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之阮籍的儒学政治思想
孔子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6
天泓面壁 楼主
2015年04月28日 02点04分 1
level 6
天泓面壁 楼主
阮籍(210~263),三国时魏诗人。。字嗣宗。容貌气质俱佳,志气宏放,颇为傲然,不拘礼法,喜怒不形于色,亦不臧否人物。要么宅居观书,累月不出,要么纵情登览,每每忘归。典型事迹如:魏文帝欲纳之为婿,大醉六十日,不言而拒;对嵇康施以青睐,嵇喜则作白眼;率性驾车,至穷途无路处便恸哭而反;性嗜酒,闻步兵营有藏酒,因出为官。
2015年04月28日 02点04分 2
level 6
天泓面壁 楼主
阮籍是竹林七贤的三巨头之一,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魏晋时期,正是名教儒学与老庄玄学相互辩难与分合的时代,竹林七贤大多信奉玄学。任继愈在《中国哲学史》中说到:“他们以宇宙的最高本体作为追求目标,希望自我与本体合而为一,得到某种境界,用来安身立命与苦难的现实相对抗,他们追求的本体就是自然。”这也即是由嵇康所倡导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从意识形态的范畴上说他们无疑是边缘者与异己者,因此,怀才不遇,醉心于山水之间,酣畅淋漓于杯中之物也就成了他们抒发个体情怀仅有的出路。“恨天低,大鹏展翅难高飞。”是不言而喻的,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凉心境呢?其实,“大哀在怀,非恒言所能尽”者,汉魏时代也并非阮籍一人。前有荀或,后有陶潜都是如此。生逢乱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道家的一种“大悲无泪,大音稀声”的无奈,一种痛彻肺腑的酸楚,这又哪能是诟病之后人所能领会得来的呢?我深深地理解了他,这个惆怅不已的末路英雄!
2015年04月28日 02点04分 3
level 6
天泓面壁 楼主
在那个纷乱的时代,文人要么反抗,要么屈从。阮籍选择了后者,嵇康选择了前者,那么阮籍由儒入道,整天醉酒,是不是真的抛弃了儒家学说?其实不是的,阮籍心低还是对盛世有莫大的期望,心中的修平治齐之志没有磨灭,反而更加浓重了。这时其挥笔写下了《通易论》一文,借阐述易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
2015年04月28日 02点04分 4
[酷]
2015年04月28日 04点04分
[开心]
2015年04月29日 00点04分
level 1
o
2015年04月29日 13点04分 5
level 13
除了广陵散,我只记得“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2015年04月29日 14点04分 6
level 11
喝酒去
2015年04月30日 06点04分 7
level 1

2015年05月05日 12点05分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