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才:旷世逸才的杨度
秦王子婴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4
杨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很具有代表性的风云人物,在清末民初的鼎革巨变中颇有影响。他先后投身截然对立的政治派别,一生几起几落,毁誉荣辱如影随形。本文在考察杨度一生传奇经历的基础上剖析其思想的嬗变,力求在脱离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
2015年09月20日 15点09分 1
level 14
二、杨度一生的思想嬗变
杨度一生的政治思想有四个大的变化。即从帝王之学到君主立宪思想,再认同民主共和思想直至最后接受共产主义思想。这里面既有当时社会大环境的作用。又有个人因素的影响,本文将对杨度的主要政治思想略作介绍,并将杨度政治思想嬗变原因做一简单分析。
2015年09月20日 15点09分 3
level 14
(一)帝王之学——杨度政治思想的发端
杨度早年十分推崇帝王之学。他的帝王之学思想无一不是继承其老师王闿运的衣钵。王闿运为晚清著名的经学大师和诗文大家。王闿运平生最得意之作并非其诗文,而是其颇为自豪的帝王之学。何谓帝王之学?其实质就是‚物色、拥戴、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在辅佐过程中设非常之谋略,建非常之功勋‛。这种学说与以往在斗室之中所做学问不同,不仅要求持此学说的人具有较高的天赋。同时还要善于使用法、术、势各种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这种帝王之学可谓大行其道。如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等纵横家便属于此类人物。这其实就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具有强烈的名利思想,认可各类权术潜规则,其‚术‛远比‚学‛重要。杨度师从王闿运后。开始全面学习和吸收其师的帝王之学。王闿运的帝王之学不同于传统帝王之学,王是经学大师,他强调通经致用,把经与术结合起来,形成了他的帝王之学。王门的帝王之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一、反对宋学。强调《春秋》的变通思想;二、经学是拨乱治世的工具;三、居静不动、察时观色的处世法则。杨度细心研习王门帝王之学,体会其精神。在王门学习一直到进京会试这几年里,杨度满怀壮志,怀满腹才学,以图一朝科举中第,出入庙堂,辅佐圣君,实现其政治理想。正如其所作《沧浪歌》中写到:‚山川紫气今何处,我欲一往寻真人。萧曹不足道。管乐何云美。戎衣一袭天下平。重使斯民见伊吕。‛这些言论表明此时的杨度政治思想中仍然没有摆脱圣君贤相的旧式模式。这种思想的内核依然是帝王之学。而且在戊戌年他最后一次参加会试之前他的头脑仍然局限于传统帝王之学。
戊戌年会试之际,杨度的思想开始有所变化。即日益倾向学习‚新学‛,也就是西方的各种政治学说。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京师乃人文荟萃之地,远比杨度的故乡湘潭开通便利,其时新学盛行。杨度又结识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的士子学人,使其传统思想逐步被新学所取代;二、杨度在京会试期间,正值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思潮成为主流。救亡成为时代主题,杨度作为一具有强烈政治参与意识和爱国意识的士子。思想受到极大震动,这也成为他积极学习新思想的动机;三、会试的失败,使杨度对传统的经学兴趣日淡。出于强烈救国的愿望,他把关注领域逐渐转到西方的先进民主政治思想。尤其是西方的民主宪政思想。于是。杨度的帝王之学便加人了新的‚原料‛,那就是君主立宪思想。如果说,实施帝王之学是王闿运教给杨度的政治目标,那么宪政思想成熟之后的杨度。则把帝王之学作为实现宪政的手段。在杨度的政治生活中。帝王之学和君主立宪是其左膀右臂,二者缺一不可。
2015年09月20日 15点09分 4
level 15
不错
——————————————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醉生梦死谁成器,拓马长枪定乾坤。后面的就记不住了…
2015年09月20日 22点09分 16
level 15
呵呵![吐舌]
——————————————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醉生梦死谁成器,拓马长枪定乾坤。后面的就记不住了…
2015年09月20日 22点09分 1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