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直身(直裰):它与深衣的主要区别在於:深衣是两片合在一起的,所以腰际有条缝合线。因为是上下两截衣服分开裁剪。称之为“分裁”。也就是“上下连属”直身是一体裁剪,中间不开缝,称之为“通裁”。有人以为深衣两边不开叉,而直身两边开叉,大谬。直身也可以不开叉。这种制式宋明以后相当广泛,僧道穿的都是这种。满清“剃发易服”,因为有“僧道从俗不从”的折中方案,所以保留至今。可惜也快变成马褂了。。。。
2008年05月23日 08点05分
5
level 12
褙(bei)子:宋明两代成年妇女的一种礼服,一般为对襟,两侧开叉。衣缘可以开到胸前,也可以开到底
2008年05月23日 08点05分
6
level 12
还有一种叫“比甲”的东东,和褙子的区别在於没有袖子。后来逐渐演变为侍女穿的专属样式,《红楼梦》里老妈子和丫环穿的都是这个东东。
2008年05月23日 08点05分
8
level 12
中衣:大家经常忽视的东东,就是外衣领子露出来的白衣。因为在外衣的里面,内衣的外面。称之为“中”衣。作用相当於西装的衬衣。建议大家穿汉服最好不要不穿。当然古代也有圆领的汉服,称之为“曲领”。这并不是唐朝穿胡服以后才首创的。袍:夹层的长衣。衫:单层的长衣。 至於礼服和常服如何区分,历朝历代都不大一样。在这个礼崩乐坏,黄袍也乱穿著上街的年代,就更没人分得清,除非国家搞出个标准出来。反正袖子越大,下摆越长的衣服,肯定不适合工作,可以划为礼服之列。反之适合平常穿的衣服,就是常服。但是在古代,玄端(也是上衣下裳的一种)是天子的常服,是士大夫的礼服。而深衣是贵族的常服,平民的礼服,所以也很难划分。总之冕服是绝对不能穿的。
2008年05月23日 08点05分
9
level 12
长衣:比较随意的说法,就是指深衣和直身之类汉服(一直盖到脚,还不够长吗)。真裾:肯定是直裾的误笔。杂裾:流行於南北朝时期的一种款式,隋唐以后就少见了,昙花一现。制作方法不明,北京的翾儿(在汉网做过版主)仿制过一件,可以向她询问。玄端:你在电视上看到的应该就是玄端。那正是玄端的基本样式。裳:现在的裙子在古代就叫裳(chang)。而古代的裙,指的是围成一圈垂下来的东东。比如帷帽周围的纱也叫裙,还有乌龟壳周围的肉叫“裙边”…………
2008年05月23日 08点05分
10
level 12
下面是南北朝另一种款式,叫衫裙,是对襟的。后来也有交领的衫裙。和襦裙的区别:襦裙是上襦在下裳里面,而衫裙上衣较长,在下裳外面。这是我的看法,不知对不对。当然,这两件衫裙分别是贵族和演员穿的(袖子好大……)。后世的衫裙平民穿的多,袖子也很窄,比如佟香玉穿的好像就是
2008年05月23日 08点05分
12
level 12
强调一下,青红赤白黑是五种正色,先秦只有贵族才能著,平民是不可以僭越的。其余颜色混合出来的都是间色,比如橙、绿、紫等等。被认为是卑微的颜色。可是这样的等级制度贵族首先就打破了,比如齐王好紫色,结果紫成为后来的尊贵之色。商人本来是最低一等的平民(士农工商),可是由於他们拥有大量财富,结果也穿的花团锦簇,打乱了各种颜色的界限。后来随著朝代的更替,世袭制的不断被破坏,等级制度越来越模糊,颜色的等级也执行的很不严格。朝廷屡屡下禁令,却屡屡被打破。当然,这与生产力的发达也是分不开的。另外,红色作为严格意义上的喜色,大概是宋以后的事情,以前黑色才是喜色,白色为丧色,与外国正好相反。但白色还是正色之一,所以只有白色的粗麻才能算“缟素”。如果想穿白色的汉服,最好是在暗花,佩饰等上面作文章。但千万别系白腰带。
2008年05月23日 08点05分
14
level 7
非常有学习价值~~大家好好学习哦~~别下次提问的时候,还一问三不知哈~~
2008年05月23日 16点05分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