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6
从第一眼看到LL的pv的时候
lz
已经相信会有动画化的一天。不过后来最先得到的却是漫画化的消息,还以为接下来的动画会照着漫画改编。最后LL做的却是原创动画,照理来说这样其实更好。于是动画开播前曾经很天真地认为既然是原创动画就应该能躲过诸如其他有原作改编的作品的争议,但事实并非如此。LL在各个平台上的设定到处存在差异,令不同的受众产生了不同的印象。像lz这样在企划开始一段时间后至动画化前这期间入坑的,貌似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对最早的设定没有深刻的情感,对动画也没有完全听之任之。不过,回过头来,当lz发现自己渐渐被LL全新的印象所影响同时,对最初接触LL时的记忆却越来越模糊,还是有点伤感。尽管现在的设定安排并没能做到完美无暇,但是过去的东西也并不一定就是最好。新旧交替产生的矛盾是广泛存在的,要接受差异还是要准备多一些时间。部分人没能够坦然地接受其中的变化,但是并不能说明动画就没有值得人喜爱的地方。虽然lz在动画初期也经历了一些人设转变的残念,但相信残念的东西并不会比美好的要多。
在动画还没有播出前,还多曾经余地担心动画会做得不好,想着不需要大红大紫,只要能有普通水平就够了。不过最后LL以黑马的姿态拿下了一月番的霸权位置,还真没想到会有这样骄人的成绩。就像往平静的水面被激起波澜一般,动画这个使LL人气暴涨的催化剂在宣告传奇才刚刚开始。从此LL持续发酵,实现了内田在年初所预言的一样,2013年成了LL年。而lz也因为动画变得更加喜欢LL,进入了深度中毒阶段。
有关LL动画的故事,至今仍然有很多议论。这些议论更多来自于动画对角色的塑造,还有对原设的改动,而在编剧上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后三话的剧情编排。说实在的,前面好端端的校园日常欢乐剧到了最后为什么变成了致郁再翻身的节奏呢?要说到要治愈先致郁,这并非毫无道理。很遗憾,第一季并没有一直欢乐到最后。最后一话虽然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了难关,但是那并非令人欢欣雀跃的结束,而是给人一种“还有什么东西没有表达出来”空虚。的确,这种空虚就是在为第二季做铺垫,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最后几话为什么要按照那种阴沉的节奏走?抛开个人喜好做评论的话,其实故事并没有过多的不合理或者严重的走调。无可否认,它碰触到lz的泪点,它给予lz感动,它还激起了lz的热血。但是这样的剧情,无法令lz说出“喜欢”两个字,这里lz最心疼的是被虐的角色。果然lz还是喜欢欢乐一点的剧情呢,谁会希望自己喜欢的角色在故事里面受苦?
部分角色个性发生转变,最后几话节奏气氛不对,说到底,最后要谁为部分粉丝对动画的不满买单?可以肯定的是能当挡箭牌的也就只有花田老师了。纵观第一季,不难发现最后几话和前面一大段剧情相比,气氛显得十分突兀。有人认为这是花田老师的惯用伎俩。然而花田老师在访谈中曾经说明过,做出这样的编排是因为有着京极监督的建议。理智地想想,LL的动画可不是花田一人说了算。作为LL企划重要的一环,动画的系列构成可不能出大事。编剧的创作肯定有经过团队的商议才能得到最终的确定。公野老师有没有参与其中,这点lz无从知晓。但是在大环境下花田老师至少不会为所欲为。举个cp的例子,有人认为花田老师无视百合cp,即使他真的不在乎cp配对也不要紧,京极监督大概会做出一些提示。所以最后尽管绘海被严重边缘化,也还是能够得到一些存在感。至少这里能够透露出一个信息,制作组没有放弃任何一对cp的可能性。首先作为原作的公野老师喜欢玩百合cp,京极监督是从一单开始就见证了几对老牌cp的存在,到了花田老师手上创作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到某些因素的存在。在这里说了这么多有关cp的事情,貌似有些小题大做了……不过lz想要说明的是,花田老师只是被黑的挡箭牌而已。谁敢想象换别人当系列构成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因此见到动画后几话集中黑花田老师的言论渐渐增多,看着各种批评和攻击,还真替花田老师委屈。根据喵前辈的教诲,黑花田的正确方法应该着重于后几话的展开节奏,而不是更改角色个性和乱搞cp上面。即使lz同样不喜欢后面的展开,也不会把怨气都发泄到花田老师那里。嘛,黑花田老师不要紧,但是见到有人黑角色黑动画黑LL就不能淡定了。于是lz在最终话还没出来前就给果果做了个回顾。看了十二话的果果后,lz心里就忍不住想为她加油。那种迫切想传达的心情还是第一次。那篇千字文就成了后来回顾系列的雏形。
2014年07月02日 16点0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