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转贴学校曾经对教师的教案进行大检查,对教案写的不认真的老师进行批评、扣除量化分等处理。之后对优秀的教案进行展示,让别的老欣赏观摩,吸取经验。我认真看了获得优秀的教案,大多是写的很认真的,可以说是非常的干净,非常的整齐,有条有理,有理有据。这时我就有困惑了,难道老师一次性写下的教案都是适合学生的,尤其是小科的老师,一下子教五六个,甚至七八个班的。我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教案才算是个优秀的教案呢?我认为课堂教学不必为刻意迎会某些规定而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上课,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学。对教案的要求也不再要求篇幅和字数,而是只要好用、实用、有新意即可。另外教案也是很活的,因为你备的一节课不可能都适合所有的学生,有些环节恐怕在别的班就得删除,有些班就需要增加些环节,所以我认为教案应该增删很多内容的,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咱们再来看他们的优秀教案:一、干干净净的教案一个老师写好教案后,我想不会不拿到教室吧,既然拿到教室,教案上就不会不沾粉笔灰的,或是脏、或是存在卷角。但是干干净净的说明什么问题?那只能说这个老师的教案就是为了应付学校领导的检查而不是专门为上课写的教案。上课总是马马乎乎的上课,下课总是晕晕沉沉的下课,老师讲的昏昏然,学生听的沉沉然。我想这样的老师的确可以获得具有优秀教案的奖项,因为学生都听的到了“忘我”地步,好多都进梦乡了。当然我这也不是很绝对,大师级人物也是存在的,可以不看课本,不看教案,自然大方的,顺顺利利的,有条有理的向学生道来,但每个学校有几个这样的老师,全国又有几个这样的老师?二、整整齐齐、有条有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知识也灵活的知识,所以我们不应该用固定的模式去给每个学生上套,教案要适合每个班级的情况。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很难作到因生施教,但我想因班施教还是可以的。因为每个班的班风是不一样的。但一个教案,讲完一个班后,自己的教案真的就与自己预设的情景一样吗?不需要增点东西,不需要减点东西,就像“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世界上真的存在这么神的教案吗?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认为,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我认为讲得很有道理。因为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有待完善,教案怎么可能会存在没有一点缺憾呢?------------------有心事就要发泄!更多精彩请到“会说话的哑巴”博客!
2008年05月02日 00点05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