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刘邦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5
书剑和谐 楼主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择其壤,方能成其大;河流不择其细流,始能成其渊。”刘邦从平民到皇帝,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气度,敢于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放弃无谓的享乐欲望。民族英雄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宽容才能辩识良莠、择善而从,宽容才能摒除旧弊、拨乱反正,宽容才能与日俱进、开拓创新。刘邦的家乡父老(如王陵母亲)、楚怀王诸老将、一些名人儒生(如郦食其)、秦地官吏及老百姓经过反复比较观察,公认刘邦是“宽大长者”。正因为刘邦心胸宽广,所以做事才豪迈大气,结果必然感天动地。刘邦被立为沛公后就高瞻远瞩,祠黄帝,祭蚩尤於沛庭,这是团结东方诸侯和楚人的政治行动。入关后不杀秦王子婴及诸公子,约法三章,不受犒劳,所作所为大气磅礴,大获民心。在楚汉相争时,刘邦听洛阳三老董公劝说,为义帝公祭,举哀发丧三天,号召诸侯共伐项羽。刘邦敢于对项羽说:“吾宁斗智不斗力”。是因为他吸引、包容了不少有识之士的加入,如张良、陈平、郦食其、郦商、陆贾、张苍、叔孙通、随何、袁生、郑忠等,这些人是以谋略胜,用精心的谋划代替攻城野战力量的不足,把谋略转化为战斗力。刘邦用他们的优势,以自己之长攻彼之短。在汉弱楚强的形势下,为壮大自己的力量,孤立项羽,广泛结盟。他根据战争的形势分封了7个诸侯王: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臧荼、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他们为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刘邦和西楚集团内部权贵有密切的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多次在自己危机时救命。项羽失势后,楚军将领包括项氏族人成批投奔刘邦,靠的正是这种彼此捻熟的老关系。项羽战死后,刘邦为其发哀,以鲁公礼葬之,诸项氏枝属,刘邦皆不诛,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这些措施对迅速平息楚地、安抚楚军将士、稳定项氏亲属很有必要。刘邦为帝后下诏““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厘王、齐缗王、赵悼襄王皆绝无后,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这是刘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施仁政、行王道的重大举措。刘邦对蒯通、季布、栾布、贯高等人的宽大处理,派遣陆贾使南越,成功劝说尉他称臣奉汉约,接受南越王印,使南方安定,更是感天地、泣鬼神,体现了王者风范。刘邦62岁那年,在返回京城的路上,他特意去了曲阜,以隆重的太牢之礼祭孔子,开中国历史上皇帝祭孔子之先河。他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以孝治理国家,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综上所述,“天空收容每一份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广阔无边。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浩瀚无垠。他们,因为包容,所以大气。”刘邦因为宽容、刚强,所以成功。
2008年06月17日 03点06分 1
level 0
韩信后来被屈杀了
2008年06月21日 21点06分 4
level 15
书剑和谐 楼主
从易中天教授分析可知,刘邦对韩信的处理也体现了宽容的一面。
2008年06月23日 17点06分 5
level 7
刘邦得知韩信死讯后内心相当复杂,不过也说明了刘邦至少有惋惜的心理
2008年06月24日 15点06分 6
level 6
不败顽童古三通是畜声不如的禽兽
2011年03月17日 10点03分 9
level 11
[顶]
2011年07月06日 11点07分 10
level 11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2011年10月11日 04点10分 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