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主和兹由的本质
爱国者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5
一楼留给百度
2015年01月23日 02点01分 1
level 13
图太小
2015年01月23日 03点01分 3
+1
2015年01月23日 03点01分
点击可放大
2015年01月23日 03点01分
level 13
鸡抓看图无力
2015年01月23日 04点01分 6
level 14
对了这边讲下,我们吧里尽量不要发攻击类或者地图炮言论。可能我们吧比较特殊,不住张发言辞很粗鲁的内容。相对冷吧的逻辑干货至上,我们吧是最初以言论自由为目的建立的,还附加了不能骂人扣帽的条件。所以你如果碰到按照冷吧打滚的状况,只要说论述完了不回复就好,但务必不要骂人
2015年01月23日 04点01分 7
level 13
看到只有民主体系是人性本恶论
就笑了……
2015年01月23日 04点01分 8
level 5
@简_volturi
1.你觉得这里缺乏什么道理,可以直说
2.谁告诉你理性人一定会认识到什么情况下是最佳的?
不要偷梁换柱,理性人假设不是绝对正确假设。人会有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倾向所以才称之为理性人,不是说人行事一定能达到利益最大化预期才称之为理性人。如果都能达到利益最大化预期,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破产的资本家了。
需要澄清的一点是,目前世界上自发形成稳定萌主制度的只有英国美国及英联邦国家,这和他们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继承等有关。帖子里这个博弈条件有个隐秘的前提,虽然没有说明但却是必须的。那就是这个博弈环境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是封闭的,不受外界的强力干涉,否则不容易形成两派势力(或者多个势力)谁也干不掉谁的局面。而且形成这种对制衡的理解需要长期多次博弈,最终因经验让大家认识到彻底消灭异己不可能实现,于是构成了合作妥协的局面。英国内战的历史足以说明这一点,不是英国人自己突然良心发现德行高尚才实现了“光荣革命”,而是局势让大家认识到妥协能损失更少。这个认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也绝不是一点机会没有的。
“理性并不会使人们自发认识到现形状态的缺陷并试图推翻现形的状态——炸奖得主nash先生的理论基本可以justify任何存在的稳定状态将永远存在下去,只要假设人们都是“理性”的”
没看明白你引用这句话的用意,这个帖子本身涉及的前提就和你口中的“绝对正确人”就没啥关系。现实中的情况是,理性人虽然有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但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也经常犯错。只不过通过总结经验教训理性人会摒弃一些从前错误的做法(同时也可能选择一些新的错误做法,进步不是必然的),这些都导致社会形态不可能一成不变。
3.别搞错了,所谓的“自己挣钱自己花”,并不排斥社会道义角度的救助。你觉得穷人可怜你自己又有钱,你就救助呗。问题不是出在救助本身是否合理,而是出在是否有必要强迫那些不想救助的人掏腰包。你是觉得政府不出动国家强制力搞救济,社会上就不存在公平公正了?还是社会上就不会有慈善组织了?现实中政府救助不仅存在强制性,而且还带有私人救助所没有的行政腐败,这种东西你认为真的不可或缺?而且不要忘记,罗斯福新政前美国还没有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那你觉得那段时间美国是个没有公正的社会?
4.帖子里提到的“多数变少数”和“少数变多数”其实涉及到两个概念。一是人们在抒发观念时,并不一定总是站在多数人的角度。比如一个人反对堕胎,但也是个同性恋。假设反对堕胎者占多数而同性恋者占少数,那么你说他应该算是多数派还是少数派?
二则是“兹由”体制下的流动性问题。美国社会在罗斯福新政前的流动性显而易见(那会儿可没有你认同的”公平“),苏格兰穷鬼卡内基都能混成钢铁大亨。当然社会流动性的前提是政府本身不会强力干涉经济以形成权贵资本家,或者因不萌主而形成权贵控制政府。事实上只有以血统家族为纽带统治国家的,人们才恐惧流动性,而在资本主义自由化之下,因竞争带来的企业升降社会流转每天都在发生,不流转反而要出问题。
5.你确定经济学家不知道?从哈耶克到罗斯巴德,从斯蒂格勒到弗里德曼,你确定他们不知道?你不知道,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敢说经济学家不知道,至少请先看两本书,否则说起话来引人发笑。
2015年01月23日 16点01分 12
level 14
[晕]
2015年01月23日 17点01分 13
level 5
@简_volturi
【我们说的好好是“假设”嘛,你怎么扯到现实世界上来了?你举现实世界中的例子,请问了,现实世界里哪里有经济学的理性人?现实世界里的资本家有哪个符合你的两条假设的?】
-------------------------------------------------------------------------------------------------------------------------------
你到底看懂帖子里的解析过程没?
第一,那俩前提预设是给实现了“萌主”制度的聪明恶魔用的,人家这里可没有用在所有恶魔身上,别忘了里面还有个被人一耳刮子一耳刮子抽的蠢恶魔。如果都是聪明恶魔,还哪来的蠢恶魔?萌主制度之外的其他制度岂不是早就集体完蛋了?
第二,聪明恶魔也不是一开始就懂得实现“萌主”的好处,而是经过一轮轮金字塔推倒重建后总结经验得出的结论。换句话说“人们都是能理性认清利弊的”指的仅仅是对金字塔制度和萌主制度之间的利弊认识,且这种认识也经历了对过往经验的总结过程,不是从最初就有的东西。
【这段话是using game theory to explain the stability of any political government(以博弈来解释任何政体的稳定性)的著名例子,想必你应该是知道的呀。这段话可以概括为:在理性人的假设下,哪怕是absolute monarchy都可以维持无限时间的团结稳定。也就是说,在你的假设下,只要人们进入一个稍微稳定的状态(物理学上大概叫做metastable condition,经济里怎么说不知道,领会精神吧...),就不会再进化了。哪怕人们知道现在远远不是social welfare最高的状态,他们也不会团结反抗,即所谓“even if all the citizens know they would be better off if they were all to act collectively.”】
---------------------------------------------------------------------------------------------------------------------------------
还是那句话,理性人指的不是绝对正确人。如果所有人都是绝对正确,那么政治制度当然会永远稳定下去。但现实中不是如此,人不仅会犯错误,而且还会总结过往经验以避免犯相同的错误,或者尝试新道路以解决从前解决不了的问题(虽然可能因此走弯路)。博弈理论中还有个著名的“囚徒困境”,在只进行一次博弈的前提下,两个囚徒当然不会选择合作共赢。但在经过多次博弈,尤其是引入了“背叛者惩罚”机制后,囚徒困境是可以通过合作来打破。
【又来了,你不要为了反驳我推翻自己原文的假设呀!这让别人看穿了很掉水平的!原文明明说了“所有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这可是原文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假设,你怎么现在也完全给推翻了?!】
----------------------------------------------------------------------------------------------------------------------------------
如果连“主观价值论”都不懂,就不要讨论人性本私这个问题,否则是要闹笑话的。人的自身利益最大化,不仅包括实体的物质的利益,同样还包括精神需求等非物质的。一个人看电影、打游戏、听演唱会,什么实体物质利益都没得到,但却能从中获得快乐满足。无非是因为人类除了物质利益的需求外,还有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要求。
虽然从物质角度讲,一个人主动帮助他人后并未获得金钱等物质奖励,但由于价值判断的主观性,人家就是觉得这么做让自己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或者迷信一些的人,认为帮助他人会有好报,这类就更是典型的为了利己而助人了)。比如一个资本家,他平时经营企业时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会想方设法提高利润。但他也完全可能在成了富翁后有了新的精神需求,进而大发善心资助他人。他之前挣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之后搞慈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都是利己行为,表现不同而已。
我这里把话说得再直白点,不论一个人做出任何行为(除非他是个疯子,精神已经不正常),都是以利己为出发点实施的。绝对的从不利己专门利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你的利他行为要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要么是为了获得回报。换言之,我可没有自己否定人性本私的预设,只是你没搞清楚人性本私的理论依据而已。
最后,英语水平不错。至于其他方面,呵呵
2015年01月24日 04点01分 15
level 13
这文章本来就扯淡
还能讨论这么多楼
我对你们真的无语
2015年01月24日 04点01分 16
level 5
@简_volturi
罗圈了半天,你就直说你对该文的理解和我不一样不就结了。
首先,这篇文章开头就说得很明白,这只是个简述。实际上很多方面的内容并未进行延展,所以粗糙得很。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抓住其中“人们都是能认清利弊的”这个预设来发挥,显然不能做断章取义的分析。因为假设你把“人们都是能认清利弊的”当成对所有恶魔的预设,那么就意味着这篇文章在自相矛盾,因为后面还涉及到蠢恶魔。
其次,如果你把“人们都是能认清利弊的”当成是最初就存在的预设,那显然也意味着该文在自相矛盾。因为
显然,即使是聪明的恶魔也是在金字塔反复推倒重建后才想到脱出循环。
也就是说,结合上下文,作者的本意绝非“所有人都是聪明恶魔且认清一切利弊”,而是“一部分聪明恶魔经过总结历史经验后认清利弊”。当然我总结的这句话原文中没有,但整个分析过程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如果你觉得你没办法结合上文去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那么我觉得你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回复这个帖子,因为你压根没看懂这个帖子。
如果你觉得该文章语言表述上存在错误,那么你也可以直接说这篇文章有语病。但这和该文表述的观点无必然联系,我发这篇文章显然不是为了让大家挑他的文法错误。我也相信大部分人不会无聊到去研究这个帖子里有多少错别字或者有多少病句。
再说经济学上的问题。对人类精神需求的研究可不是行为经济学的专利,确切地说凡是涉及到研究人类主观价值判断的经济学流派,都会涉及到人类精神需求方面的研究。崇拜伟人所以收集印有伟人的徽章,喜欢极限运动所以冒着生命危险跑去爬山,这和慈善家喜欢捐钱一样,都是因主观价值判断不同而造成心目中所认为的“有价值”的行为不同罢了。
至于说什么行为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最大的区别在于“承认人们不是理性的”云云。如果这里所说的理性人指的是你认为的”绝对正确人“,那么这根本算不上什么特色。因为几乎是个经济流派都知道市场运行中经济人的选择不是”绝对正确“,否则这样的经济流派连分析市场现象都做不到,可以直接去死了。实际上行为经济学最大的特点在于研究人类在实现利益最大化过程中使用的一些惯用手段,尤其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些手段的特点。他根本就没有从根本上否定过人类的自私本性或自身利益最大化本性。
2015年01月24日 17点01分 19
回复
��_volturi
:看的分析过程和观点,又不是文法。当然如果你看的是文法那当我没说。
2015年01月24日 17点01分
回复
��_volturi
:因为人家抒发观点的时候说错了一个词就否定整个观点?这样大丈夫?
2015年01月24日 17点01分
回复
��_volturi
: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那个假设的具体含义要结合上下文来看。如果只看字面意思不要说他这个不对,你为啥不从字面上解释理性经济人的意思,偏要引申为”绝对正确人“?
2015年01月24日 17点01分
回复
��_volturi
:我说你把理性经济人解释为“绝对正确人”是根据你的发言分析的。如果不是”绝对正确人”,那么请问你对理性经济人的解释是什么?
2015年01月24日 18点01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