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记
madoka信徒避风港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Madoka信徒 楼主
无分类
2015年03月28日 07点03分 1
level 13
Madoka信徒 楼主
委 会意。字从禾从女。本意是指庄稼的植株较通常为矮小(假如把禾株的通常高度与强壮程度类比于成年男子的话,那么收成不好的年头,禾株的高度与强壮程度像成年女子)。本义:庄稼植株形体尺寸小了一号。引申义:软缩,软化。说明:在委托、委任、委身等词中,“委”指委托者自谦,自比弱者,自称“身材小一号”,从而在委托关系中把被委托方的地位抬高。辨析:“委”与“屈”是一对义近字。“委”指身材本来矮小,“屈”是指正常身材的人通过弯腰屈膝动作使得看上去比较矮小。
2015年03月30日 09点03分 2
level 13
Madoka信徒 楼主
家君
(1). 春秋 时代卿大夫封地的基层官员。
《墨子·尚同下》:“卿之宰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左右其君也,是以选择其次,立而为乡长、家君。”《墨子·尚同下》:“故 子墨子 言曰:‘然胡不赏使家君,试用家君,发宪布令其家。’”
(2).《易·家人》:“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后称己父为家君。
《后汉书·列女传·汝南袁隗妻》:“ 孔子 大圣,不免 武叔 之毁; 子路 至贤,犹有 伯寮 之愬。家君获此,固其宜耳。” 明 高濂《玉簪记·追别》:“我有白玉鸳鸯扇坠一枚,原是我家君所赐,今日赠君,期为双鸳之兆。” 清 李渔《蜃中楼·双订》:“家君杜门深居,不通宾客,就有冰人到来,也不能相见。”
(3).用称人父,但多需在前面加适当的称对方的敬词如“贤”、“足下”之类。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 袁公 问曰:‘贤家君在 太丘 ,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元方 曰:‘老父在 太丘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客有问 陈季方:‘足下家君 太丘 ,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季方 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 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
2015年04月10日 00点04分 3
level 13
Madoka信徒 楼主
湖南文徵序
曾国藩
Tony私藏的古文观止
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纂《湖南文徵》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为这本书作序)。国藩陋甚,齿(年纪)又益衰,奚足以语文事。窃闻古之文,初无所谓法(文章章法)也。《易》、《书》、《诗》、《仪礼》、《春秋》诸经,其体势声色(指文章的结构、布局和文采。),曾无一字相袭(互相抄袭,指各有特色。)。即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持此衡彼,画然若金玉与卉木之不同类,是乌有所谓法者?后人本不能文,强取古人所造而摹拟之,於是有合有离,而法不法名焉(意指后人不会写文章,强迫自己摹拟古人的文章,於是有的模拟得像,有的模拟得不像;模拟得像就说合「章法」,模拟得不像就说不合「章法」。)。
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若他们不是等著摹拟,就能够发自内心而写出自然的文章。),约有二端,曰理,曰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文章大致有二种:一是说理,一是抒情。都是每个人本身都具有的。)。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诸书,而传诸世;称吾爱恶悲愉之情,而缀辞以达之,若剖肺肝而陈简策(中国古代书籍主要是用墨写在竹木简上。人们将竹木劈成狭长的细条,经过刮削整治后在上面写字,单独的竹木片叫做「简」,若干简编连起来就叫做「策」。),斯皆自然之文。性情惇厚者,类能为之,而浅深工拙,则相去十百千万,而未始有极。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大概都有自己的偏好,或偏理,或偏情。)。以理胜者,多阐幽造极之语,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不够中立客观。)。以情胜者,多悱恻感人之言,而其弊常丰缛(形容词藻丰富多采。)而寡实(很少有实质的内容)。
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大抵义不孤行,辞多俪语(对偶的辞句;指骈体文。)。即议大政,考大礼,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历唐代而不改。虽韩、李(韩愈、李翱)锐志复古,而不能革举世骈体之风(韩愈等人提倡文,仍然无法改变东汉以来已流行的骈体文风尚。)。此皆习於情韵者类也。宋兴既久,欧阳、曾、王之徒(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崇奉韩公,以为不迁之宗,适会其时,大儒迭起,相与上探邹鲁(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研讨微言,群士慕效,类皆法韩氏之气体,以阐明性道。自元、明至圣朝康、雍之间,风会略同。非是不足与于斯文之末。此皆习于义理者类也。
乾隆以来,鸿生硕彦,稍厌旧闻,别启涂轨,远搜汉儒之学(指汉儒重视训估考据的学术风气。),因有所谓考据之文。一字之音训
2015年04月21日 08点04分 4
level 13
Madoka信徒 楼主
一字之音训,一物之制度,辨论动至数千言。曩(昔日)所称义理之文,淡远简朴者,或屏弃之以为空疏不足道。此又习俗趋向之一变已。(注:东汉至唐,流行骈体文,注重文章辞采;宋代至清代康雍之间,流行古文,注重义理。乾嘉之际,流行考据之学,注重文字校义。至桐城派兴,主张文章(辞采)、义理、考据三者并重。《湖南文徵》一书所选的文章,以义理类为主,情韵类(辞采)居次,而少有考据之文。)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亦山国荒僻之亚。然周之末,屈原出於其间,《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逮乎宋世,周子复生於斯(周敦颐,湖南人。),作《太极图说》、《通书》,为后世言义理者所祖。两贤者皆前无师承,创立高文(屈原、周敦颐,一言情,一言理,都没有效法某一流派,却都能写成好文章。),上与《诗经》《周易》同风,下而百代逸才,举莫能越其范围。而况湖湘后进,沾被流风者乎?兹编所录,精於理者盖十之六,善言情者约十之四。而骈体亦颇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不强调章法而章法不曾有乱。)。惟考据之文,搜集极少。前哲之倡异不宏,后世之欣慕亦寡(考据方面的文章搜集太少,因为前哲的倡导不够宏大,而后世文人亦少欣慕考据之文。)。研生之学,稽(考核)《说文》以究达诂,笺(ㄐㄧㄢ,注释。)《禹贡》以晰地志,固亦深明考据家之说。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取其长而不溺其偏(取其文章的优点而不沉溺自己的偏好。),其犹君子慎于择术之道欤?
2015年04月21日 08点04分 5
level 13
Madoka信徒 楼主
盖三十九年来,共行十万数千余里。悬车束马者,中不得数年焉。年华如水流,等闲抛掷,风驰电掣,一转瞬间,几不知老之将至。
而今年二月朔日,遂以四十。设使向之所遇不以游而以闲,平居闭户,左图右史,以自珍于分寸之间,其所得似有足多者。然余始也乐於游而不自疲,继也苦于游而不获止。不获止,则余之不能以闲而自实其岁月也,殆有天焉,非人之所能强也。
悲夫!余长余妻十三岁,妻兄汝充小余十岁,汝光小余十一岁,而二君不为远游,居家闲甚。所得岁月,余转觉幼之(我反而觉得自己的年纪比他们还小,指自己不如人)。因其置酒为寿,书此以代一酹(ㄌㄟˋ,以酒洒地而祭。)。噫!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为闲为游,余又恶能自主!
2015年04月21日 09点04分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