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乾隆时期景德镇生产的瓶尊类等琢器较多,品种丰富,有粉彩、斗彩、青花及颜色釉等。陈设品瓶尊类器的大量出现,是明清尤其清代十八世纪社会文化及艺术生活的表现。明高濂曾论及适合不同场所插花的花瓶种类及瓶式。瓶尊类等琢器的成型、制作、填彩、烧制难度等高于碗盘类等圆器,故琢器较圆器珍贵。寂园叟云:“一瓶之式样,千变万化。无有穷期,故瓶独尊于他品。”清宫瓷胎画珐琅中的瓶多为“瓶宜短小”,是“文房赏玩”思想的体现。此乾隆珐琅彩荷莲纹梅瓶具有极高的投资和收藏价值,是实力买家和投资者的不二选择!
近几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均在上千万港元左右。1997年,一件清雍正“粉彩过墙枝蝠桃纹大盘”,以1520万港元成交。同一场拍卖会,清乾隆“珐琅彩黄地开光式胭脂红山水纹碗”,以2147万港元成交。1999年,一件雍正胭脂红地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以1784万港元成交。2002年,一件雍正珐琅彩题诗过枝梅竹纹盘以3252.41万港元成交。去年以1.15亿港元成交的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曾在1975年出现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当时的成交价格为1.6万英镑。30年的时间,它的身价暴涨了近千倍。。
珐琅彩瓷:昔日皇家御用瓷 今夕天价成翘楚
珐琅彩瓷器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投资价值,主要还是与它的存世量有关。原清宫收藏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大约在400件左右,其中的300多件目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40件左右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他零散于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手中的珐琅彩瓷器应是晚清流散出宫或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走的,整个市场的流通量也只有60件左右。这也使得珐琅彩瓷器很早就成为了收藏界的“宠儿”,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仿品的出现,其中的一些比较好的还是在晚清仿制的。因此,作为投资者来说,在拍卖市场竞拍珐琅彩瓷器之前,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于它的源流了解清楚之后,再决定以什么样的价格竞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