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de永元】苏云金杆菌内外毒素混合杀虫剂的毒理学研究
崔永元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baitoobad 楼主
【注:BT基因即是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基因】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05期 加入收藏投稿 苏云金杆菌内外毒素混合杀虫剂的毒理学研究宋瑞琨 李龙 徐以平 王大菊 林开春
【摘要】:对苏云金杆菌内外毒素混合杀虫剂的毒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杀虫剂的经口、经皮急性毒性低,其LD(50)均大于5000mg/kg,无明显皮肤致敏、致突变、致畸、蓄积性和生殖毒性。有轻度的皮肤刺激作用,剂量达到10mg/kg时呈现出免疫毒性作用。建议在农药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中,增设免疫毒性的评价方法。
【作者单位】: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环境毒理学研究室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药理学教研室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微生物农药研究室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农药毒素毒性
【基金】:国家农业部“八五”科技攻关资助
【分类号】:R996.2
【正文快照】:苏云金杆菌内外毒素混合杀虫剂的毒理学研究宋瑞琨,李龙,徐以平,王大菊,林开春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环境毒理学研究室,武汉430030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药理学教研室,武汉430070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微生物农药研究室,武汉4300
2015年04月28日 09点04分 1
level 1
baitoobad 楼主
【根据百度百科】
BT基因
BT基因即是苏云金芽胞杆菌基因。苏云金芽胞杆菌可以分泌一种毒蛋白,对鳞翅目鞘翅目昆虫(比如小菜蛾)有很强的杀伤作用。人类很早就研究利用BT菌来杀灭害虫,总共有100多年历史。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基因克隆、DNA操作等技术出现,人类开始从BT菌中克隆其毒蛋白基因到工程菌中,制作生物农药。不过现在随着广泛的应用,害虫也大量出现抗药性。
2015年04月29日 01点04分 3
level 13
96年的论文,不知现在免疫毒性研究清楚了吗?
2015年04月29日 04点04分 4
level 1
baitoobad 楼主
值得关注一下: 剂量达到10mg/kg时呈现出免疫毒性作用。建议在农药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中,增设免疫毒性的评价方法。
2015年04月30日 14点04分 5
level 11
转转们表示无视
2015年05月01日 00点05分 6
level 1
baitoobad 楼主
有的人会无视,那么对这样的人说的话 更要警惕。
2015年05月01日 07点05分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