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英贤 昭显于世——琼州姓氏探源之李姓
姓氏知识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2007年12月30日 05点12分 1
level 8
`
2007年12月30日 05点12分 2
level 8
  李珊,字延珍,号古愚。明代琼山县官隆图(今属海口市谭文镇至甲子镇一带)人。父李立,兄弟3人,为长子。自幼聪明好学。景泰四年(1453)乡试中举,成化二年(1466)会试登罗伦榜进士,授行人司行人(职掌传旨、颁诏、册封等事项)。成化八年(1472),受明宪宗委派,赐从一品官服,奉旨出使占城(今属越南),历尽艰辛,于成化十年(1474)冬还朝复命,为历史上琼籍朝官出使南洋第一人。  李珊回国后,受宪宗皇帝赐敕嘉奖,选南京福建道监察御史,尽忠职守,以能干见称。巡察畿城,铁面无私,除恶扬善,权贵惶遽,吏治澄清,百姓呼为“李阎罗”。当时的诗人书家张弼赞之曰:“阎罗声望重南都,千里清风酷暑无。到处苍生迎马拜,于今不说老龙图。”“鹤城重见李阎罗,鬼哭山摇百姓歌。此去好须调玉烛,几多阴阱望阳和。”后调任广西提刑按察使司佥事。行前,南京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王恕(介庵)赋诗送行:“大火西流七月天,清风送我佥宪船。一生慷慨心无愧,几载勤劳节更坚。肃政还当除积弊,安民莫若问遗贤。知君久负匡时志,事业终须照简编。”奉敕赴桂提督军务,整顿柳州、庆远等府兵备,肃政除弊,威施南疆,深得壮、瑶各族民众嘉许。  李珊正当得志之时,毅然退休归田,诗酒自怡,吟咏皆得泉石之趣。曾自嘲道:“懒说畏途重御辔,沉思宦海尚惊涛。浮生了却邯郸枕,风月蓬山满背鳌。”诗文以流利敏畅闻名一时,著有《古愚集》。琼山府城小北门内有为他立的登第坊、进士坊、绣衣坊、昼锦坊。墓葬琼山府城薛村(省国兴中学旁)。
2007年12月30日 05点12分 6
level 8
  海口五公祠中奉祀的另两位李氏历史名人是李纲和李光,都是宋朝名臣。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唐太宗李世民后裔,祖籍福建邵武,后迁江苏无锡,南宋宰相。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力主抗金,强烈要求高宗严惩投降变节者,举荐宗泽等抗金派任重要职务。因反对京都南迁避敌而遭高宗、秦桧等投降派打击,被贬万安军(今海南省万宁县),后赦还,著有《梁溪集》。今为海口市五公祠奉祀的五公之一。  李光(1078~1159),字泰发。越州上虞(今属浙江)人。南宋参知政事(副宰相)。北宋崇宁五年(1106)进士。因指斥秦桧“怀奸误国”,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被贬为绍兴(今浙江绍兴)知府。绍兴十四年(1144)又移琼州(治所在今琼山县府城镇)安置,共居住了6年。因被诬与胡铨赋诗唱和讽议朝政,于绍兴二十年(1150)三月再移昌化军(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安置。居琼十余年,虽身处逆境,仍论文考史,著有《儒学记》等书。年逾八十仍精力不衰,海南亭台楼阁多有其题咏。秦桧死后得复官职。今为海口市五公祠奉祀的五公之一。
2007年12月30日 05点12分 7
level 8
`
2007年12月30日 05点12分 8
level 8
李吉甫的后代
2008年01月07日 02点01分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