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这部电影是我从玩VHS的时候就巨喜欢的一部警匪片,在影院里领略了片中那场惊心动魄的枪战之后就更坚定了我要把这个片的最好版本收藏在家的念头。原因很简单,除了那场影史上最逼真的街头枪战,主要就是本片有艾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这两位美国演技派明星中的一哥做双头牌,光是看他们2位在片中互相利用演技斗法就已经叫人大呼过瘾了。这2位都是师出美国纽约演员讲习所的表演教学大师李斯特拉司堡门下,所以他们2位的表演风格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非常充满激情,又都扮什么像什么。他们2位都成名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但是一直到了20多年后才有了第一次在大银幕上共同飙戏的机会。74年的《教父2》里他们虽然都参加了演出,但是根本就没有机会演同一场戏。国内一直流行“酷"这个词,在现实生活中还没发现谁能当得起这个词,可在这部电影中,我却第一次感到了“酷"的味道。影片有生动的情节和激烈的枪战,但是影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和展示,使之具有了更加动人的魅力。 在影片中,无论罪犯和警察都不是单纯以各人所处的角色而存在,而是作为生活中的人而有血有肉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警官汉纳意志坚强,能力超群。然而他的婚姻却一再陷入危机,个人生活极不顺利,他的烦恼与痛苦也感染了观众,使人们不由得对他产生了一抹同情。而匪徒麦考利和克里斯虽然犯案累累,却在生活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另一面。麦考利举止文雅,风度翩翩,极富男性魅力。克里斯对妻子的脉脉温情也使人很难把他和疯狂抵抗警察追击时的凶悍形象联系起来。他们都是温柔而富有爱心的人物,热爱生活、忠于爱情,又有谁能说他们是生性凶残的暴徒呢?而麦考利最后毅然放弃了逃生的机会而走向惩戒叛徒的不归路,更为影片增添了一丝悲壮的气象,也使人物的形象更为生动和感人。 导演迈克尔·曼在《盗火线》这样一部枪战片中不动声色的勾勒出一个个寂寞的城市游魂,整部电影始终被掌控在一种象这个城市的呼吸一样均匀的节奏中。一部以警察和抢劫犯为题材的电影,竟然可以将每个人的性情和灵魂深处的孤独描绘到如此细致入微,不仅如此,更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中传达出无以言说的悲伤,这完全得益于导演对城市人群准确而敏锐的观察,更得益于对影片进行节奏的掌控能力。英雄相惜的一刻:阿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一个是这个城市随时等待着去逮捕罪犯的警察,一个是抢劫犯。当两个人终于面对面的坐在咖啡馆里,阿尔·帕西诺说,我只懂做警察,我不懂去做别的,罗伯特.德尼罗看着他说:我也一样。随即而来的两个镜头里,两个人看着对方,脸上露出最不易察觉的微笑——我没有见过比这一刻更令人激动的会面,比这一刻更绚烂的交错。 “我不想杀了你,但是如果下一次在你抢劫的时候让我遇到你,我一定会对你开枪。" “为什么不想想另一种可能,不是你杀了我,而是我杀了你,如果我看到你,我一定会先杀了你,毫不犹豫。" 这样的对话充满了冲突与碰撞的火花,其实却有止不住的苍凉,因为生命本来如此,绚烂的另一面就是身不由己的无奈与无力。
2005年08月17日 01点08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