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5
读MEI国人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这本书,简直就是在读一部人类的近代战争史,脑海还不时地涌现出电视中《动物世界》的画面。 从这本书我得到的结论就是:大国的兴衰就是武力和强权的兴衰,就是弱肉强食的历史,与丛林中的动物世界无异。当然作者并没有直白地这样写,这是我从字里行间读出来的。从书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国或者强权的肯定,或者说他认为这就是客观现实。然而由这样的强权大国主导的世界是不是太令人沮丧和失望了?
2008年04月20日 07点04分
1
level 5
是世界本来如此,还是这本书有问题?这本书可是畅销书,一版再版,影响巨大。其实世界并非如此,这只是从西方文化的角度看世界,才看到这样的世界。还有就是尺度的问题,保罗·肯尼迪用的是距今500年的尺度,这个时间段,正是西方大国崛起,活跃于世界舞台的时期。我们只要放宽时间的尺度,像15世纪初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这样的事件就会进入我们的视野。
2008年04月20日 07点04分
2
level 5
在公元1405年—1433年20多年间,中国明朝的郑和七次率船队远航,途经东南亚、西亚、东非等众多国家和地区。郑和的船队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武器装备之精良,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譬如人数,多次达到27000多(第1、3、4、7次)人,船只一般超过260只,最大的船,吨位达1500吨级。其实郑和所到之处,皆可武力占领,不会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但郑和的船队每到一处,都是尊重别国之宗教和文化,赠送礼物和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或者确立一种册封和朝贡关系。为什么郑和不去占领这些地方?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当时东南亚许多地方华人移民的总数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当地的土著居民,朝廷只要稍加支持和肯定,这些地方与中国就会形成一种像今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这些国家与英国的那种关系。但是这些都没有发生。
2008年04月20日 07点04分
3
level 5
这和60年之后西方航海家远航这些地区和其他非欧洲地区的所作所为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1492年西方的航海家哥伦布的4次远航(1492年—1504 年),达·伽马的两次远航(1497年—1503年),以及后来西方所谓的地理大发现时期的麦哲伦及库克等人的环球航行,所到之处,就是占领、杀戮和掠夺。为什么如此?这其中可以探索出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是两种文化的差异所致。
2008年04月20日 07点04分
4
level 5
还有大国一般应该出现在大陆的边缘地带,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四面受敌,赢得发展的时间。比如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美国、法国、德国都是在大陆的边缘,在大陆的中间地带,很难出现大国。这些地方只能是大国轮番表演的舞台,是大国的通道。像英国和日本的经历,更说明边缘地带是大国的摇篮。当从东向西,来自东方的武力横扫欧亚大陆时,英国这个岛国可以躲过劫难,西欧的一些大国也得益于处在欧亚大陆的西端,而像东欧的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譬如当蒙古帝国的铁蹄如狂飚一样扫来时,是这些地方的王朝最先被摧毁了;同理,当来自西方的势力从西向东推进时,东端的岛国日本最晚受到冲击。譬如近代伴随着所谓地理大发现、西欧人对全球的殖民和瓜分,日本就躲过这一劫。因为西方已经被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国家拖住了。
2008年04月20日 07点04分
6
level 5
近500年的大国兴衰,是伴随着对海洋的探索、争夺、控制同步进行的,只有那些掌握了海洋的国家,才成为了大国。未来大国的舞台在太空,只有那些掌握了太空的国家,才有可能成为大国。使用过GPS定位仪和使用过Google Earth 搜索引擎的人都知道,太空中的人造卫星和航天飞机意味着什么。如果在太空中没有卫星在飞行,在未来世界成为大国是不可能的。
2008年04月20日 07点04分
7
level 5
国家是用边界围起来的政治实体,是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区域,可以看做是一种政治区划,但是这种边界围起的政治区划,只是国家的形式,并不是国家的本质,真正的国家是指边界之内的国民已经形成了一种“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可以称之为“国家意识”,就是大家都在内心深处认为我是“某国人”,没有形成这种意识的国家,本质上还不能称为一个国家,也是很不稳固的。比如秦始皇席卷海内,横扫六合,统一了六国,但秦朝很短命,仅存在了15年就土崩瓦解了,这虽然与秦始皇的残暴有关,但秦朝初建,还没有在六国的遗民中建立起统一的“国家意识”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项羽起兵之所以要打着“楚怀王”的旗号,就是利用秦朝还没能消除的“楚国意识”。刘邦建立了汉朝,除了其中短暂的王莽篡汉,汉朝统治期长达400多年。也就是因为汉朝的缘故,中国人才开始形成了汉族这样的“民族意识”,并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融合其他民族共同形成了“国家意识”。后来我们虽然有过多次被征服、被占领的历史,但由于我们中华民族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形成了稳固的“国家意识”,所以最后的结果总是征服者被同化。
2008年04月20日 07点04分
8
level 5
所以真正的大国,不仅是领土大,人口多,关键是在领土之内的国民是不是已经形成了“国家意识”,产生了“国家认同”。一些帝国成也倏忽,败也倏忽,其原因就是扩张和征服的速度太快,远远大于“国家认同”形成的速度。
2008年04月20日 07点04分
9
level 5
侵LUE和占领已形成了“民ZU意识”和“国家认同”的国家,必然失败,因为武力不能建立新的“民ZU意识”和“国家认同”。15世纪以来,西方列强
2008年04月20日 07点04分
10
level 5
大国的产生,除了要形成“民族意识”、“国家认同”外,还有一个“边界意识”,中国人“边界意识”的形成晚于西方。当西方人忙于用测量、界碑、地图明确边界的时候,当然,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在测量和划出他们占领的殖民地的边界,中国的王朝对国土的一些边缘地区还满足于“朝贡的体制”和“羁縻似的管理”,当与西方殖民者争夺边疆时,这种做法无疑要失去许多土地。
2008年04月20日 07点04分
11
level 5
对不起小文,中间有几句话实在发不上来这里看吧http://hi.baidu.com/%D0%B4%B8%F8%CC%EC%CC%C3%B5%C4%C4%E3/blog/item/0be0bd18848b6b0634fa4101.html
2008年04月20日 07点04分
13
level 11
/( ̄▽ ̄)♂恩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008年04月20日 11点04分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