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燕】鱼和它的自行车
谭小鱼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2
《鱼和它的自行车》 这本小说,通过一个上海女子从十七岁的孩子,到为人妻母的成长过程,她像气球一样每当吹大,就会破灭的爱情,她像雀斑一样可以因为防护而变浅,但永不会消退的痛苦,通过她和大多数上海女子一样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故事,再现了鱼到底是怎样找它的自行车的。找到了以后,鱼又是怎样照顾它的自行车。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条鱼,还有一辆自行车。出版社:上海文艺作 者:陈丹燕 
2005年09月04日 19点09分 1
level 2
92年的《独自狂舞》02年修改了1/3,重版——《鱼和它的自行车》陈丹燕:常常我会希望修改很多年以前写过的文章,《鱼和她的自行车》就是一个例子,这个故事写在1992年,然后它就出版,到2002年的时候版权期到了,出版社希望能够重版,所以我重新再仔细看了一次,这时候发现十年里面我的很多想法有变化,对这个故事的很多阐述我希望能够更深入,这时候我很想修改,修改以后再出版,那个感觉很像昆德拉说的每一个小说的写作都像是在练习弹钢琴,但是作家希望的是不要把练习曲反复的弹,而是让听众听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成熟的作品,当时我的同学也警告我这样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这个修改很吸引我,所以我还是修改了三分之一然后出版,包括下面一个《纽约假日》到《慢船去中国》的过程是差不多的,《慢船去中国》的前半部分用了《纽约假日》的原型,但是放进去的一个很大的背景和新的人物以及新的事件,从我个人来说,我看到我自己在结构上的进步,但是我不知道你会有这个感受,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才是最诚恳的,我只能够把整个过程告诉你,也许我更多的是从我的角度在考虑。
2005年09月04日 19点09分 2
level 2
原价: ¥16.00元 出版/发行时间: 2002-04-01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 陈丹燕 ISBM: 7-5321-2368-5 版次: 1 开本: 1/32 页数: 191 在七十年代柏林的女权运动高潮中,女权主义者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口号,叫:一个女人不需要男人,就像一条鱼不需要自行车一样。到了九十年代,柏林的一家女子婚姻介绍所的名字,叫做:鱼在找它的自行车。一个北京的妇女问题研究者认为,上海市民阶级的妇女,在生活中看不见内心的理想,安身于小康的生活,沉湎于都市的时尚,生活的激情对于她们,就像自行车对于一条鱼一样。一个上海女子认为,对生活的激情,对过一种不平凡的生活的要求,对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感情,这些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鱼和自行车的关系。这本小说,通过一个上海女子从十七岁的女孩,到为人妻母的成长过程,她像气球一样每当吹大,就会破灭的爱情,她像雀斑一样可以因为防护而变浅,但永不会消退的痛苦,通过她和大多数上海女子一样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故事,再现了鱼到底是怎样找到它的自选车的。找到了以后,鱼又是怎样照顾它的自行车。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条鱼,还有一辆自行车。
2005年09月04日 19点09分 3
level 5
3个字 .我要看
2005年09月06日 02点09分 4
level 1
??budong
2005年10月05日 04点10分 5
level 1
很赞,喜欢的朋友们这是一本绝对值得拥有的书```
2007年05月26日 08点05分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