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倾向于高校招聘
佳聘网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6
一个企业只有不停的流动人才才能越做越好,而企业需要的人才招聘不到,或者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的时候,这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了,所以现在很多企业都是用人难,招人难,于是也有很多的企业也开始想尽各种办法。
实施高校公开招聘工作
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背景
2005年,原人事部第6号令发布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明确于2006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各类人员(除个别特殊岗位为)外,均要通过公开招聘的办法进行录用。在这个大背景下,浙江省原人事厅在2007年7月31日,颁布了《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并于2007年10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行,这两个文件给事业单位实施公开招聘工作提供了政策层面的依据。
2008年2月原浙江省人事厅下发了《关于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有关事项的通知》,2010年2月,浙江省人力社保厅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有关办法的通知》,这两个文件都是对公开招聘操作层面的事项规定,给省属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工作提供了具体操作层面的依据。
高校隶属于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里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高校的进人必然也将通过公开招聘。但是高校又具有不同于其他事业单位的特点,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如何做好高校的公开招聘工作,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
2014年09月18日 03点09分 1
level 6
二、高校公开招聘工作的特点
(一)共性特点
1.严谨性、规范性
高校和其他的事业单位一样,年度招聘计划和招聘公告都要在官方网站进行发布,内容包含招聘的岗位、实施程序和操作步骤。一旦年度招聘计划和公告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并经发布后,就不得任意擅自修改。高校在规定的招聘计划有效期内,将严格按照已经发布计划和公告组织实施公开招聘工作。
2.讲求公开、公平和公正
既然是公开招聘,公开必然是个关键,我们一贯强调三个“公开”:即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而公平是公开招聘工作的目标,公正是实施公开招聘的根本所在。在公开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公平和公正,公开招聘工作也无任何意义可言。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高校的整个公开招聘工作必定一直贯穿着“公开、公平和公正”。
(二)自身特点
1.岗位类别多
高校不同于一般的事业单位,岗位类别多,大体就可以分为专任教师岗、管理岗和工勤岗三大类。对于不同的岗位类别,实施公开招聘的方式肯定要有所区别,否则招聘结果将不甚理想。
2.时间跨度长
高校的公开招聘工作相对于一般事业单位而言,时间跨度长,尤其是针对专任教师岗位,我们通常使用的说法是“常年有效,招满为止”。
3.考核方式多样
高校需求岗位的多类性,必定带来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对不同岗位的人员实施不同类别的考核方式,更有利于高校公开招聘工作的效果,便于高校招聘到最适合的人选。
2014年09月18日 03点09分 2
level 5
高校招聘,顺便也能为自身企业变相推广[哈哈]
2014年09月18日 03点09分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