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4
乐士文1号
'乐士文1号'飞机是在1923年由广东革命政府航空局长兼广东飞机制造厂长杨仙逸主持设计并由中外技术人员合作试制成功的.于1923年10月3日被大火烧毁于广州的一个机库中。乐士文中文意思是美好前程,玫瑰世界。
简介
孙中山和宋庆龄在乐士文1号飞机前合影
乐士文1号飞机是在1923年由广东革命政府航空局长兼广东飞机制造厂长杨仙逸主持设计并由中外技术人员合作试制成功的.在试制过程中,孙中山先生偕夫人曾亲临广州大沙头'红屋'飞机制造厂视察.飞机制成当年试飞乐士文1号的飞行员是美国人哈里·韦恩·阿博特(Harry Wayne Abbott)。于1923年10月3日被大火烧毁于广州的一个机库中。
制作过程
制造过程中的乐士文1号飞机
1922年,杨仙逸在美国的时候,还认识了盖伊·科尔韦尔(Guy Colwell),并有过交往。盖伊·科尔韦尔是一个有经验的飞机工程师,曾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公司工作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迁往美国,定居在旧金山湾对面,邻近奥克兰的阿拉梅达。杨仙逸还认识一位飞机制造家阿瑟·怀尔德(Arthur Wilde),也住在旧金山。通过杨仙逸的关系,航空局将他们招募进来,为在中国造飞机提供设计和制造技术上的帮助。
1923年4月,科尔韦尔和怀尔德到达上海。杨将军指示科尔韦尔,我们要自己造飞机,请设计一种轻型的侦察/轰炸机。这是一种能提供给空军使用、容易维护和修理的现代化飞机,而且
乐士文1号
能在中国国内生产。飞机采用木质结构,尽量少采用金属部件;发动机、仪表、螺旋桨等从航空局现存的备件中选用。科尔韦尔负责飞机设计,设计时飞机编号为1号机。怀尔德负责生产准备,包括采集制造飞机所需要的各种装配、机械和生产木结构机体的木工工具与设备等。
1号机就是后来的“乐士文”1号飞机,采用了寇蒂斯公司的OXX-6型发动机和螺旋桨;散热器和油箱也是从寇蒂斯N-9C水上飞机备件中找到的;机轮、轮轴、松紧螺套、仪表还有其它各式各样的零件是从寇蒂斯JN-4D2飞机的备件中找来的。科尔韦尔根据从仓库中找到的这些部件来设计飞机,经过他的周密安排和紧张工作,于1923年5月初就完成了总体和细部设计。
由于时间紧,怀尔德还发动考特兰小分队的人员一起来制造飞机。大家夜以继日地工作,从详细草图到正式图纸,科尔韦尔催促着他们尽快干;制造了零部件,又制
2015年03月30日 15点03分
30
level 14
不好意思,乐士文的涂装太想了,印象非常深刻,随不知,摆乌龙了。。。
2015年03月30日 15点03分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