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太极幽人谈呼吸(转贴)
陈式太极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太极自学 楼主
首先表明我是练陈拳,逻辑思维倾向陈拳叙述: 我发现近来大家在太极拳架练习时,对如何配合呼吸存在盲点。 有人说:顺其自然呼吸,也有人说:应该是逆式复式呼吸,相对持此观点的人多一些。 应该说:太极拳的呼吸是根据动作及拳势名称来决定的。 用的是迎气法:名称是:调整呼吸的方法。简称:调息法。但是有很多人联想到气功。 在呼吸贯入到拳式及动作名称时,可以根据拳式动作需要调整,贯入呼或吸来运作。 凡是弧形圈由上、至后、至下、再到前划弧时,取顺势自然呼吸。 凡是弧形圈由下、至后、至上、再到前划弧时,取逆势复式呼吸。 根据动作需求时,有连续的吸或连续的呼。 总之:注意:起吸、落呼。开吸,合呼。发劲通为呼。并可助声:嘿、哈、呵等。 兰州太极幽人 8-15 10:27
2014年10月19日 06点10分 1
level 11
太极自学 楼主
这好贴应该出现咱吧中,您说是不是!
2014年10月19日 06点10分 2
说的不错 就是阴阳转换
2014年12月22日 02点12分
level 7
李老师所言甚是, 起吸、落呼。开吸,合呼。发劲通为呼。并可助声:嘿、哈、呵等。 [大拇指]
2014年10月21日 06点10分 3
level 12
很正确 试了一下 学习了
2014年10月21日 07点10分 4
level 9
这是当然!与自然呼吸也并不矛盾。
2014年10月21日 15点10分 5
就是自然呼吸
2014年12月22日 02点12分
回复 太极十一 :道法自然
2014年12月22日 02点12分
level 11
太极自学 楼主
说实话,我散推手时,遇含发劲情况,一吸到底,很好用,来不及呼(双峰贯耳)对不对呀,,,,,有请老师指教
2014年10月22日 07点10分 7
level 7
个人观点,其实一套拳的呼吸就是这套拳的节奏。我接触到的思路有两个。
一个是规定什么动作什么呼吸,通过呼吸培养出节奏
一个是找出什么动作什么用法,通过用法配合上呼吸来找节奏
2014年10月22日 07点10分 8
节奏,,,鼓掌,谢谢。欢迎常来指导!
2014年10月22日 07点10分
此解有道理,呼息就是节奏。唱歌、书法等和太极在节奏方面是相通的,有了节奏就有了神韵。[大拇指]
2014年10月23日 06点10分
回复 太极自学 :别说指导,互相学习,我也是自学的
2014年10月23日 06点10分
回复 yz_feng333 :谢谢
2014年10月23日 06点10分
level 1
我师傅李渭生以前拜过好几位明师,通过自身努力学到了学到了很多拳理拳法,他先后教出来许多弟子,有的已声名显赫了。我师傅是一位朴实无华,谦虚而幽默,没有一点架子,平易近人,对徒弟们呵护耐心就像朋友一样,平时,多以拳理拳法引导弟子们,不光口传心教,还不断示范让弟子们揣摩,不对时,反复示范,不厌其烦,耐心指导,虽说,我拜师傅时间不长,但感觉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我在公园里学拳学了好几年,没有学到太多太极理论,只是架子而已,通过跟师傅学习,让我感受了许多,虽说是一些基本功,使我耳目一新,自认为以前的学习让我浪费许多时间,打的不是太极拳,走了许多弯路,所以说我们要拜对师,要拜就拜一个明师。我支持我师傅为吧主。
2014年12月22日 02点12分 10
level 13
内劲具有“神以知来.智以藏往”的特点,隐于内而不显于外,随人之动而不断改变方向,是以意行气,以气摧力、发于丹田,运于骨缝之内,再由骨缝运于肌肤,贯注于四稍。刚柔必须兼备,达到刚柔摩荡、动荡、点荡、折叠,求得旋转自如,发劲干脆,知己知彼的懂劲技术。
2014年12月26日 07点12分 11
level 6
老师好,请教一下:为何我发劲时(如打掩手肱拳),若用助声”哼,哈,呵”时会感到噪子不舒服啊?
2015年03月17日 23点03分 12
level 10
不管杂呼吸,都是为了保护肺并把肺的运动合到整劲中。
2015年03月18日 00点03分 13
level 10
自然呼吸即可,行拳时关注到呼吸,实际上已非自然。形顺本就调息。
2015年03月18日 00点03分 14
有呼吸要如何的想法,本就说明形息无法统一,潜意识中已经感到需要调节。我的体会,这个时候,调整打拳的速度和节奏。与呼吸自然合拍的时候,就说明正确,是完全没有呼吸如何的想法的。
2015年03月18日 00点03分
level 14
先熟招,再配合呼吸
2015年03月18日 02点03分 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