文学上质疑司马迁。论文学,一千个我都不顶司马迁一个,但是论兵学,一千个司马迁全都拧在一块也及不上我一个!
2015年12月10日 10点12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