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秦军的军功爵制,确实极大程度调动了将士们的积极性!但是,斗志不是单纯靠重赏来维持的!
长平之战,几十万赵军被杀,让赵国人清楚地认识到:不投降会死,投降了也是死!与其投降后被杀死,不如拼死一搏,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赵军将士的斗志,已经不是重赏能激励出来的了!那是人被逼上绝路后,斗志总爆发了!杀死敌人,不是为了获得重赏,而是为了为亲人复仇,为了不再受敌人的侮辱……
胆小的怕胆大的,胆大的怕不要命的……秦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一年多下来,邯郸城下,倒下了十几万的秦军,而邯郸,仍然是岿然不动……
2015年05月20日 14点05分
1
level 5
秦人骨子里还是很胆小的,因为秦国酷律逼迫着秦国百姓参战。而攻坚战,巨大的伤亡又令埋藏内心的软弱爆露出来,结果就举国而降。
2015年05月24日 18点05分
4
其性强,其地险,好好去看看吴子!
2015年05月25日 04点05分
请问沛县乞儿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2015年05月25日 04点05分
胆小?秦国可是军国主义!
2015年05月28日 14点05分
level 13
邯郸之战,
秦昭襄王是死一批再增兵一批的添油打法,很秦国式。。。。。
2015年05月25日 21点05分
6
这是一个方面吧
2015年05月27日 15点05分
还有就是将领一直换,命令混乱,军队的战斗力又因长平之战大幅下降
2015年05月27日 15点05分
level 11
长平打完直接借着胜利一鼓作气,说不定还行…回家修正完了再来还打个屁
2015年05月27日 15点05分
7
level 14
我个人认为。邯郸保卫战体现了白起用兵之道的弊端。所有人对秦国都恨之入骨以至于最后同仇敌忾。相比之下王剪的道就高明多啦。齐国的不战而降就是最好的例子。我相信白起没死,邯郸之战一样惨败。而且后期的统一战争不会比王剪打的更好更顺利。
2015年05月27日 16点05分
8
又不是白起打的,看不懂
2015年05月27日 17点05分
回复 timerating :仔细看。我说邯郸保卫战体现了白起兵道的弊端。没说是他打的啊
2015年05月27日 17点05分
回复 永恒山丘 :噢,白起兵道的弊端?白起什么兵道?
2015年05月27日 17点05分
level 11
应该说打退秦军了而已,伤亡不知道事秦军的多少倍,拼死拼活的抵抗,五国联军才打退
2015年05月28日 14点05分
9
秦屡增兵早已疲。。。十八万楚魏联军与赵夹击暴秦菊,能有多大伤亡?
2015年05月28日 20点05分
回复不战屈人999:你以为一开始就是十八万军队?
2015年05月29日 05点05分
回复
������ƻ��
:楚魏联军一共十八万,长平之后的赵国实在拿不出多少兵力,愣让秦军伤亡三十万,还有二万秦军投降
2015年05月29日 05点05分
level 11
因为赵国人死扛,时间一久就对秦军不利了,诸侯见势就上去补秦军一刀。秦国方面,秦军第一名将拒绝打这场仗,还散布失败言论,影响士气。
2015年05月29日 02点05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