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皇帝惨死在乱臣的刀下
中国历史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青葙💨 楼主
2014-05-30 10:17:42 来源: 新浪 作者: 责任编辑:乌旗
2014年06月02日 01点06分 1
level 11
青葙💨 楼主
赵高杀过皇帝,梁冀杀过皇帝,刘裕杀过皇帝,宗爱杀过皇帝,宇文泰杀过皇帝,完颜亮杀过皇帝,特克实杀过皇帝……中国历史上杀过皇帝的人还真不少——但谁杀的皇帝最多?杀了几个才得到冠军?
史上第一个被杀的皇帝
公元前207年,一个月黑风高之夜,23岁的年轻皇帝赢胡亥,正在首都咸阳东南郊外的望夷宫里,祈祷上天保佑大秦皇朝岁岁平安,盗贼早除,以便他永享人世尊荣,永远作威作福之时,忽然外面传来一阵阵呼喊厮杀声。胡亥惊疑中,一群明火执仗之人,剑戟晃晃,已经冲到他的面前。为首之人正是他素所信赖的中丞相赵高的女婿首都市长阎乐。
赢胡亥惊怒中,召集左右平叛,但左右仅余之人都战战兢兢不敢动手。阎乐上前大声道:“你傲慢自恣,诛杀无道,天下已经全都背叛你了,你赶紧自己做个了断吧!”胡亥惶恐道:“我可以见见丞相么?”阎乐道:“不可以。”胡亥道:“我不当皇帝,做个小小郡王可以么?”“不可以!”“不做郡王,做个小小万户侯可以么?”“不可以!”“那么,那么就让我和老婆做个可怜的小小老百姓吧。”阎乐道:“你讨价还价,以为在市场买菜么?你以前杀人,由得人家讨价还价么?快快自决,省得污我宝刀!”于是赢胡亥只得自杀。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杀的皇帝。尽管历史上还有不少最高统治者被杀的案例,如启杀死了推举出来的伯益而自立为王,从此开始了中国社会家天下的历史。不久,羿赶走了启的儿子登上王位。又不久一个叫寒浊的人把羿杀掉(也许羿太思念自己那在广寒宫里与桂树和白兔为伴的妻子了,夜夜对酒
消愁
,望月兴叹,而忘记了国事),登上王位。后来少康又杀死了寒浊,恢复了夏朝的统治。又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所写的:“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但他们都没有皇帝的称号,所以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杀皇帝当然主要是为了自己要当皇帝,所以敢于杀皇帝的人一般都是凶残的(历史上,改朝换代而抓住的皇帝一般也都不杀而给以礼遇的)。但也并非全部如此。有的人杀皇帝只是为了看皇帝不顺眼,或者觉得皇帝看自己不顺眼要杀自己了,于是他们杀了皇帝,自己却没有当皇帝的要求和准备。甚至还有为了私人情怨、个人后事而杀皇帝的。真是世事纷繁,难以一概而论。
2014年06月02日 01点06分 2
level 11
青葙💨 楼主
2、为当皇帝杀亲父
刘裕二传至宋文帝刘义隆。刘义隆是史上有名的有为、清平皇帝。他的年号为“元嘉”,元嘉三十年,是刘宋史也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清平年代,史称:“内清外晏,四海谧如”。刘义隆志图恢复中原,曾几次北伐,可惜“元嘉草草”,没有成功。
刘义隆的长子叫刘劭,被立为皇太子。这刘劭却是想当皇帝心切,私下搞了不少小动作,甚至使出汉武帝时相传说的“巫蛊”手段,想镇咒死皇帝爸爸,自己早日登位。不料这些事都被刘义隆知道了,大怒之下,刘义隆想废掉刘劭另立接班人。未料刘义隆还在议论准备之中,事机不秘,刘劭得知了此事。于是刘劭来了个先下手为强。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早春的一个凌晨,刘劭派出的二千甲士骗进皇宫,直冲进皇帝寝宫。刘义隆惊恐之下,举起几案挡架,却被削断五指,随即被杀。
象这样为当皇帝而杀亲父的事,后来又发生一次,那是公元913年,后梁太祖朱全忠乾化三年。朱全忠第二子朱友珪为恐皇帝爸爸传位于他人,而于一个仲夏之夜,亲自率领甲士冲进皇宫,在破口大骂“老贼(不是老爸!)万段(不是万岁!)”声中,指挥手下杀死了朱全忠。
这两个人虽然都当上了皇帝,但在以孝为重的吾国里,这种杀死亲父的大逆不道行为是要人神共愤的。所以他们做了没几天就又被别人杀死了。
2014年06月02日 01点06分 4
level 11
青葙💨 楼主
历史上以类似目的杀皇帝的还有南梁的萧衍、侯景和北齐的高洋。
但凡敢杀皇帝的人大多都是自己想当皇帝的人,但历史上竟有不少不是因为想当皇帝而杀皇帝的事情。这里面又可分为几种类型。
1、看皇帝不顺眼或觉得对自己有威胁而杀之
1•1公元145年,东汉大将军梁冀为主,扶立起八岁的刘缵当上皇帝,史称质帝。刘缵年纪虽幼,却非常聪明。他知道梁冀以外戚身份当上大将军,平时专断朝政,凌轹大臣,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因此很看不惯梁冀。一次朝会时,梁冀又指手画脚,大声喝斥。刘缵不由说了一句:“这真是一个跋扈将军!”没料到这一句话就断送了他的小命——梁冀指使人在他的食物中下毒,只当了一年多的小皇帝就此一命呜呼。
1•2就在南朝刘劭杀他父亲的前一年,公元452年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突然被太监宗爱杀死。
拓跋焘也是历史上有名有为的一个皇帝。北魏是在他的统治下,灭后燕,灭北燕,灭夏,灭北凉,于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所谓南北朝的北朝从此正式开始。
宗爱是拓跋焘皇宫里的一个太监。史书上说他:“宗爱,不知其所由来,以罪为阉人,历碎职至中常侍。正平元年正月,世祖大会于江上,班赏群臣,以爱为秦郡公。”一个太监而得到公爵的称号,可见他极得皇帝信任。
拓跋焘的已立为太子的儿子拓跋晃及其手下一批官员,看不惯太监宗爱的作为,双方结下了很深的梁子。宗爱怕今后敌不过他们,就在拓跋焘面前诬陷太子及其手下人意图谋反。拓跋焘相信了他,下令清洗太子府,杀死了许多人。拓跋晃见父亲如此,忧惧而死。但拓跋焘后来知道太子是清白的,十分懊悔。宗爱见此,怕皇帝杀自己,竟先下手杀死了拓跋焘,然后扶立一个叫拓跋余的人登上帝位。拓跋余为感谢宗爱的扶立,封这个太监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后来拓跋余见宗爱权力太大,想削去一些。宗爱得知后,竟又先下手杀死了拓跋余。
这样,宗爱这个太监也杀了两个皇帝。
1•3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讨伐高欢失败,惊恐西奔长安,去投靠关陇军阀宇文泰。见到来接他的宇文泰的部下时,元修哭着对说:黄河水往东流,而我却在往西走。将来假如我能再回洛阳,全都是你们的功劳啊!
但宇文泰却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不但没把他当一回事,还对他抱有极大戒心。因为元修不是一个甘心听命于人的人,他连高欢那样的枭雄都敢反抗,何况势力远不如高欢的自己。因此宇文泰虽然表面上尊他为帝,却自己一切大权独揽,“军国之政,咸取决焉”。而且不久就看他不顺眼。仅仅过了四个月,宇文泰就派人用一杯毒酒鸩死了他。
宇文泰杀死元修之后,又立了一个叫元宝炬的人为皇帝,是为西魏文帝。这个元宝炬总算和宇文泰相处无事,当了16年皇帝,平安死去。然后,是元宝炬的儿子元钦即位。元钦当了两年皇帝,就因不满宇文泰的专权而想除掉他,结果因为事机不秘,反被宇文泰先下手。宇文泰废黜了元钦,不久又杀死了他。
这样,宇文泰和刘裕、宗爱、萧鸾相等,都杀了两个皇帝。
1•4公元1321年,十九岁的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当上皇帝,是为元英宗。元英宗算是元朝口碑较好的一个皇帝。针对元朝当时奸官贪官横行,朝政混乱的情况,他下大力整顿。在宰相拜珠的协助下,杀了和罢免了一批奸官贪官。这引起其他奸官贪官的不满和恐惧。以御史大夫特克实(《元史》写为铁失)为首的一批高官害怕自己的奸贪事情败露,也被问罪,于是密谋废立。1323年八月的一个晚上,在元英宗从夏宫回北京半路的宿营地,特克实等人突然带兵杀散侍卫,冲进皇帝卧室,杀死了元英宗和宰相拜珠。
2014年06月02日 01点06分 7
level 11
青葙💨 楼主
——历史上有一个叫宇文护的人,竟然杀了三个皇帝,这才是真正的杀皇帝冠军。
宇文护,字萨保,就是前面提到的宇文泰的侄儿。他从小追随宇文泰,既为之管理家族,又随军转战,东征西讨,功绩不小,很得宇文泰的信任和器重,官拜骠骑大将军爵封中山公。却说宇文泰杀了元钦后又立元钦的弟弟元廓为帝,是为西魏恭帝。三年后,宇文泰因病死去,临死前,因为自己的儿子还小,于是他委托侄儿宇文护执掌政权。
宇文护掌权后不到两个月,就逼傀儡皇帝元廓禅让与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不久就杀死了元廓),这样就最后灭亡了西魏而建立了北周。这是公元557年的事情。
北周建立后,宇文护就任大冢宰(宰相),继续执掌朝廷大权,“官总己以听之”。在他眼里,年方16岁的皇帝宇文觉还是个孩子,完全可以也应该由自己作主。谁知,宇文觉年纪虽小,性格却很坚毅刚决,他很不满意宇文护的专横跋扈。同时,朝中另有一批大臣也看不惯宇文护的作为,认为“军国之政,当归天子,何得犹在权门!”他们一起鼓励宇文觉除掉宇文护。于是宇文觉招了一批武士,经常在皇宫后园演习如何擒拿宇文护;他又与大臣商量,决定于某一天开宫廷宴会时,抓住宇文护杀掉。谁知他们的阴谋还来不及实施,就有人向宇文护告密了。于是宇文护先下手杀掉了宇文觉。
除掉宇文觉以后,宇文护又立宇文毓当了皇帝,是为北周明帝。宇文毓,史书说他:“宽明仁厚,敦睦九族,有君子之量”。大概是认为他比较仁儒不大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的缘故,所以宇文护把他抬了出来当皇帝。
然而宇文毓却并不如宇文护所想象的那般懦弱无能,他在处理事务中逐渐显露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才干。他周围逐渐集聚起一批老臣元勋。他致力于发展经济,在百姓中也威望日高。所有这些,都引起宇文护的疑惧和不安。为了试探一下,宇文护假惺惺地搞了一次“归政于帝”的举动,把除了军权以外的所有权力都交还给皇帝。谁知宇文毓毫不客气地照单全收,并把自己的名号正式改为皇帝(在此以前,北周的最高统治者不称皇帝而叫天王)。这样一来,宇文护害怕了。他买通了主管皇宫中饮食事务的一个官员,在皇帝的食物里暗中下了毒药,毒死了宇文毓。这是公元560年的事情,宇文毓在位不过两年半。
这样,宇文护在公元557年到560年的短短三年多时间里,先后杀死了西魏恭帝元廓,以及北周的闵帝宇文觉和明帝宇文毓三个皇帝,夺得中国历史上杀皇帝的冠军。(东南一箫对世界史所知不多,不知道宇文护在世界史上排不排得上冠军,望有识之人教我。)
杀皇帝是最严重的造反行为。所以敢于杀皇帝的人,必然已经做好准备,杀得了是我运气,杀不了我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杀了皇帝的人,一般都是自己要做皇帝,并且后来做了皇帝的人。象刘裕、萧鸾、萧衍、高洋、完颜亮等。象刘劭、朱友珪等,虽然很快被人杀死,但终究也做了几天皇帝。
那些杀皇帝而不是自己想做皇帝的人,虽然一时成功,但后来下场基本是个死。象东汉梁冀,杀了个小皇帝,又立一个皇帝,后来终于被刘志所杀。太监宗爱杀了两个皇帝,也很快被杀死。胡充华杀了自己当皇帝的儿子,杀唐朝两个皇帝的宦官,以及元朝的特克实,也都很快被人杀死。
例外的人很少,但不是没有。一个是杀司马曜的张贵人,她杀了司马曜后,谎称皇帝突然暴病而死。东晋那个混乱的朝廷,竟然相信了她的话,没有治她的罪。一个是宇文泰,他是象曹操一样,能当皇帝而不当。所以他杀了两个皇帝而能无事。再一个是慈禧太后,她的情况更特殊。
最奇怪的例子就是那个冠军宇文护了。按理说,那么多例子摆在前面,他又杀了那么多皇帝,当然知道杀皇帝而不当皇帝最后只有死路一条。但他就是自己不当皇帝,而又让自己的另一个堂弟宇文邕当了皇帝。
也许宇文护杀了两个堂弟皇帝,觉得自己的堂弟都是脓包?也许他认为只要自己始终保持权力和警惕,就能永远做不是皇帝的皇帝?也许他认为“杀皇帝的冠军”这个头衔比当皇帝还伟大,还想继续展示自己这方面的才能?
2014年06月02日 01点06分 9
level 11
青葙💨 楼主
谁知他的堂弟竟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宇文邕,史书记载他:性格深沉不露,但却有远见卓识。平时没有人去问他,他从不主动开口。宇文毓曾经感慨地说:他这个人啊,要么不开口,开口就必定说到点子上。所以非常欣赏和器重他,平时有大事就必定和他商量,临死时又把重担交给了他。就这样,宇文邕登上了帝位,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北周武帝。他韬晦不露,装聋作哑,并尽量提高宇文护的地位和名誉,借以麻痹宇文护,以免重蹈两个哥哥的覆辙。上任才一年,他就下令:所有大事,先由宇文护研究决定后再奏闻于他。几年后,他又下令:大冢宰晋国公(指宇文护)德高望重,今后所有文字(包括皇帝诏书)都只能称他的职位名或爵位名而不能称呼他的名字。对于宇文护拥有的卫兵超过了皇宫,宇文护滥用职权残害忠良任用奸邪,以及宇文护的儿子们的胡作非为等等事情,他都一概不闻不问,任其所为,“人不测其所为”。
这样,宇文护认为他是一个无用而只能依靠自己的人,渐渐不再提防他。经过长长的十二年,宇文邕终于设计亲手杀死了这个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杀皇帝的冠军。
(东南一箫)
2014年06月02日 01点06分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