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的电动车自行车老是被扎!
邱县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基层干部4载义务清除扎胎“杀手”
他坚持4年在路上捡钉百余斤
紧急刹车、翻身下车、弯腰捡钉……这一系列动作,对50岁的阜城县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铁林来说,最娴熟不过。4年多来,在骑自行车上下班路上或平时外出,这样的动作他做了数万次。
“捡钉子早已成为我的生活习惯,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王铁林说。他住在阜城县一处普通的平房内,11月14日,在他家小院内,记者看到了几个装有铁钉、螺母等废旧金属材料的大箱子。王铁林说,这些材料都是他从路上捡回来的,通过定期整理、分门别类保存,既能防止它们再次“跑”到路上扎车轮胎,又能在合适之机变废为宝、得到再利用,这些箱子是他的“百宝箱”。
采访中了解到,王铁林捡拾钉子后,阜城县县委党校就再也没有买过钉子,每次遇到修理桌椅或在墙上悬挂宣传画等需要用钉子时,工作人员总能在王铁林的“百宝箱”里寻到。在该县国税局附近经营自行车修理摊点的陈宝根告诉记者,他以前经常为一些难以寻找的小螺丝、小螺母而犯愁,得知王铁林有个“百宝箱”后,他就成了王铁林家的常客,总能踅摸出他急需的小零件。
王铁林和钉子之间的缘分起于一起小事故。4年前,王铁林有次乘公交车外出时,前胎被路面铁器扎破,快速行驶的公交车偏离方向,撞上路边的一棵大树,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起事故虽然不大,但他认识到,丢弃在道路上的铁钉等尖锐物就是扎胎“杀手”,也可能威胁人的生命。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汽车被扎后,轻则补胎误事,重则车翻人伤。自打那次遇险后,他就对路面上的钉子、铁屑等格外关注,出门时兜里装着塑料袋,见到钉子就捡起装进塑料袋带回家。
“捡拾铁钉肯定能够避免不少交通事故,而‘俯身之劳’就能清除这些扎胎‘杀手’,我觉得是做了件很有益的事情,所以越做越喜欢。”王铁林说,捡拾铁钉过程中,他不断扩大范围,小到肉眼难辨的细铁丝、小铁钉,大到三角铁、钢筋段,都在他的收罗范围之内。4年来,王铁林家几个箱子装满了扎胎“杀手”,总重量达100多斤。
他动员几十位亲友加入爱心捡钉队伍
“每天都有汽车、电车或摩托车因路面铁钉、铁丝而扎胎,耽误事儿或出事故。几乎每个人都有过扎胎经历,都是这些钉子的受害者。”因长年坚持捡拾铁钉,王铁林经常向亲友讲捡钉的好处,说的多了,很多亲友受他影响,也加入了爱心捡钉队伍。
8年前王铁林发起成立的朝阳健身俱乐部的20多位成员,是第一批加入爱心捡钉队伍的。他们每天早上5时许出发,步行十几公里,锻炼1个多小时。自从有了爱心捡钉的任务后,他们觉得晨练更有乐趣和价值了。
“除了锻炼身体,我们晨练时还搞竞赛,看谁捡的钉子最多。”健身俱乐部成员、阜城县医院副院长何彦路说,他们好像又回到学生时代,对捡钉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考试。由于王铁林眼明手快,“起家早”练就了“火眼金睛”,多数情况下都是他捡钉最多,若其他成员取得一次第一,至少可以兴奋好几天。在他们的影响下,他们的老伴们也都养成捡钉的习惯,大家都用塑料袋把钉子等收集起来,再交由王铁林保存。
“原来觉得捡钉只是我们这些老人的事,没想到孩子也会加入,这令我非常感动。”健身俱乐部成员、阜城县国税局干部王宝兴高兴地说,今年他过生日时,竟然收到10岁孙女王崭一份特殊礼品——一个装满钉子、锈铁片和啤酒盖的文具盒。原来,一年前的一天,王崭从爷爷和奶奶的聊天中听到捡钉的事,觉得捡钉就是学雷锋做好事、能帮助别人,特别有意义,于是,她在步行上下学和出去玩的路上,就悄悄地捡起了钉子。
目前,加入王铁林爱心捡钉队伍的已经有50余人。“捡钉事小,但意义不小。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理解,我感到很欣慰,我一定会坚持做下去。”王铁林说。
2014年11月18日 23点11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