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只需一杯水节选
哆啦a梦世界地图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宇智波d楠 楼主
常见的认识偏差
中国人对于死亡的话题总是回避,并且在社交中设置了种种禁忌。这实际上是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不接纳。据说,很多癌症病人最后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恐惧。生命无常只是一个事实,蛋真正给人带来痛苦的,恰恰正是对这个事实的焦虑、恐惧
还有一种对死亡的心态,很常见,就是断灭论。断灭论者认为一切无常,人生必死,一切皆无意义。由此产生两种后果:一些人会变得意志消沉,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与热情;而另外一些人则变得及时行乐,沉溺于纵欲之中。
从表面上看,二者似乎是相反的,但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念及死亡的幻灭感,而放弃了人生应有的努力,丧失了彰显生命价值与意义的热情。
这种偏差实际上是过于执着于死亡带来的虚幻感,却忘了生命虽然是无常变迁的,但本身也有其存在的意义。正如电光虽然短暂,但也有照亮世间那一刹那的存在,不能说它没有意义。
而另一些对生命意义缺乏理解的人,常常会以为追求欲望的满足即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其实,因为他们并不了解欲望,欲望只能越刺激越强烈,它永远没办法得到完全的满足。古语说“欲壑难填”,纵欲者往往会一直处在渴求、短暂满足、厌倦、又产生新渴求的无止境循环之中,却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于满意。
以下思维死亡的方式并无益处:想到自己喜爱者的死亡而生起悲伤;想到自己怨敌的死亡而生起欢喜;想到自己的死亡而生起恐惧;想到无关者的死亡而感觉漠不关心。
这四种对死亡的思维方式,其实并未真正去思考死亡本身,而是以自我为中心,把关注的重点集中在自我得失上,由此产生各种或悲或喜的情绪跌宕
摘自特别关注2014年3月刊(总第171期)《其实只需一杯水》,作者界文
2014年03月27日 13点03分 1
level 12
宇智波d楠 楼主
地图,这就是我提到的“断灭论”@世界——地图
2014年03月27日 13点03分 2
level 15
人死之后,对自己来说确实是什么都没了,但对世界来说可能会留下一些东西。你和断灭论者这是思考方向不同罢了,你倾向于给世界留下东西,而他们则倾向于什么都带不走。
2014年03月27日 14点03分 3
人死之后,对于自己来说,“什么都没了”这个观点确实是可以说的通的,虽然说只要是生物就必有一死,但是人们知道了这个事实后,不同的想法会有不同的后果,比如说意志消沉,对世界充满冷漠,再比如说无限放大自己的欲望,从而引起拜金,权利等等问题。。。所以这个极端消极的观点,会被佛家反对
2014年03月27日 15点03分
所以说,我担心的不是这个观点本身,而是小孩真的相信了这个观点所产生的不良思想后果= =
2014年03月27日 15点03分
什么都放弃,什么都变得无所谓,什么都与我无关,把自己的理想变成浮云,生活的目标变成浮云。。。怎么觉得跟行尸走肉差不多了= =
2014年03月27日 15点03分
回复 宇智波d楠 :那有什么办法呢…这是思想出发点引发的世界观问题。
2014年03月27日 15点03分
level 12
宇智波d楠 楼主
2014年03月29日 06点03分 4
level 9
基督徒路过
2014年04月01日 09点04分 5
level 9
…人终有一死,但是要怎么去面对也是问题。正常死亡,或者是车祸,天灾。后者就是一瞬间。 但是对于癌症晚期的人来说,可能和心态有关吧。要么就是消极对待(反正快死了,做事情没有意义)要么就是趁现在还活着,不如去疯一把(让人生无悔)-_-||
2014年04月02日 15点04分 6
其实我是给35君看的。。。
2014年04月02日 15点04分
回复 宇智波d楠 :[委屈]
2014年04月03日 11点04分
1