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花道雪、宗茂:游戏「高分」实际「低能」的典型(第二稿)
无情的海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日本光荣株式会社(koei),以历史模拟类游戏擅长,《信长之野望》为其主攻之作之一。碍于现代游戏的技术限制,此类游戏以设置人物数据划分高低。而《信长之野望》系列当中,人物统率数据排行前三者,无出上杉、武田、立花道雪三人。此外立花道雪的养子立花宗茂,也被捧到高高的,一副自三人之后,舍我其谁的样子。
殊不知这些在游戏当中数据华丽的人,动不动破百、满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却是劣迹斑斑,总是被揍得满地找牙。而不知真相的后人,总是一味凭借游戏中数值的美好印象,吹嘘这些死了数百年的异域白骨是「军神」、「军事能力强」、「会打仗」。
汇集以往的帖子,结合新发现的史料,来揭穿被赞誉为「雷神」的立花道雪与被赞誉为「西国无双」的立花宗茂的真实面目。分章列出:
一、【吊打立花道雪】
1、第二次门司城之战(永禄四年)
2、宝满山之战(永禄十年)
3、休松之战(永禄十年)
4、立花山城之战(永禄十二年)
5、今山之战(元龟元年)
6、安乐平鹫岳之战(天正七年)
7、肥前高祖山之战(天正七年)
8、筑前柴田川之战(天正七年)
9、立花山城之战(天正八年)
10、生松原之战(天正十年)
11、蒲船津城之战(天正十二年)
12、小森野之战(天正十三年)
二、【立花宗茂的厚黑哲学】
1、安定馆之战
2、碧蹄馆之战
3、第二次晋州之战
4、般丹之战
5、第一次蔚山之战
6、第二次蔚山之战
7、露梁海战
8、江上八院之战
9、岛原之战
10、立花宗茂「西国无双」称号的来源
一、【吊打立花道雪】
1、第二次门司城之战
门司城是大友家与毛利家在丰前争夺的重心。两家为此多次爆发战争。
1551年~1557年,大友和毛利签订领土协议,这期间门司城一直是大友家领土,直到1558(永禄元年)小早川隆景才发兵将其夺取。随后1559(永禄二年)就爆发了大友和毛利的第一次门司城战争。这次发生在永禄2年的第一次门司城合战,大友义镇(宗麟)是派田原亲宏去打,并非由立花道雪出马。
而到了1561(永禄四年)的第二次门司城合战,由被后世捧臭脚为「雷神」的 立花道雪(户次鉴连)亲自出马,战况却依然不容乐观。
是年十月,大友军攻向门司城,毛利也在门司集中主力应战,双方展开正面交锋,此次双方的阵容都颇为豪华,大友方以义镇本人为总大将,同时派出了户次鉴连,吉弘鉴理、斋藤镇实、田原亲贤、臼杵越中守等名将,此战也是名将高桥绍运的初阵,毛利方则是毛利元就本人与小早川隆景、冷泉五郎元丰、浦兵部宗胜及儿玉内藏丞在阵。作为智将与智将的对决,谋略的使用在此战中表现得颇为精采——十月十日的合战前夜,经过大友方的调略,门司城内的稻田弹正与葛原兵库助二人答应于次日大友发动攻击时充当内应,然而此事不久之后便被毛利方面得知,元就将计就计在城内设下圈套,次日,大友军顺利攻入城内,却遭到毛利军的伏击,在付出惨重损失后退出城外,随后大友方以臼杵、田原的铁炮队及户次鉴连八百名弓箭手为主力与毛利苦战。同月二十六日,大友义镇再次发动攻击,然而此时小早川隆景的援军已经赶到,大友在战局中已处于完全劣势。十一月五日夜,大友军开始从门司城撤退,然而小早川水军却从海路迂回,于次日在黑田原、国分寺附近设伏袭击了大友军,这次战斗给大友造成了最大的损失。此即门司城合战,大友方前后有竹田津则康、吉弘统清、一万田源介、宗像重正、大庭作介等多名武将战死。
此战,户次鉴连(立花道雪)本人被毛利方小早川隆景、儿玉就方抽起来吊打:
「田原亲坚、户次鉴连等,既攻陷丰前诸城,遂欲取门司城。进军小仓,海陆并攻。毛利隆元闻之,出次防府。小早川隆景、儿玉就方等率兵赴救,入城拒守。亲坚、鉴连数攻城,战辄不利,多失亡。」
--《艺阳记》、《吉田物语》、《新载军记》
「十一月,趁夜退军。毛利氏兵追击,斩首数百级。」
--《津崎文书》、《艺阳记》、《吉田物语》、《新载军记》
「丰后兵再攻门司城,隆景击走之,多得首级。」
大友义镇因为门司的惨败一气之下遁入空门,由此改名为大家所熟悉的宗麟入道,同时也有数名家臣跟随宗麟一起剃发入道:吉冈长增改称吉冈入道宗欢,户次鉴连改称户次入道麟伯轩道雪,这样做的原因,恐怕还是因门司城之败而自责,因为吉冈长增是义镇当时的主要谋臣,而户次鉴连则是众武将之首。
(0)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1
level 7
2、宝满山之战
永禄9年(1566年)毛利家攻陷月山富田城消灭尼子家后屡对筑前国人如原田、麻生、宗像、秋月、筑紫等进行策反,并且岩屋、宝满二城主的高桥鉴种因早先不满宗麟色淫兄嫂也一并反乱,宗麟对此派出立花道雪和吉弘鉴理、臼杵鉴速、吉冈长增(宗欢)、斋藤镇实五将领丰后、筑后、肥后共二万兵前往镇压。
永禄10年(1567年)7月7日,大友军击退高桥鉴种使其退往宝满城后,与其大战城下,结果因为「敌锋甚锐」造成立花道雪「兵却者二」,激战中「有敌一人引弓射道雪」,道雪家臣内田镇并以肉身抵挡敌方狙击道雪的弓箭,自己「中丸死」,而道雪却保住了性命。
此战立花道雪因为高桥鉴种「敌锋甚锐」而「兵却者二」,可谓是场惨战,也是一场小败。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2
level 7
■ 种实的复仇 ■
其后,秋月种实在毛利氏的庇护之下成长,根据《毛利家文书》所记载,种实与毛利元就的嫡子隆元结为义兄,并得到了作为礼物的名刀太刀一振。种实在毛利氏的支持与旧家臣的努力之下,夺回了秋月氏的领地,并且收复了古处山城。种实是什么时候收复领地的,一直分别有永禄二年(1559年)、永禄四年、永禄十年这三种不同的说法。根据比较权威的资料《大坪文书》的记载,我们姑且可以把时间确定在永禄二年和三年之间。
《秋月家谱》记载,毛利元就出兵三千帮助种实,所以说,毛利氏的援助是秋月氏恢复领地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其后,种实发誓要为亡父文种和亡兄春种复仇,与宿敌大友氏血战到底。休松合战正是这样的复仇战。
种实举旗从侧翼援助起兵反对大友氏的宝满城筑高桥监种。高桥监种当时是九州最强战国大名大友宗麟配下的武将,永禄初年得到了大友宗麟赏赐的御笠郡二千町土地,担任太宰府守备,并于宝满山筑城,掌握了九州古都太宰府地军政大权。数年后,大友宗麟为了夺取高桥监种之兄一万田亲实的妻子,而将亲实杀害,从而激发起了监种的反叛。不过这只是传说,另外有的资料表明监种的反叛是毛利氏北九州战略的一部分。根据《萩藩阀阅录》记载,永禄五年(1562年),毛利氏就暗中开始了策动监种反叛的工作。
弘治三年(1557年),大内氏后继大内义长,也就是大友宗麟之弟北毛利元就所灭,大友宗麟的势力趁机渗入大内氏旧领的北九州,将高桥、秋月、筑紫、宗像等豪族纳为臣属。
永禄二年(1559年),大友宗麟得到筑前、丰前、肥前守护职,加上本国丰后的旧领而势力大振。但是监种却毫不卖帐,时常与宗麟作对,并暗中联络秋月、筑紫诸豪族寻找机会共同举兵反对大友。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毛利氏的支援,又有高桥监种的帮助,与大友有世仇的秋月种实举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行动一开始,整个北九州便刮起了一股反抗大友统治的狂潮。
秋月军六千在古处山集结,准备与大友军进行决战。秋月种实以下全军将士准备死守秋月领地,为弘治以来反抗大友而阵亡的亡魂复仇。于是,古处山下战云密布。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4
level 7
大友军主将是名将户次伯耆守鉴连以及吉冈、斋藤、志贺等豪族的共计一万余宝满攻略军势。太宰府周边臼杵监速、吉弘监理两将率领的两万余丰后、筑后兵也集结到了秋月城下协助攻城,根据后面的情况来看,正是这些协助攻城的部队出了乱子。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户次军首先对古处山的前卫--安见城的休松阵发动攻击,秋月守将坂田越后自杀,户次监连破阵而过。同时,吉弘、臼杵两军也突破了小石原川。秋月势又后退到道场山、观音岳一线布防,至此,敌军直接威胁到古处山秋月本阵。攻击的一方是现年54岁,被誉为大友军第一勇将的户次鉴连;防守的一方,则是年仅23岁的青年武将秋月种实。
古处山又名白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与屏山、马见山都呈东西走向并列,山中树木茂密、岩石堆积,山势陡峭。古处山城建筑在古处山顶,北面可以看到丰前方向的嘉穂郡,南面是被誉为筑后粮仓的平原地带,城中有泉水,可以为城兵提供水源。城砦建筑坚固,现今人保存有被称为摵诿艛的搦手门。
永禄十年八月十四日巳时开始,两军再战,在甘水、长谷山等处激战一整天,户次鉴连七度杀入秋月军阵中,讨取多名秋月家武士。甘水、长谷川失守,休松合战的前哨战结束,秋月种实退守古处山待援。初战失利的种实急忙派遣使者突围向毛利氏求援。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5
level 7
■ 秋月夜袭战 ■
古处山笼城之后,大友军采用持久战术,企图等待城中守军兵粮消耗殆尽的时候再一举攻城。不到一月,大友军阵中出现传闻,据说毛利的大军已经袭来,长野、城井、千手、麻生等丰筑诸将军心不稳,大友军攻城不下,又担心被秋月军与毛利军内外夹击而决定暂时退兵,于是,大友军沿着筑后川的北岸一线一路后退。
九月三日,秋月军察知大友诸军撤兵,决定以四千军势夜袭大友军。入夜,秋月势四千余人夜袭臼杵越中监速贺吉弘左近监理两阵。出其不意的攻击,使得围城方大乱败走,同时,鉴连军阵中毛利军袭来的谣言也引起了混乱,在暗夜中,自相攻杀,死伤不计其数。熟悉当地复杂地形的秋月军与措手不及又毫不熟悉地形的大友军在夜战中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所以大友军是夜一战讨死者众多,一部逃往三奈木(今甘木市大字三奈木)方向,秋月军乘胜猛追,一路攻打到横大(今甘木市大字横大)附近。 史称立花军「举军溃,士卒鸟散走」
户次鉴连下令全军朝筑后山隈方向后退。秋月种实在休松合战中以全力进行的赌博奇迹般的取得了胜利,为亡父亡兄报仇,实现了当年许下的誓言。
大友军一方,在这一战中战死者在400人以上,特别是主将户次鉴连的5个兄弟全部阵亡,户次家中亲属于此战中阵亡的多达50人以上。史称是战户次鉴连本阵「兵止百二十余人」,而最后其一族「死者五十余」。是战,在秋月种实的攻势下,户次一族,死者近半。由此可见损失之大。
本阵被重创,也是为什么大友军在仅仅失了九牛一毛的情况下却不得不退兵惨败的原因。后来,为了表示对户次一族的抚慰,对于户次监连指挥的休松一战的失利不但没有加以斥责,还颁发了长篇书状《立花文书》,以表彰户次一门的巨大牺牲。
战后,户次监连受命于休松以西两里(约8公里)的山隈布阵,确保丰后通道的安全,阻挡毛利军的侵攻。种实的休松合战不仅为亡父亡兄复仇,还极大地振奋了丰筑诸豪族反抗大友氏统治地勇气。
现在,在休松的茂密山林中仍旧保留着当年的户次阵、安见城、古处山城等遗址,在蓝天白云之下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6
level 7
4、立花山城之战
永禄12年(1569年)1月,大友宗麟亲率五万大军征讨“肥前之熊”龙造寺隆信,道雪和吉弘鉴理先后拒绝了隆信的投降交涉,大友军于3月23日开始攻击,道雪与大友诸将领三万进攻江上武种的势福寺城并使其降服,4月6日吉弘鉴理于多伏口一地击败龙造寺军主力,欲进击之时突然发病而错失良机。一方,在龙造寺隆信的联络下毛利元就见隙率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乃美宗胜4万余人由吉田郡山城出发经由海路于4月15日包围立花山城并断绝水脉,之后宗麟闻讯,急令立花道雪等救援立花山城。
立花道雪再一次与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交手,结果又「战不利」。
第一波攻势,立花道雪遭毛利方将领「吉川元长横突其阵,乃退」,被毛利军「斫获首级三百余颗」。三百多颗人头掉地。
第二波攻势,立花道雪又「欲通城中,屡斫毛利氏」,但「皆不胜」。
最后立花城中的守军见援军不给力,「乃发使乞降」,投降了毛利。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7
level 7
5、今山之战
元龟元年,大友家与龙造寺家的今山合战,锅岛信生、成松信胜以五千人夜袭破杀大友亲贞六万人,大友军一时崩溃,土崩瓦解。而立花道雪身为主要将领,亦在其中,而不能阻挡溃势。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8
level 7
6、安乐平鹫岳之战(天正七年)
天正7年(1579年)秋月种实、筑紫广门联军在安乐平鹫岳与立花道雪、高桥绍运交战,将立花道雪「击走之」,其后「更出生兵力战,敌兵多死」。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9
level 7
7、肥前高祖山之战(天正七年)
天正七年九月,立花道雪与原田隆种战于肥前高祖山,结果立花军一度遭其冲溃败走:
「(原田)隆重以千余兵屯左阜,鼓噪横冲之,(我)师不利。敌尾击,兵溃走」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10
level 7
8、筑前柴田川之战(天正七年)
同月,立花道雪、高桥绍运「大友双璧」又在筑前柴田川遭老对手秋月种实击败败走:
「(道雪、绍运)众寡不敌,道雪等欲退入岩屋城」,遭「秋月兵追至耳川」
「种实自率一千兵,与道雪、绍运夹河接战。(立花军)众寡不敌,欲退入岩屋。种实兵追北到白川(耳川)」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11
level 7
9、立花山城之战(天正八年)
天正八年,立花道雪、高桥绍运「大友双璧」与龙造寺隆信、秋月种实、筑紫广门联军对峙,结果双双败北,龙造寺隆信进围道雪的居城立花山城。道雪乞援于大友宗麟,而宗麟畏惧,龟缩不出。最终以立花道雪乞和龙造寺隆信而告终。
此役太过窝囊,活脱脱戳破了被尊为「大友双璧」的立花道雪、高桥绍运二人真实能力:
「龙造寺隆信率兵救之,与道雪、绍运连战,败之。进围橘,使种实、广门围窟。道雪、绍运告急于丰,丰师不出」
「(道雪)与隆信战不利。隆信来围立花城。道雪乞援于宗麟而不出。遂与隆信行成」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12
level 7
10、生松原之战(天正十年)
天正十年生松原之战,立花道雪再度失利给了原田一方,自己伤亡惨重:
「原田兵要之生松原,发铳击之。道雪督兵返战,左右伤者多」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13
level 7
11、蒲船津城之战(天正十二年)
天正十二年八月十五日,号称是「大友双壁」的户次道雪、高桥绍运攻打筑后蒲船津城,守城的圆久尼指挥、激励城兵奋战,《北肥战志》形容她的英姿「女ながら比类の无い刚の者で、背は高く髪は长く、大力であり荒马も乗りこなした」,修长身材、长发披肩,骑马驰骋,活脱脱一个女中豪杰。为了振奋士气,自己亲自提大长刀在城门口鼓舞人心。在其指挥之下, 最后硬是将户次鉴连、高桥绍运的笼城军队给活活击退。
户次道雪被后人称为「雷神」、「军神」,此时积累大半生「军事经验」,这是他死前前一年的一场战役;高桥绍运同为「大友双壁」之一,被认为是前者的亚匹;两人却在一座蕞尔小城下受阻,铩羽而归。棋逢对手,而对手只是一名丧夫的女子。岂非讽刺至极?
《北肥战志》所记载的这场蒲船津城合战,活脱脱戳破了户次道雪、高桥绍运被后人无限度拨高为「军神」、「会打仗」的真实嘴脸。
--《北肥战志·卷二十九》
今泉美代姫【いまいずみみよひめ(15??~15??)】
百武贤兼の室。今泉永矩の娘。别名「円久尼」。龙造寺隆信が二人の仲を取り持った。夫百武贤兼に劣らぬ女杰で、大力で荒马を乗りこなすのを得意とし、大剃刀を得物に戦阵にも立つ女丈夫であった。1584年、夫百武贤兼の讨死を知ると直ちに髪を下ろして円久尼と名を改めたが、引き続き蒲船津城にあって城主のつとめを果たした。1584年、筑后国夺回を目指す戸次鉴连、高桥绍运の军が蒲船津城を囲んだが、円久尼は城兵を督励してこれを撃退した。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14
level 7
12、小森野之战(天正十三年)
天正13年(1585年),立花道雪、高桥绍运 「大友双璧」又和龙造寺家的后藤家信交战于小森野,是为小森野之战。途中立花军 「众寡不敌,稍引还」。又可谓是场小败。再次在一个无名之辈手上吃了亏。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15
level 7
以上统计如下:
立花道雪(部分战役包括高桥绍运参与)
第二次门司城之战,被小早川隆景、儿玉就方吊打,逃跑路上遭毛利军追斩数百
宝满山之战,因高桥鉴种「敌锋甚锐」而「兵却者二」,是场小败
休松之战,被秋月种实吊打,此战死了户次一族五十多人,元气大伤
立花山城之战,面对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战不利」,遭其「斫获首级三百余颗」
今山之战,作为主要将领之一,在大友亲贞遭到锅岛信生奇袭后无所作为,败战而去
安乐平鹫岳之战,复遭秋月种实「击走之」
肥前高祖山之战,一度惨败给原田隆种,「(我)师不利,敌尾击,兵溃走」
筑前柴田川之战,与高桥绍运一道再度失利给秋月种实,遭其「追北到白川(耳川)」
天正八年被龙造寺隆信、秋月种实、筑紫广门联军击败,最终乞和告终
生松原之战,面对原田氏再度失利,自己「督兵返战,左右伤者多」,依然是失利
蒲船津城之战,刷了一辈子军事经验,却在临死前前一年输给了一个女人,铩羽而返
小森野之战,与龙造寺家的后藤家信交战,结果途中「众寡不敌,稍引还」,也是场小败
饭盛山之战、小金原之战,都被宗像家吊打,立花道雪为此失去君子风度,恼羞成怒
(饭盛山、小金原二战,经过考证,皆为其家臣指挥,如小野镇幸等。可不算本人败仗)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16
level 7
附录饭盛山、小金原二合战(为败绩,但非立花道雪本人指挥)
饭盛山合战(出自《宗像军记》)
【败立花城主户次道雪军】(永禄六年事,或作十年)
「永禄四年四月,大友士十河十郎,矢野隼人,使毛利镇实为向导,攻许斐城,许斐氏镜、石松氏冬等拒战有利。是秋。氏贞徙城于赤马罗岳。立花城主户次道雪遣大山对马、小野镇幸等。永禄六年九月,次饭盛山。氏贞闻之,率吉田重政、许斐氏镜、占部氏时、米多比贞兼、瓜生贞延等兵二百,急袭其阵。事发不意,敌退阵于新原,追击获首百七十三级」
小金原合战(天正九年事)
【道雪纳粮于麋取城,氏贞败其军于小金原】
「道雪乃使人假道于氏贞,氏贞许之,道雪纳粮而归。友池人深川贞国等五十余人胥议,堰友池川掩击。杉连正亦出兵于龙德,邀击之。友池、金丸士人竞起,与立花兵接斗。立花兵且战且却,若宫市人亦继至。为立花兵所击破。事闻岳山,氏贞大惊,使吉田贞辰、石松秀兼驰驱止之。闻立花兵归涉水,至小金原。见友池、金丸,人方军小伏,因告之止战,皆不听,会吉田贞永等亦率兵驰到。并者官兵三百余,皆兵小伏,与立花军连战。贞辰秀兼等皆歼。贞永闻其兄良辰已死,突立立花军,没。道雪怒,将伐岳山。氏贞使人解说,乃至。天正十年三月,道雪怒小金原之败…」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17
level 7
二、【立花宗茂的厚黑哲学】
批驳立花宗茂的部分以中日文维基百科为标准,因为其中许多胡诌的内容非常具有代表性,很多人信以为真。篇幅原因,不方便引用原文的地方,请自行对照百科原文。
1、安定馆之战(百科中的龙泉之战)
————————————————————————————————————————
龙泉之战
文禄二年(1593年)1月2日小西行长于第二次平壤之战遭到明军的猛烈攻势而惨遭大败,日军各部匆忙援救小西军并由北部南撤至京城,此时宗茂驻军于平壤南方的牛峰,于1月10日北上救援小西军的行动中和其弟统增共三千兵一起在龙泉山城外配合城将黑田二十四骑之一的小河信章(小川传右卫门)的铁炮攻势,宗茂和统增分兵五队潜伏,约七~八千敌军因而混乱撤退,此战立花、黑田家称为龙泉(城)之战。
————————————————————————————————————————
以上引用自立花宗茂维基百科中文词条。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18
level 7
对此我的评价是,牛头不对马嘴。
所谓的龙泉之战,无论在中、朝方的资料中都是不见记载的。
在少数记载该战的史料当中,如《黑田家记》、《魔释记》中记载的所谓龙泉之战,击退明军的也只是黑田长政的家臣小河传右卫门,与立花宗茂、高桥直次无关。
立花家的史料记载立花宗茂、高桥统增出兵击退明军的时间,是1月10日。
此处的1月10日之说,与《黑田家记》、《魔释记》中龙泉之战发生在1月9日之说对不上。
此外,根据《黑田家记》的记载,在1月9日,小西行长就已经从平壤退到凤山城,再退到龙泉,之后发生所谓的龙泉之战(《黑田家记》记为1月9日),小河传卫门帮助其击退来袭的明军之后,小西又继续退到牛峰城,最后又往王京跑。
而百科词条说立花宗茂于1月10日支援小西行长,从牛峰城北上,在龙泉击退来袭的明军。时间与《黑田家记》对不上。
那立花宗茂此时(1月10日)身处的地点在哪儿呢?
据相关史料记载,立花宗茂1月10日北上救援小西行长,在【安定馆】附近遇到了逃跑路上的小西,之后小西继续往南撤退。立花宗茂留下来迎击来袭的明军,以三千人对其七八千,斩首一千级。
【安定馆】在哪里?在平壤郊外,祖承训、李如松都到过这里。
按照《黑田家记》的记载,小西行长在1月9日已经逃到平壤以南的凤山、龙泉、牛峰城,同一天又急速向王京奔去。
1月9日就已经在向朝鲜王京亡命奔逃,远离了平壤的小西行长,立花宗茂怎么会在1月10日平壤郊外的安定馆碰到他?是小西行长穿越了时空,还是他有空降部队,折返了回去?
光凭这个,就可以断定立花家的记载有猫腻!
立花家的史料甚至连此战的交战地点没交代(说立花宗茂碰到小西行长是在安定馆,但也没说之后和明军在哪里交战),因为心虚,没有底气。
所谓的龙泉之战,也仅仅存在于黑田家的史料当中,并且与立花宗茂无关。
而立花家的史料不惜

造战绩,诡称立花宗茂三千人击破明军七八千,斩首一千,更是无耻之极。
立花家的史料犯了常识性的错误,其所虚构的这一场战役,不光交战时间对不上(迟了一天),连交战地点也不敢写,搪塞应付了过去。甚至还让1月9日就已经往朝鲜王京逃命,远离了平壤的小西行长,空降回了平壤郊外的安定馆。
一言以概之,此战并不存在。存在,也仅仅存在于一堆胡诌的网络百科当中。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19
level 7
2、碧蹄馆之战
————————————————————————————————————————
当李如松在平壤大破小西后..如松便带著大军逼近京城.....明军兵力大约是以下...
大将-李如松
左军-杨元・李如梅
中军-李如柏
右军-张世爵
兵数-43000人
————————————————————————————————————————
以上引用自立花宗茂维基百科中文词条(旧版本)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20
level 7
以上转自秋风吧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 22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